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有人要摘桃子(1 / 2)

現在的《東海報·文學版》面臨的現狀,就是很難簽到作者並且留住作者。

傳統文學現在這些年有點落寞,遲遲沒有找到適合的出口,但網絡文學這些年一個接著一個商業奇跡卻在不斷出現,還是影響了他們這些人的心氣。

此外,一些傳統文學的小說這些年因為ip么開始變得熱門起來,也賣了不少錢。

這就造成了傳統文學收入下降,但是很多人仍然感覺自己應該價值更多錢的怪狀。

眼前的這個作者,叫做蔣成偉,是《東海報·文學版》可以說是相對比較穩定的一個作者了,平均下來一兩年左右能夠貢獻兩部20萬字左右的小說。

傳統文還是挺費時間的,所以他這個速度如果放在網絡小說那是龜速,但放在傳統文里已經能勉強算是高產了。

他一直拿的都是按照千字來計費的稿酬,千字一百塊,這樣的稿酬並不高,畢竟他的小說字數不多,一年也就能掙個三四萬甚至更少。

蔣成偉指望的是這些小說能夠火起來,之後再開始出版、影視改編,把錢都摟到懷里。

可問題是這兩年他的小說都沒有怎么出名,也談不上那些各種版權的改編,錢也就只是拿著稿酬。

蔣成偉的心里也有些郁悶……而就在這時候,《東海報·文學版》這幾天銷量不斷攀升的消息他也聽到了耳朵之中,尤其是最近一次,銷量居然到了21萬五千!

要知道,《東海報·文學版》現在更新的小說主要就兩本,一本《俠客行》,另外一本就是他上次的小說。

至於其他版塊,也有詩歌散文,但那些東西很難引起銷量的變化,而且也根本不是連載,不可能是因為那些東西引起連續幾次的銷量增長。

那銷量增長的來源,顯然只有李闊的《俠客行》還有蔣成偉之前那本小說。

蔣成偉心里也知道,很大部分功勞是來自於《俠客行》,但他覺得自己的小說也在里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大結局已經是費盡全力去寫,覺得是近幾年來最好的大結局了。

於是,蔣成偉也開始要求他的新書采用李闊一樣的買斷加上銷量分成的方式,而且他的一口價是19.5萬的基數,往上增加一份報紙的銷量他需要抽5毛錢!

但是,《東海報·文學版》顯然不可能給他這個價格,但也感覺他的小說還行,所以態度上稍微顯得有點曖昧,就讓這家伙誤以為《東海報·文學版》現在正在考慮他出的條件,於是得寸進尺,直接到了總部這邊。

「蔣成偉,我知道你那本小說還不錯,但是你這個要價我們的確有點沒法接受。」葉星和蔣成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