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逢君正當時 明月聽風 1892 字 2023-02-01

第102章

等待許久,庵廟的主人並沒有出現。盧正帶著人搜山,田慶陪著安若晨去相詢村民。

好不容易找到兩個曾到過靜心庵上香的村婦,她們都說那庵廟里只有一位尼姑,名號靜緣。靜緣師太三四十左右的模樣,清瘦嚴肅,日子過得極清貧。不愛說話,給人的感覺清清冷冷的。但人還不錯,有時心中苦惱與那靜緣師太說說,她也會開解幾句,話雖不太中聽,但總能說到點子上。可也只是這樣而已,若想從她那兒聽到歡喜話,那是不能夠的。她說話硬邦邦,不是會討喜的性子。

總之,在那兩位村婦心里,靜緣師太就是個沉默朴素又直率的人。

這般真有些不像細作的做派啊。安若晨疑慮了。不喜與人交道,不居於市坊,不圓滑虛委,如何打探情報?

安若晨仔細打聽,但沒人知道靜緣師太的來歷,只是幾年前無意發現山中有間庵堂。村中婦人也曾問過靜緣師太,為何會在這里建庵立廟,這里雖離中蘭城不太遠,但實在是不起眼,無人知道,沒甚香火。

結果靜緣師太與她們說了一番這山脈玄奇之處,究竟是些什么,村婦也說不清楚,就是覺得玄妙之極,這師太定是高人。她喜清靜,是為修行。這廟靈奇玄妙,自有道理。所以她們也時不時上來上個香捐點燈油錢,求福祈運。

村婦說得眉飛色舞,安若晨聽得無語。這師太胡扯瞎編的本事不小啊。最後大家只記得這小小庵廟玄奇,師太的神秘可疑大家都沒在意。靜緣師太平素去哪里化緣,跟什么人相識,籍薄哪里,這些通通無人知曉。

安若晨也沒了辦法。沒找到線索,只得讓盧正安排人手繼續搜尋。這頭陸大娘也將賞銀悄悄給幾個得力村民發了,大家的新任務是,尋找盯梢靜緣師太。

安若晨回到了郡府衙門,太守姚昆正等著她。

先前聽得旺村村民來報,說秀山出事,而蒙佳月就在山下。姚昆急得火燒眉毛,親自領人飛速趕到。結果到了那兒傻眼了。怎么從丟孩子變成了打狼,又從打狼變成了抓山匪,最後還真是有山匪,不止有山匪,還有一個細作嫌疑。

這簡直太精彩了,姚昆無法形容。安若晨是屬什么的,怎么去哪兒隨便逛一逛就能揪出細作嫌疑出來。

想找安若晨問個話吧,她自己倒是跑到山頂查庵廟去了。姚昆不能去,因為眼跟前一團亂,一堆村民英雄一般的押著個嫌犯過來了,他還是先處理這些。

全部帶回衙門仔細審。審完了姚昆直頭疼。

這嫌犯可疑嗎?可疑的。秀山那破地方有什么風景好看的,且他撒謊說自己頭一次去。但這嫌犯做了什么壞事嗎?沒有。他獨自下山,沒打人沒殺人,只是逃跑而已。

你說他扯謊是心虛,逃跑是心虛,這說得通。可要說村民認錯人,人家逃跑是遇山匪殺人害怕了,也合理。

姚昆一個腦袋兩個大,只得暫時先將這位唐軒扣押了。等安若晨回來問清楚再說。

安若晨回來了,搶先問了姚昆:「大人,那唐軒審得如何?」

姚昆沒好氣,到底誰的官大?該誰先問話呢?看在龍將軍的份上,他不與她計較。姚昆將事情說了,末了道:「他在福安縣的暫居地,來中蘭城與誰人談買賣,籍薄是哪兒,何時來的,來做什么,這些都答得清清楚楚。你讓人將他抓了,又是為何?」

「我認得他,他跟蹤過我。」

姚昆一愣,嚴肅起來。

「就在那閔公子被通緝之後,我見過這人,他在招福酒樓跟蹤我。這是其一。其二,他掩飾自己的行蹤。明明不止一次上秀山,非編什么借口。其三,他與那些山匪是同伙。我向他問話時,那些山匪忽然跳出來襲擊,是為了讓他能逃脫。村民以為是山匪,但我覺得是細作。秀山上的庵廟,也許是細作的據點。今日山上鬧了這么一場,庵廟的主人靜緣師太就失蹤了。」

安若晨未提靜緣曾經留字條的事,只將唐軒的嫌疑之處說明白。「村民沒有認錯人,我也沒有認錯人。這唐軒確是可疑。」

姚昆重視起來:「那些山匪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安若晨對此也是扼腕。但聽田慶、盧正說,那三個人武藝非常高強,且是以命相搏,他們合數人之力才將這三人擊敗。兄弟們也是負傷掛彩,還死了兩人。拼殺到這種程度,想要活捉確實不容易。

安若晨將情況與姚昆說了,道:「這般武藝的,又怎會是普通的山匪。」

姚昆同意,但也犯愁,這唐軒可疑,但完全沒有證據啊。不能只憑自己心里有懷疑便將人嚴刑拷打逼供吧,如今就連要逼供什么都還不清楚呢。再有,那唐軒一開口就是大蕭律法,還道在平南遭到了栽贓侮辱,他日回到石西郡定要告官,討回公道。

若他真是有一絲一毫無辜的可能性,都用不著他日回到石西郡了,過一段巡察使就來了。霍銘善之死已經給他惹了一身麻煩,若這唐軒也不是個軟柿子,怕也粘他一身爛事。姚昆已經能預想到自己會被編排什么罪名了。

「這般吧。」姚昆道:「他確有可疑之處,我先將他關押。可查案不能無憑無據,不能落人話柄。他所述的那些,我派人仔細去查探。他住的地方,談買賣的人家,還有石西郡雲河縣,我都會派人去查。一定將他的底細查清楚。這其中若是有半點破綻,我才好審訊於他。」

安若晨張嘴欲言,姚昆抬了抬手,攔住了。他繼續說道:「不然僅憑你說他跟蹤你,僅憑那村民說見過他下山,這些都不足夠。他一句你們認錯了人,你們又如何證明所見的就是他呢?」

安若晨反駁不得。她想了想,只得提醒姚昆:「大人,每一個細作,都有其身份掩飾,從劉則一案看,這些細作都有四五年的時間潛伏及招攬安排,就算在身份上說得過去,大人也請留意時間。再有,細作潛伏之深,還望大人警惕,衙府當中未必全都可信。」事實上,安若晨覺得太守大人也是頗可疑的。但是如今不靠他也沒人可靠。「還望大人加強守衛,勿讓這唐軒逃走若是被人滅口。」

「這些我自然知道。」

安若晨咬咬唇,覺得還是不周全,但還能怎么安排,她真想不出來。「大人,去石西郡查籍薄底細,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