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寒齏1(1 / 2)

妖怪食肆 三無齋主人 1794 字 2023-02-14

過了中秋轉眼便是冬至。

因為這一天的白晝最短,便被人們看做陽生春反的起點,是值得大肆慶賀一番的日子。

往年到了冬至,街上店鋪都要罷市,主家按傳統做些好酒好菜招待辛勞了一年的伙計。月老祠城隍廟香火鼎盛,廟外場圃上還有盛大的廟會。

這一天同時也是祭祀祖先的大日子。

所以,就是一貧如洗的人家,也要東拼西湊,在冬至這天給家中小兒女換件新衣,再置備一桌看得見油星的席面享祀先祖。拜過祖先牌位,家中婦人便帶著小兒絡繹不絕的去城隍廟上香,上完香還能趕場廟會。

而士族門閥,鍾鳴鼎食之家就更加重視冬至節。白日里,有官爵的男人要去參加朝廷的慶典,沒有官爵的王孫公子們便擁爐會飲,謂之「扶陽」;待字閨中的千金小姐也由家中主母帶著走親訪友,以九九消寒圖互相饋贈。夜里便要明正衣冠,沐浴焚香,家主率子弟拜謁祖廟,祀祭先主。

是故時人常有「冬至大如年」之語。

今年卻有些反常,街上行人寥寥,偶爾見著一輛華整鮮好的馬車,也急著投胎一般匆匆駛過,獨留下兩條空盪盪的壓痕。

說起來也難怪都人心神惶惶,現今的時局實在說不上好:北邊的一些郡縣先有蝗災,後遭水患,當地官員謊報災情,朝廷救災糧還沒往下發呢,豫州一代已經是民怨沸騰,白骨千里。於是災民紛紛南下,九月間開始陸續有災民到達京城,先來的還好,後到的卻被攔在了京城十里地外。加上冬至這天忽然降了一場十年不遇的大雪,簡直斷了城外災民的生路,就是城中廣設粥棚,也有骨肉如柴的流民凍死於屋檐下。這幾日都中稍有道行的人都能見到城外日日黑氣彌漫、怨氣沖天。

可是朝廷依然不肯開城門。說是流民中起了瘟疫,禁閉城門是為了城中居民的安危。

對此,朝中各位大人也爭執不下。汴京城里的氣氛一時緊張起來。

再加上路上積雪難行,窗外天寒地凍,路有流民滋擾,京中的居民便躲在家里貓冬,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如此,今年的冬至自然有些冷清了。

有味齋後院的廂房被院里的積雪映的亮堂堂。一枝新折的白梅疏疏落落的插在一個黑色美人聳肩瓶里,因為屋子下面有青崖山的溫泉靈脈,地熱流過鋪地的青磚,房間里浮動起淡淡的暖香。

四郎中秋時與饕餮殿下一起去參加群仙宴,結果被千日酒熏的大醉一場,從被饕餮殿下抱回來就一直睡到現在,睡得小臉白里透紅。

因為這段時間沒人投喂,陶二也懈怠動彈,除了緊要事務才賞臉去處理,其余時間都默不吭聲的卧在四郎旁邊。侍女護衛都知道他的毛病,誰也不敢來打擾。整個後院簡直安靜的能夠聽到落雪的聲音。

也許是睡飽了,也許是酒勁過了,四郎在曬的松軟又干爽的棉被中蠕動了幾下,伸手揉揉眼睛,又順勢抱住陶二哥的一只爪子蹭了蹭,然後迷迷糊糊的睜開了眼。

一睜眼就看到陶二哥的大狗臉不要太幸福。

四郎平時很少做夢,就算偶爾做一個也會飛快的忘記。大約因為這次睡得時間比較長,醒來時回憶夢中情節,依然歷歷在目。雖然自己在夢里好像無所不能,但是四郎也不希望再看到孤獨絕望的饕餮殿下了。嗯,相比起來似乎時而面癱溫柔時而腹黑傲嬌的神經病狀態也不是不能忍受的。

「外面那么亮,是下雪了嗎?」四郎問。

「東至那天下的大,這幾天零零星星飛些小雪。」陶二哥面無表情目光寵溺的看著他賴床。在四郎試圖靠近他爪子的時候,就唰的一聲把泛著寒光的指甲縮了回去,然後微微調整一下姿勢,讓四郎枕的更舒服。

冬天要和被窩分開真是一場艱難的戰斗。在陶二的縱容之下,這場戰斗分分鍾就兵敗如山倒。於是四郎便趁勢賴在床上,還用被子把陶二哥也裹起來,兩個擠在一處商量今天要做點什么好吃的:

「冬至餛飩夏至面」,所以小混沌來一碗,還要配上烤的焦香酥脆的芝麻小燒餅。

唔,這時節雖然蔬菜鮮果較少,也可以腌冬筍制蜜姜,摘青韭煮黃芽,炙羊肉燙燒酒。

說著說著,四郎的肚子就餓了,陶二哥除了眼冒金光之外,依然保持高冷感沒表情中。

於是四郎不得不告別可愛的被窩,穿好衣服出門覓食。

才出門就被冷風吹得一個機靈。走在後頭的陶二哥粗暴的兜頭給裹了一件大氅。

兩個人咯吱咯吱的踩著雪去了後院的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