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秦國 七(1 / 2)

經過這次逐客令事件

秦王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檢討

統一天下

統一天下

什么是天下

天下不單單是天下的土地

還有天下的民眾

天下的思想

和天下的民心

秦王決定

要解放思想

開闊眼界

用天下人的能力

來奪取天下

從此秦王大開方便之門

廣招天下人才入朝

秦國也如虎添翼

在戰國七雄之中

占據了制高點

接下去的任務

就是要對其他六國

一一擊破

按照李斯的計劃

秦國先把炮口對准了韓國

這韓國也實在是夠悲催

本身實力弱不說

還挨著秦國這個虎狼一般的鄰居

這就是天生挨揍的命啊

韓國雖然瘦小

可痩歸瘦

那渾身也都是精肉

秦國想把它一口吞下

也沒那么容易

秦國幾次進攻韓國

都被韓軍擊退

秦王一看

一個小小的韓國

就讓自己這么大費周折

還沒有能拿到手

那統一天下的目標

何時才能實現啊

不行

我要轉變一下策略

當然了

正面進攻還是要的

可在玩硬的同時

還是要玩軟的

在玩陽的同時

還是要來陰的

沒錯

這些就是李斯的主張

秦國一邊正面進攻

一邊在韓國內部培養親秦勢力

這有骨氣的韓國人很多

那只想保自己榮華富貴的韓奸也不少

公元前231年

韓國南陽郡的代理太守騰

拿國家土地當禮物

把南陽郡獻給了秦國

秦王很高興

騰也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被封為內史

而後

秦王為了表示對騰突出貢獻的贊揚

又派騰率軍攻打韓國

這對騰來說

簡直就不是個任務

因為對韓國太熟悉了

騰就自己給自己當向導

很快拿下了韓國

公元前230年

韓王安被生擒活捉

韓國滅亡

韓國

自三家分晉起

獨立於戰國硝煙之中

由於天時地利的缺陷

活的一直都比較窩囊

一直以來盡量的不去騷擾鄰居

鄰居打架

也是能躲就躲

不能躲的

也要權衡利弊

加入到稍強的那一方

站對了隊伍哪

分勝利品的時候

也是盡量拿少拿差

要是站錯了隊伍

就更是灰頭土臉了

韓哀侯的時候

趁著鄰居沒顧上自己的機會

一個猛子

把低年級的鄭國給拿下了

從此保證了領土的完整

也算是險中求了次富貴

到韓昭侯時候

任用申不害變法

這才脫筋換骨

把自己打造了成了一個刺蝟

雖然小

可也算有了自己的獨門暗器

在眾大國之中

站穩了腳跟

要怪

就怪自己的命不好吧

自己雖然從小肉球

變成了帶刺的小肉球

可鄰居

卻已經進化成了虎豹豺狼

能熬到今天

韓國也實屬不易了

吃掉了韓國

秦國又把目光掃向了趙國

也是該著

公元前229年

趙國發生了大地震

大地震就大地震吧

伴隨著大地震

還發生了大災荒

秦國那肯放過這個機會啊

就派大將王翦帶兵攻打趙國

想趁著這個亂乎勁

一舉拿下趙國

趙國也只好硬著頭皮迎戰

他們派出了最強陣容

由名將李牧帶兵抵抗秦軍

司馬尚為副將

李牧

是趙國名將

由於趙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整個國家的北面

也就是中原的北邊境了

經常遭受到匈奴的襲擊

為了保家衛國

李牧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

抵抗匈奴的進攻

因為工作位置的特殊

再加上工作性質的特殊

李牧被授予了極大的機動權力

這么說吧

李牧有權根據自己的需要

設置自己手下的官吏

他想讓誰干

誰就能干

李牧治下城市的租稅

都不會上交國庫

直接由李牧保管

作為軍隊的開支

但是您也別多想

李牧沒有把錢放到自己口袋里

全部花到了將士的身上

除了給士兵發很多軍餉之外

他每天都會宰殺幾頭牛來犒勞兵士

還教士兵們射箭騎馬

小心的看守烽火台

多偵查敵情

少動多看

李牧制定了規章制度

如果發現匈奴入侵

大伙要第一時間收攏人馬

退守營壘

哪個敢出去和敵人交戰的

馬上斬首

就這樣

匈奴每次一來

前方就發動烽火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