第86章(1 / 2)

黃哲提前跟胡曉雯私下里打過招呼,等到會上,才直接提出仙桃林增加桃花泉作為參觀景點的事情。

胡曉雯說:「為了不影響桃園的日常工作,我們將會在水潭、小路附近修上圍欄,防止游人離開路線走到桃園種植區。」

趙家管事點頭:「這是應當的。」

胡曉雯又說:「除了本身在桃溪村居住的居民可以免費去打水之外,其他人前來打水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她的話音剛落下來,來開游發委會議的幾個代表有的挑眉,有的茫然,有的遲鈍的看著她。

陳子嘉換了一個舒服點的姿勢,這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去白龍谷建工,一站就是一天,感覺自己的腿都要細了。

他看著胡曉雯淡淡的說:「就是說,要付費?」

胡曉雯搖頭:「打水自然是不會受到限制的,不過我們可以在旁邊賣盛水的器皿。」

陳子嘉驚訝的揚眉,然後沒忍住笑了。

胡曉雯一臉理所當然的說:「我會提前准備一些裝好的桶裝水,相比他們自己帶的空水瓶,喝水杯……18升豪華桶裝,想來他們是會很歡迎的。」

黃哲忍不住彎了一下唇角,他有的時候真的想要看看胡曉雯的腦回路是怎么長得,竟讓人出乎預料。

當時跟胡曉雯說了一下泉水可能會引發的影響,黃哲隱晦的說了一下不能放任人們肆意打水,胡曉雯立刻就想出了這個主意。

其實在水潭邊上打水,要蹲著彎著腰伸長了胳膊往水瓶里邊灌水,時間長了並不讓人舒服。

如果有現成的大桶水擺在一邊,這些專門為了水來的人能省下這功夫,又能帶回去更多的水,只會樂意,不會反感。

水潭很大,原本水潭邊上就有一個小水泥房專門放著抽水泵,用那個直接抽水灌裝,又快又省力。

到時候大桶五十元,小桶三十元,專門讓一個人守在那里賣。

這幾十元的錢可不是水錢,就只是桶的錢。胡曉雯沒有開口亂要,在城市里去水站要水,一個桶就要五十塊錢押金。

這水桶帶回去之後可以直接放在飲水機上使用,下次再來取水可以直接帶過來,換新一桶也可以,直接讓值守在一邊的人灌裝也可以。

這些水桶的批發價甚至達不到售價的一半,賺得這些差價錢,足夠支付一個人的工資和維護這條路線。

村民們對胡曉雯層出不窮的賺錢點子已經弄得麻木,他們已經不會再大驚小怪了。

現在他們感興趣的是,這個在水潭邊上上班的位置,這又是一個崗位。

胡曉雯也不吝嗇,開出了一個月兩千塊錢的工資,另外賣掉的水桶還給提成。

淡季也許不算什么,等到旺季桃溪村游客變多,到時候光是提成就能拿好幾百塊錢。

現在白龍谷那邊還在建設,農閑的村民全都跑過去干活,等到這邊建設好了,少不得要從村子里邊招幾十個人。

村民雖然都巴望著這個工作,卻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有結果。胡曉雯這里卻不一樣,馬上就可以上班,拿工資了。

現在村子里越來越好,這些宗族管事的自然希望自己家的子弟都回來,在家門口上班掙錢。

胡曉雯沒有自己去找人,她把事情在游發委的會議讓交給了四位管事兒的,讓他們自己去做決定。

今後再有旅游相關的崗位招人,他們都將在游發委上公布,逐步的擴大游發委的影響力。

胡曉雯跟湯老板聯系了一下,讓他介紹了做周轉箱的塑料廠,定了一大批制式跟市場上的水桶標准一樣的桶裝水桶。

等到十二月的時候,再有專門為了這泉水來的人辛苦的爬上山頂,就發現原先水泵小水泥房的旁邊支了一張桌子。

桌子旁邊擺著整齊的空水桶,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嚴陣以待,手里拎著個水管子,略帶緊張的念叨:「……要加水嗎?免費加水。水桶是賣的,大的五十,小的三十……」

那人看看空水桶,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容器。他拿著的是用光了的食用油桶。這種桶雖然有個拎手,但是它太勒手了。

來回走將近三個小時的山路,他的手都要廢了。

那人一咬牙:「給我來個小桶。」好歹這小桶是有手柄的,拎著它舒服啊。

也有人說,既然他們都直接提供方便了,干嘛不送佛送到西,直接在泉水岔口的地方賣,也省得他們還要爬山。

胡曉雯只說了一句話,就把這些人給堵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