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 一(1 / 2)

傳說在堯當家的時候

不知道是不是女媧娘娘補天沒有補結實

經常大雨瓢潑

洪水泛濫

老百姓是苦不堪言啊

堯就召集能人

來治理水患

大家推舉了一個能人

叫做鯀(音同滾)

鯀就向堯提了一個條件

治水

沒問題

你要給我足夠的支援

我要民工

要工具

堯看這個人這么有自信

要什么就給你什么

這個鯀也是真出力

帶著老百姓就開始治水

他采取的方法就一個字

哪里有水

我就哪里修城築堤壩

你不是水大嗎

我就築高堤壩

可水這個東西有自己的特性

就是它的能量是永在的

你堵的越高

我力量積攢的越大

只要你出一點漏洞

給我一個出口

我就能掀翻你整個堤壩

就這么一來二去

干了九年

水還是沒治好

堯叫舜去視察鯀的工作

舜當場就把鯀的職務給撤掉了

命令他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禹也是跟著他老爹治水多年

看到了老爹的辛苦

也看到了老爹做的無用功

在和洪水反復斗爭中

他漸漸摸透了洪水的脾氣

心中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治水之策

現在治水大權落到自己手里了

不管是替爹贖罪

還是為民除災

禹都義不容辭的擔起了重任

他采取了和老爹不同的方法

疏導

你洪水不是橫嗎

不是猛嗎

那我就避其鋒芒

順勢而為

話雖這么說

可治水並不是在地圖上指點那么兒戲

要疏導洪水

先要了解天下地勢

禹不辭辛苦帶領屬下跋山涉水

走遍九州大地

查明天下地勢

找出水道

下泄水勢

在治水的過程中

禹娶了南方塗山的一位女子為妻

結婚後他只在家待了四天就趕往治水前線

後來妻子生了一個兒子

取名為啟

禹在治水的那些年中

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

都是匆忙的看了老婆孩子一眼

就匆匆離去

大家感激禹為自己治水

更感動他那種精神

老百姓都聚集在他周圍

聽他調遣

努力治水

十三年過去了

在禹的領導下

大伙的努力工作下

終於疏通了河道

把洪水從高處泄到了低處

從湖河引入大海

原來的平原露了出來

人民重新搬回了陸地

修屋蓋房

養羊牧牛

開墾田地

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為了表達對禹的尊重

後世稱他為大禹

大禹治水

功德無量

大禹治水成功之後

舜已經比較老了

論功勞

論威望

大禹自然而然的就成為新的盟主

他也就成了夏朝實際上的開國之君

大禹雖然位高權重

但是勞動人民的艱苦朴素作風不改

從來不貪圖享樂

總是掛念天下蒼生

以黎民百姓安康生活為己任

經常外出巡視

了解民情

在巡視的過程中

禹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

多數部落首領對自己畢恭畢敬

也有少數人不把自己當回事

不行

這怎么能行

我要想想辦法

沒有絕對的權力

我怎么給你們提供絕對正確的指引哪

大禹下令

把以前各個部落貢獻的銅器收集起來

鑄造九個大鼎

象征天下九州

鼎上築上各州的山川走獸

九鼎運至王宮之中

作為鎮國之寶

今後

凡有部落首領來進貢

都要向九鼎叩拜

這就告訴天下部落首領

我禹就是天下之王

你們要聽話

大禹制做了九鼎

教化天下

他就想試試自己的威風到底夠不夠

有一次

大禹在茅山(今浙江紹興)

召集部落首領會議

說是要共商國事

也巧了

還真就給禹來了一個耍威風的機會

茅山不遠處有一個部落

老大叫防風氏

這防風氏可能平時看大禹就不是很爽

我干我的活

吃我的飯

干嘛什么都要聽你的

他就故意遲到了

想給大禹拉個臉子看一看

機會來了

就要抓住

大禹二話沒說

直接把防風氏給砍了

這可真是敲山震虎

其他部落首領一看

媽呀

玩真的了

從此以後大家對大禹是畢恭畢敬

唯令是從

俗話說

凡人終有一死嘛

大禹雖然覺得自己地位高

可是還沒糊塗到相信自己可以長生不死

估摸自己身體不行了

也效仿先賢

要大家推舉賢德之人

來接自己的班

開始大家推舉舜時期掌管刑法的皋(音同高)陶

可這皋陶沒有當老大的命

死在禹前頭了

大家又重新推舉伯益

這個伯益可不簡單

當年就是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

也深得百姓愛戴

所以就被推舉為大禹的繼承人

可大禹這個時候心里有自己的算盤

老子辛辛苦苦治水

連家都不要了

命都不顧了

現在這么威風

這個位置我怎么也得留給兒子不是

可是兒子現在威望不夠

民心難服啊

就讓伯益當個虛名的繼承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