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民用方向(1 / 2)

黎明之劍 遠瞳 2122 字 2020-07-23

在兩岸旁上萬市民的歡呼和驚嘆中,鋼鐵打造的新銳魔導戰艦拉響了汽笛,它緩緩駛過河面,並在越過北岸閘口之後進入全功率航行狀態。

各處控制員的報告聲在艦橋內響起:「魔網基礎層情況正常!」「動力脊工作正常!」「機械艙工作正常!」「准備展開魔能翼板——引擎輸出上升!」「姿態穩定,動力組——前進三!」

魔導戰艦的兩側,由大量狹長金屬板和機械裝置組合而成的翼狀裝置緩緩展開,閃耀的魔法護盾首先升起,將艦船上所有可能的薄弱點覆蓋在內,而那三對「羽翼」表面密密麻麻的符文和魔法連線則與護盾的微光交相輝映。這翼狀結構是魔導戰艦上——以及未來可能的各類超大型魔導載具上——最重要的結構之一,它可以為動力脊提供額外的魔能供應,也可將大量廢能及時釋放到魔導機構外部,只有張開這些翼板,魔導戰艦才可以全功率地運轉起來。

在三組魔能引擎的轟鳴中,戰艦的速度漸漸加快,開始向著坦桑鎮的方向航行。

河岸上,不知誰最先喊叫起來,漸漸地,喊叫聲便響成了一片:

「一路平安!!」「一路平安!!」「塞西爾萬歲!!」

戈德溫?奧蘭多站在南岸的高地上,親手按下了魔能終端機的拍攝按鍵,隨後他低下頭,在速記本上寫下自己一時間的感受:

「……鋼鐵打造的水上堡壘振奮著所有人的精神,人們不分出身地位地站在河岸上,興奮地歡呼著,祝福著這次航行——領主曾經說過,要打造塞西爾人的自豪感,現在這份自豪感已經開始建立起來了——強有力的工業造物,而且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工業造物,足以令每一個公民自豪……」

仍然微有寒意的春風從河面吹來,讓這位來自王都的老學者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衣服,隨後他抬起頭,看著煙波朦朧的北岸,視線仿佛越過了河流,越過了平原,越過了南境的群山,一直抵達了聖靈平原的北部,抵達了他那位於聖蘇尼爾的家鄉……

什么時候,這樣的船能航行在聖靈平原的廣闊河道上呢?

一名學生注意到了老學者的恍惚,忍不住問道:「老師?您怎么了?」

「沒什么,人上了歲數……容易走神。」

……

開拓者號會繼續航行,它的引擎組和控制機構將在接下來的數個小時航程里接受實際檢驗,直到抵達坦桑鎮——其實應該改叫坦桑新城了——它才會暫時停靠下來。

到時候,技術人員會開始檢查引擎的工作情況以及動力脊的狀態,高文等人則會在坦桑港口下船,隨後乘魔導車返回塞西爾城,一部分在坦桑新城待命的水兵則會輪換登艦,在那之後,開拓者號會繼續起航,去完成它接下來為期將近半個月的巡回航行。

——以這艘船的速度,巡回一次當然用不了那么長時間,但是為了展示效果,這艘船肯定不是全速前進的,而且中間也需要停靠很多次來進行必要的機械檢查和調整。

高文離開了艦橋前端平台,在艦橋後部的休息區,他叫來了拜倫騎士。

「對這艘船感覺如何?」他笑著問道。

「帶勁,非常帶勁,」拜倫笑得一臉燦爛,「我這輩子都沒接觸過這么厲害的東西——之前的極光號和晨星號跟它比起來都差遠了。」

「其實我最初還擔心過,擔心讓你這么個在陸地上打仗的騎士跑去當水師司令你會不樂意,」高文非常適應這個佣兵出身的痞子騎士那接地氣的說話方式,他和對方說話的時候也相當直接,「我估計絕大多數傳統貴族都會認為這是一種降級和壓制——畢竟,沒有人重視過水面上的戰斗。」

拜倫一攤手:「這話讓他們對著六門艦炮說去,我就不信有人在親眼看見一座一百多米長、全身鋼鐵、六門重炮、兩層護盾的水上堡壘之後,還能硬挺著脖子說這東西不好用的——如果真有,我願意親自為他端酒送菜,洗澡換衣,誠摯致敬,然後塞進軌道炮里發射出去。」

顯然,佣兵出身的拜倫很少會思考「坐在船上打仗榮不榮譽」的問題,他所看重的,就是這艘船能打,非常之能打——這就夠了。

但話又說回來,拜倫可以思考的這么簡單直接,高文卻不能只考慮「戰艦能打」的問題。

他抬起頭,看著不遠處的幾處控制平台,以及在平台之間忙碌的「機械軍士」們,聽著從下層艙室傳來的、隱隱約約的機械轟鳴聲,心中所想的卻是這艘船能帶來多少的衍生價值。

開拓者號只是一個開端,是將目前塞西爾最尖端的魔導技術與海妖技術融合之後,極盡所能堆出來的一個技術聚合體,這個聚合體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造出了一艘威力強大的軍艦,更在於在建造這艘軍艦過程中所收獲的每一項技術成果本身。

開拓者號對於目前的塞西爾公國而言,可以說是「參數溢出」的。

作為一艘內河戰艦,它的各項數值卻遠遠超出了內河戰艦的范疇,也超出了目前塞西爾的軍事需求,從火力到裝甲再到動力都是如此,可以說,開拓者號在保證能夠進行內河航行的基礎上不計成本地把所有先進技術都堆到了一起,如果作為一艘定型生產的戰艦,這種技術堆積完全可以用浪費形容。

但這正是建造「實驗艦」的意義所在,建造開拓者號的過程本身,就相當於把所有目前可行的技術都嘗試了一遍,而這些技術在經過一定降級或改造之後都是可以用在其他領域的,尤其是民用領域。

按照計劃,在這艘船下線之後,相關的技術積累立刻就會進入應用和擴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