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佛道天人的思想碰撞(1 / 2)

無限幻世錄 悠悠如昔 1573 字 2023-02-13

百會穴位於人體頭頂正中線,與兩耳耳尖連線的交匯處,穴居巔頂。由於其位於人體最高點,顧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督脈,這七條人體經脈中的陽氣都匯集於此。

中醫中所謂的三陽五會,三陽、五會的含義與百會完全相同,三陽中的『三』所指代的自然是人體手足間,總數為六的那些歸屬為陽性經脈,而五會中的『五』則代指五臟六腑,其寓意為人體五臟六腑中的血氣,同樣也與陽脈中的陽氣一樣匯集於此。

因此百會穴也被成為百脈之匯、諸陽之會,百脈之宗,乃是各經脈之氣會聚之處。百會穴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顧能夠通達陰陽脈絡,連接貫通周天經穴,進而起到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作用。

正因為百會穴天生就能夠容納,人體中存在的諸般陽氣與血氣,所以天外逍遙篇——逍遙無極,才選擇了以其作為吞噬天地元氣,將那些駁雜承載和煉化的首要門戶。假如用其他穴竅取代百匯的位置,甚至都不用駁雜元氣中的雜氣,積累下導致修煉者真氣走火,進而反噬自身讓修煉者入魔,逍遙無極引起入竅的第一時間,穴竅就會因為承載不足被擠爆了。

逍遙無極號稱修煉至大圓滿,就能夠天人合一舉手投足間,莫不符合天地至理蘊含天地威能的論述,在如今的沐羽晨看來立意上。可謂靈機一觸深邃而高遠,但實質的心法內涵卻讓人的非常失望。

不過想想天外逍遙篇的開創起源,這種意境與功法間的高低不平,卻又是一種讓人覺得理所應當的必然結果。要知道當年在創出天外逍遙篇之前,還是天竺僧侶的北冥洪修煉的,不過就是明顯真意不明的菩提證法神功,這門號稱佛祖所創似是而非的神道武學。

即使北冥鴻天賦秉異悟性驚人,從道家的庄子學說中若有所悟,但礙於本身稱不上高深的武學基礎,究竟能夠將所悟轉化幾分就可想而知了。而最終的事實也證明了北冥鴻。本身的武學修為和天資並非絕頂之才,其所以佛門武功基礎創造的道家武學絕稱不上完美。

誰都知道一座高樓不可能憑空搭建,沒有地基的支撐至多就是空中樓閣,字面上看起來越漂亮崩塌的越快。同理假如北冥鴻的基礎夠牢固的話。也不會鬧出第四章逍遙無極。最終修煉中出現致命的破綻。進而需要以魔門功法彌合,卻最終任然無法避免走火入魔的鬧劇了。

利用先知的優勢利用菩提證法神功,彌合了天外逍遙篇的沐羽晨。在修煉中同時也發現這種彌合,實質上也封死了基於天外逍遙篇,進而在此基礎上繼續進步的前路,佛道雜合之下真氣的屬性特質,雖然中正平和卻顯得佛家痕跡過重,已然喪失了道家逍遙的精髓本質。

當年也正是應為真氣相性佛道雜合,所以沐羽晨在轉修佛們『人仙』級高手達摩,所創立的易筋經時才能夠在提純煉化中,用最小的損耗將全身的功力完全轉化,進而在短時間內將易筋經的修為提升起來,並全盤將天外逍遙篇納入了易筋經系統中。

在不久前功力耗盡破而後立,將易筋經突破到白級浮屠之後,沐羽晨對於易筋經中達摩,所想要闡述的與天人合一之道,擁有了更加明確其內涵的理解。相比起天外逍遙篇第四章逍遙無極,那種道門通玄般大而化之的描述,達摩易筋經中的天人之道的路徑,在沐羽晨看來更加明確和詳細,完全能夠用八個字清晰的闡述,那就是『生命演化、身化星辰』!

所謂的『生命演化』,指的是通過穴竅中易筋經真氣,所固化星辰的周天星辰磁場,在轉化周天磁場為內力的過程中,不斷在細微中猶如共鳴一般的,對人體本身所擁有的生命磁場,進行從外向內不斷滲透和干涉的影響,進而透過對生命磁場的強化壯大人體本身。

至於『身化星辰』,自然是在磁場不斷壯大的基礎上,最終達到內外合一渾然一體的境界,按照沐羽晨的推測到時候穴竅中,真氣固化的周天星辰磁場會完全的,與人體本身的生命磁場融為一體,進而達到人體磁場獨立如星辰的境界。

經絡在現代醫學中是不存類似於,淋巴循環或者血液循環等系統,那種在解剖中可見實體通道的,它的本質在沐羽晨的理解中,更類似與一種純粹純粹由能量,所構成的行走於人體各處的無形網絡,而其可檢測的表象通常是間接的,通過與神經中電位差或者震動波,產生出一點相互的作用,進而才被人體的生理感知系統所捕捉到的。

由此可見,經脈的在物質世界中的表現,與電磁磁場存在著很緊密的聯系,所以在這個猜想的基礎上,沐羽晨認為加入自己達到了『身化星辰』,那么自己認知中的經脈穴竅網絡系統,最終也就與周天磁場一道融入了生命磁場中,進而也就做到了所謂周身皆可容氣,而這也就是易筋經至高境界的黑級浮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