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陳勝起義 2(1 / 2)

陳勝吳廣看時機成熟

就決定馬上起義

沒有打仗的家伙

大伙就上山砍樹木竹竿作為武器

又制作出一面大旗

旗上書寫一個斗大的楚字

一切准備妥當

就拿那兩個軍官的頭顱祭天

而後

900壯丁在陳勝吳廣的帶領之下

共同宣誓

他們要同生共死

推翻秦朝

共享富貴

理所當然的

陳勝被推舉為將軍

吳廣為都尉

根據就近原則

他們一鼓作氣

就拿下了附近的大澤鄉

打響了秦朝農民起義的第一炮

正如陳勝事先所料

秦朝對百姓壓迫太狠了

底層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聽說大澤鄉有泥腿子起義了

附近的老百姓都被吸引過來

他們紛紛扛著鋤頭扁擔來參加起義軍

起義軍的規模一下子就壯大起來

現在力量足了

趁著這股子勁

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

一下子就攻下了附近的薊縣

看到縣城這么不堪一擊

陳勝又派人帶領一支隊伍

去攻打附近的縣城

很快

薊縣以東的五座縣城都被拿下

等他們打到陳縣(今河南淮陽縣)的時候

起義軍已經有了六七百輛車

一千多騎兵

幾萬的步兵

鳥槍換炮

儼然一副正規部隊的樣子

在大伙的擁護之下

陳勝就在陳縣稱王了

國號張楚

這也算是遂了他多年的心願

這里我們介紹一下這個陳縣

陳縣

在春秋時期

曾經是陳國的都城

在戰國末年

又做過楚國的都城

可以說

陳縣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陳勝吳廣剛起義的時候

之所以封自己為將軍和都尉

是因為他們打的是扶蘇和項燕的旗號

現在他們攻打下了陳縣

有了這么一個可靠的根據地

手底下又有了上萬人馬

自然就不用再假借別人的名號

轉而自己稱王了

稱王不但是為了個人榮譽

稱王是一種態度

一種決心

從稱王的那一天起

陳勝就做好了決定

要和秦朝死磕到底

這個時候

陳勝這把火已經燒的旺起來了

全國上下好多地方

都有人起義

而且都是打著張楚的旗號

來響應陳勝

陳勝沒想到事情發展的這么順利

既然這把大火已經燒起來了

那我們就借著火勢

燒毀整個秦王朝

陳勝分析了當前局勢之後

任命吳廣為假王(就是副王)

率領起義軍主力西擊滎(音同行)陽

這滎陽是個交通要道

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滎陽附近就是秦朝的糧倉

拿下了滎陽

既可以切斷秦朝的糧草

又能讓起義軍得到補給

而且拿下滎陽之後

就可以取道函谷關

直搗秦都咸陽

布置好了攻打滎陽

陳勝又派一些將領

帶軍去攻打其他地方

起義軍形勢一片大好

沒想到的是

吳廣在滎陽遇到了麻煩

滎陽守將是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

這李由智勇雙全

吳廣的軍隊攻擊了很久

可一點勝利的跡象都看不到

滎陽拿不下來

陳勝有點著急了

既然滎陽這塊骨頭這么難啃

那我干脆就先放一放

你滎陽不是和吳廣大軍在僵持嗎

我就任命周文為大將

繞過滎陽

直取函谷關

這個周文

以前曾經在楚國大將項燕手下打過仗

見多識廣

還非常精通兵法

他率領大軍一路斬關奪隘

直逼咸陽

在進攻的過程中

還有不少沿途起義軍

等軍隊打到距離咸陽幾百里的戲地(今陝西臨潼境內)的時候

部隊已經有了十多萬人

聲勢十分浩大

這回咸陽城的秦二世坐不住了

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

再這么下去

老爹的江山就要玩完了

打吧

咸陽城的這些守軍根本不夠和人家玩的

就在這危急之時

有人提議

可以讓修建驪山陵墓的幾十萬囚徒上前線啊

秦二世大筆一揮

把那幾十萬囚徒的罪過全都赦免了

而後任命章邯為大將

率領囚徒大軍

出城迎敵

周文的這十幾萬軍隊

看起來氣勢洶洶

可畢竟大多數都是臨時加入的

章邯那幾十萬大軍

雖然也不是什么正規軍

可都是剛剛領了免死證的人

他們都指望著靠這一仗給自己弄個新身份

成為吃皇糧的正規軍

再加上章邯本人也是個厲害角色

幾仗下來

周文的軍隊就被擊潰

周文本人兵敗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