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逢君正當時 明月聽風 2645 字 2023-02-01

第117章

龍大挑了挑眉頭:「我有麻煩?」

梁德浩道:「羅丞相舉薦他的長史彭繼虎任巡察使,彭大人本就是督察吏官,也算合適,皇上讓我們商議,若無異議便是他了。但彭繼虎那日卻來我府上拜訪,與我打聽許多你及龍家的事。聽那意思,羅丞相有意借此次機會,將你處置了。你偏偏還留了個把柄。」

龍大笑:「我有何把柄?」

「你讓家中為你籌辦婚事,又讓你二弟找御史大夫謝大人為你薦媒,謝大人本就與羅丞相共同輔事,羅丞相一直提防戒備,你此舉讓羅丞相頗是琢磨,猜你是否另有深意。彭大人直截了當地問了我,龍將軍與謝大人走得如此近,是何關系?」

龍大彎彎嘴角,未解釋。

梁德浩又道:「還有你那位未來夫人的身份,竟是個商賈之女。」梁德浩瞪龍大一眼,「你自己說說,究竟是怎么回事?京城里那許多姑娘,你皆不入眼,去到那邊境小城,竟遇著心儀之人了?這消息在朝廷里傳開,人人相議。都在推測其中門道。」

龍大淡淡道:「大人們日理萬機,辛苦操勞,能與坊間一般閑話熱鬧,放松放松,也是不錯。」

梁德浩沒好氣:「莫打岔,與你說正事呢。你離開京城大半年,是為邊境戰事,如今戰事正急,邊境危機重重,情勢不明,你卻搞了出與商賈之女勾勾搭搭,亂軍淫營的情|事來。你自己說,這不是個大把柄是什么?那些瞧你不順眼,時時想整治你們龍家的諸官正偷笑呢。」

這罪名扣得重,龍大卻是沒反駁,靜靜聽著。

梁德浩又道:「茂郡太守史嚴清定是官位不保,皇上已下了旨,削官流放定是要的,是否牽連他族籍家人,待我去細審了案情再行定奪。他的奏折稟得亂七八糟,東凌到底是鬧何事他不知道,南秦大使被何人所殺他也不知曉。後又說是東凌陰謀,挑釁我大蕭與南秦關系。後再改口,又稱是南秦陰謀,欲拉東凌結盟侵害我大蕭。又說那些游匪許是躥入了東凌國境也說不定。邊境處連綿不絕大山,流匪藏身處太多。」

龍大點點頭:「流匪集結,不是一日兩日,無論居於何處,他們均得吃穿用,劫財劫物定不止一回兩回。若無任何線索,突然冒出來,之後消失無蹤,那自然不是流匪。」

「無論是誰,總之史嚴清沒有證據,說不清楚。東凌和南秦將這事賴定我們蕭國身上,我們辯無可辯。就算史嚴清的推測是對,我們查不出真相,只能背這黑鍋。南秦也罷,東凌也罷,發兵征討我大蕭,師出有名。這便罷了,史嚴清收拾不了那局面,已夠糟糕,你偏偏還要接回個南秦皇帝暗地里派的密使,然後死在姚太守府里。你是覺得史嚴清獨自背罪太過孤單,你也要湊湊熱鬧?」

龍大不說話,他當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我那時已上路,接到消息已是晚了。宮里予我飛鴿傳書,要我務必將兩郡之事查清,督導前線之戰。尤其是要將你在這些事里的關系嚴查明白。」梁德浩微皺眉頭,道:「若不是我來,你當真是會有大|麻煩。」

龍大倒是不慌,抬手施了個禮:「多謝大人。」

梁德浩道:「莫謝我,若有些事我也無能為力,那也沒法。你自己數數,你有多少把柄。御史大夫那頭,也被問了話。問他為你薦媒之事,你在里頭可有何不可告人的隱秘。那商賈之女究竟是何來歷,是否與南秦有關。」

龍大微微一笑:「皇上是怕我糊塗,中了美人計嗎?」

「可不止皇上,文武百官皆嚇了一跳。你一向不近女色,不愛酒肉尋|歡,人人皆知。如今出來才多久,就鬧出婚事來,還火急火燎的大老遠弄婚書禮定籍薄文書。人都不在,如何定?還是那般身份的女子。聽說還是逃婚逃家的。也就是你家弟弟願意任你胡鬧。這簡直太胡鬧。莫說權貴,就是尋常人家也沒有這般辦婚事的。你且說說,那女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也不是什么太特別,就是在那時候,我知道她便是我該娶的人。」

梁德浩簡直無語,龍將軍果然還是年輕氣盛,熱血沖動,對這男女之事把持不住。雖然說這話為時已晚,但他還是用長輩口吻道:「那你也仔細權衡,待合適時機再張羅婚事也不遲。這節骨眼上,怎能犯糊塗。」

「我得保護她。正因節骨眼上,我不得抽身,若不速將她身份定下,恐有後患。此事說來話長,確是留下了把柄禍端,但已經如此,想法解決便是了。」

龍大說得雲淡風輕,梁德浩卻是一臉憂心。

龍大又問:「梁大人,你方才所言,彭繼虎向你透露了查辦我的意思,於是你便向皇上請命,任這巡察使嗎?」

「是的。」梁德浩點頭,「我與其他人商議了,其他合適的人選,不是正有要事脫不得身,便是壓不住彭繼虎。若與彭大人一般,皇上定是不願,反而疑心我們推薦人選的用意,到時反而更累了你。思前想後,我便毛遂自薦。茂郡這事確是蹊蹺,我願意來,皇上自然是歡喜的。」

「皇上對南秦之戰有何思慮?」

梁德浩道:「這事無論如何,無法辯解。南秦師出有名,時間一久,南秦皇帝定是能召得各國相助,屆時我蕭國大危。皇上的意思,若是事態不對,便與南秦議和。平心公主與南秦皇的年紀差不多,年紀小些的還有如意公主。到時議和,可探探南秦皇帝的意思。」

龍大不動聲色,心里卻是第一時間想到了安之甫,無論權位多高,又或是商賈百姓,女兒似乎都是可以用來換利的籌碼。他想,他的安若晨姑娘一定會對這事非常生氣。

龍大道:「皇上想得也太早了些。」

梁德浩道:「那也是最後一步。皇上是不怕南秦,東凌兵力不盛,亦無可懼。皇上擔憂的是兵強馬壯的夏國借此機會起兵。他們可是一直找不到借口進犯,如今雖是與南秦八桿子打不著,但若南秦兵敗,定會向各國求助,或者,夏國借機主動借兵,從固沙城侵入。到時我們腹背受敵,那恐是吃不消了。」

「固沙城有穆老將軍在,夏國亦不敢輕舉妄動。況且目前為止,東凌還未發兵。而玉關郡的援軍已經到了茂郡,東凌若是想幫南秦,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

「那對我們也算一大幸事。」

龍大道:「所以,問題在於,三國之間,只有兩個盟國。南秦與東凌是盟國嗎?」

梁德浩一愣:「難道不是?」

「如今表面上看,確是的。但大人該看過我的奏折,我們在南秦的密探被南秦殺害。」

梁德浩道:「看過,細作之事,在中蘭城鬧得頗大。」

「不止中蘭城。中蘭城里可沒人知道我們南秦密探之事。南秦大使在茂郡被殺,霍先生冒險前來協商,結果也詭異喪命。不是一般的細作,官府之中,甚至朝堂之中,定有人相助。」

梁德浩臉色一變:「龍將軍,這話可不能亂說。」

「只是合理推測,又無胡亂栽贓定罪,稱不上亂說。不知是誰,不知有多少人參與其中,但定不是幾個南秦細作干出來的事,也絕不可能是單槍匹馬的叛國求榮。這其中,定是有驚天大陰謀。」

「為何會這般推測?」

「事實便是如此。為何能一次又一次殺害南秦大使又成功脫身,為何毫無線索?我在中蘭城的將軍衙府也被人安插眼線,不但調虎離山,破壞查案,還栽贓陷害,謀害忠良。」

梁德浩皺起眉頭。

「大人。」龍大道:「大人任巡察使來此,雖對我是好事,但大人一旦離開京城,大人的職權便由丞相大人暫代,京城及周邊的兵將統率就全落在丞相大人手里了。」

梁德浩想了想,再細想了想,臉色一變:「你是說……」

「就事論事。我方才說了,不知道是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且還不能斷定其目的。我只是在說大人走後,朝堂里的一些變化。我離開半年多,朝中有何問題,怕是大人比我要清楚。」

梁德浩道:「難怪你著急找我私下見面,你是想速將此事商議,好在大軍入茂郡之前想好對策?若那時我已做好了安排,你再見我,便遲了。」

梁德浩與龍大仔細商議了許久,轉眼一看窗外,雨停了。

「今晚天黑後我便走。」梁德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