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齊國 一(1 / 2)

燕國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去

就說一個同樣古老的諸侯國

齊國

關於齊國的事情

前面講的比較多了

周武王大封諸侯

姜子牙被封到齊國

而後傳到齊桓公

齊桓公稱霸天下

齊景公時期

晏子為相

齊國得以中興

歷史是大眾參與的結果

齊國也不可能是姜氏一家的獨角戲

在齊桓公時期

有一陳氏之人

走入了齊國

其子孫後代和齊國生死不離

一直走到了姜氏的終結

這個人叫做陳完

陳完本為陳國貴族

因為卷入了陳國內部爭斗

公元前672年出走齊國

當時齊國國君

是大名鼎鼎的齊桓公

齊桓公愛惜陳完是個人才

讓他總管齊國各個行業的技術

古時候

陳田為一字

陳氏後代

也叫田氏後代

田氏後代從齊庄公時開始得寵

到齊簡公時期

田常當上了相國

從此田氏真正走上了仕途

從齊景公晚年開始

齊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國君生活奢侈

不體察民情

民間多有怨言

此時田氏審時度勢

自我改革

開始施善於民

向百姓收糧之時用小斗

向百姓放糧之時用大斗

當時晏子就像齊景公指出

將來齊國的天下

恐怕要被田氏取代

主張齊景公向田氏學習

廣施樂善

收買人心

齊景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雖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田氏

但是收效甚微

百姓之心

紛紛流入田氏門下

晏子去世之後

田氏與諸侯國交好

三家分晉後

田氏與晉家三兄弟互通使節

儼然諸侯做派

田氏還大力發展人口生產事業

廣招七尺以上齊國女子

結果田氏子嗣甚多

到田襄子為相時

齊國大小城邑的大夫

都為田氏子孫

齊國實際已經掌握在田氏手里

到齊宣公時

田和為相

公元前391年

齊康公被田和流放到海島之上

開始自己治理齊國

公元前386年

田和上表周天子

被賜為諸侯

田和沿用齊國國號

為齊太公

此齊國被稱為田齊

齊太公之後

齊國幾代君王都勵精圖治

頗有作為

直到齊威王繼位

從坐上王位那天起

齊威王就和娛樂行業較上勁了

每天除了必備的喝酒聽音樂

其他時間

都用在研究各種花樣玩法上

自己做了個甩手掌櫃

國家大事一概不問

有外敵來攻擊一律不管

該吃吃

該喝喝

該玩玩

朝中也有勸諫之臣

可是說輕了

他當做微風拂面

說的稍微重點

他就狂風大作

大發雷霆

久而久之

也就沒有人敢勸諫了

有一天

來了一個叫鄒忌的琴師

自稱能彈天籟之音

要為齊威王演奏一曲

齊威王本來就好這口

趕緊把鄒忌請到宮中

齊威王眼巴巴的看著鄒忌擺好琴

慢吞吞的調好琴弦

又把手放到琴弦之上

你沒聽錯

就這么把手放到琴弦之上

就不動了

起初啊

齊威王以為這是什么新式彈法

耐著性子看著他做完准備工作

半天沒聽到聲音

還以為自己聽力出了問題

揉了揉眼睛

原來這位神仙手指頭根本就沒動

齊威王著急了

你倒是彈啊

鄒忌不緊不慢的說

大王

會彈琴的人

天下有的是

能精通琴理的人

就沒有幾個了

不知大王有沒有興趣

琴理

齊威王聽著都新鮮

既然你精通琴理

就給本王講講吧

鄒忌還是不緊不慢

琴是高雅的音樂

琴聲不但能取悅人耳

還能陶冶人的情操

琴弦的粗細

用力的大小

彈撥的急緩

都很重要

如果配合得當

音調悅耳

配合失調

噪音而已

這就和治理國家一樣

領導要主動引導

群眾要積極配合

上下一致

國家才會昌盛

說完

鄒忌用瞟了齊威王一眼

那意思

我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

你該往道上走了吧

結果齊威王心思都在琴上

根本沒往別處想

先生說的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