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吳楚之戰 二(1 / 2)

再說跑掉的伍員

也就是後來的伍子胥

跋山涉水

一路打聽

得知太子建在宋國

就去宋國去尋太子建

當時宋國正值內亂

伍子胥為保二人安全

就離開宋國

去往鄭國

鄭定公對他們非常客氣

招待也很周到

可鄭國畢竟是個小國

實力不濟

沒有能力和楚國抗衡

二人又離開鄭國

趕往晉國

晉國和楚國一向對立

早就有滅楚之心

看到太子建到來

就把這當成一個機會

一口答應

要幫太子建登上國君之位

過了一段時間

伍子胥發現了點苗頭

原來晉國的野心很大

不止是想扶助太子建繼位這么簡單

他們想的是吞並整個楚國

這還了得

二人就又想離開晉國

事情辦的不夠機密

晉國知道了他們的打算

就下手殺死了太子建

好在伍子胥夠機敏

又逃過一劫

這個伍子胥

也真是夠倒霉了

老爹死了

老哥死了

主人還死了

現在自己也在逃命之中

思來想去

吳國是個可去之處

可要去吳國

必須要經過楚國

經過楚國

這個風險也太大了

聽說全國上下都在通緝自己

人生總要搏幾次

為了能報仇

就冒一次險吧

說不定就能混過去

伍子胥就來到楚國邊境

到了昭關

關門貼著伍子胥的照片

邊上還注明了價格

伍子胥一到

就被守門官兵認出來了

一看財神爺來了

官兵們立馬就精神起來了

各個奮勇向前

捉拿伍子胥

要說伍子胥還真不白給

撒丫子就跑

一群是為了賺錢

一個是為了逃命

這眼見就被拉大到了一個安全距離

前面出現了一條長江

真是老天捉弄啊

沒有學會輕功水上漂的伍子胥

犯了愁了

看樣子只能回頭玩命了

就在這時

他發現右邊蘆葦盪之中有一條小舟

大喜過望

跑到小舟邊上

請老艄公渡他過江

老艄公也沒多問

就把他送到岸邊

囊中羞澀的伍子胥

解下腰間佩劍

要做給船資送給老者

老者微微一笑

楚王懸賞千金要你的人頭

我若貪財

何須你的寶劍

伍子胥聞聽

跪在老人面前

深施一禮

起身之時

老者已經飄然而去

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伍子胥來到了吳國

見到了吳王僚

伍子胥本已是名聲在外

兩人一席交談之後

吳王僚覺得此人氣度非凡

談吐不俗

確是個人才

就把他留在楚國做個大夫

雖然報仇心切

但沒有三分利

誰都不會起早五更的

伍子胥一直在等待機會

幾年之後

幾個小孩子給了伍子胥第一個機會

在吳國和楚國邊境處

分別有兩個村子

兩個村子的小孩子為了點小事情吵起來

後來就演變成了大人打架

最後就成了兩個村子的斗毆

楚國先表現出了大國風度

出兵把對方村子給平了

吳王也不敢示弱

派公子光率兵開往邊界

去征討楚國

一舉攻下了楚國好幾個村子

還趁勢攻入楚國腹地

楚軍也真孬種

趕緊就撤退了

伍子胥覺得吳國的刀已經舉起來了

想出把力

把刀砍下去

他就勸公子光乘勝追擊

盪平楚國

沒想到公子光先給吳王僚寫了封信

信里說

伍子胥一心想報復楚國

這樣做對我們沒有什么好處

還是早點撤軍吧

伍子胥得知這個消息

這才明白了吳國宮廷斗爭的險惡

原來公子光一心想取代吳王僚

他不想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對外上

只有登上了國君寶座

他才會真正對楚國動粗

伍子胥的冷汗又出來了

夾在這樣的宮廷斗爭里

搞不好

比在楚國邊境更危險

他干脆就辭職

隱居種地去了

為了能順利離職

遞交辭職信前

他把自己的好朋友專諸推薦給了公子光

這樣

就算居於山野

他也可以了解朝廷的政治走向

伍子胥越來越成熟了

老天也越來越眷顧他了

公元前516年

楚平王去世了

楚昭王繼位

趁火打劫是野心家們的一貫作風

吳王僚派蓋餘燭庸

帶兵進攻楚國

隨後

又派他的叔父季札去晉國觀察諸侯的反應

這樣吳王僚的親信就都不在身邊了

而後吳軍進攻不利

又被困在戰場

看看時機差不多了

公子光決定動手了

公子光在家中宴請吳王僚

吳王僚覺得公子光是有些不對勁

還是帶著衛士去赴宴了

公子光看衛士在場

一時不好得手

只好采取備用方案

一會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