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節 昏燈憶舊事(1 / 2)

洛水訣 界明城 1795 字 2023-02-27

更新時間:2013-11-03

眾人回到草廬中,將謝子楓安頓好了,順便圍坐在他身周。李怡眼睛微紅,跺腳說道:「爹爹,你為什么要放過那個人啊?你看他把小楓子害成這樣了。」

謝子楓見李靖神色郁郁,猜想他定然在為自己的徒弟神傷,勉強寬慰道:「大小姐,其實也怨我。我只知道他被方丈爺爺破了氣海,卻不知他能借我的靈氣反過來打我。」

李怡輕輕地掐在謝子楓腰間,口中嗔道:「他傷了你,你還替他開解?」這一掐牽動了附近的一個傷口,疼得謝子楓呲牙咧嘴,抽氣說道:「大小姐,輕點。他對代海寺做的事情,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但是他畢竟沒有殺人,我只想捉住他,問問他,到底在圖謀些什么。還有那個『朱雀』,竟然冒用李伯伯的名號,真是恬不知恥!」

李靖見他提起「朱雀」二字,輕喟一聲,「子楓身具君子之風,倒叫某不知說什么好了。」他示意李怡把那羽扇拿出來。這扇子正如盛師彥所說,全身用孔雀翎制成,在燈光下翠青碧透,骨架背面畫著一副八卦圖,輕輕一揮,隱隱有綠色光波在扇間流轉。

「是了,這扇子上竟然藏著一個小小的五行八卦陣。」李靖將扇子自正東坎位扇來,只見青芒點點,如同小小的飛魚,在之前的綠色光波中穿梭嬉游,「可惜這陣法不知被誰毀了大半,如今看來,只能調集風水二氣了。」他拿著扇子對謝子楓輕輕一揮,只見青綠光芒緩緩下落,盡數沒於少年體內。謝子楓被這雙色光雨浸潤,那淺的傷口瞬時愈合,較深的也彌合了不少,整個人更是精神了許多。

「五行靈氣之中,水靈之氣主氣血,木靈之氣主生機。水生木,木生風,故有風生水起之說。這扇子在某那孽徒手里只會成為作惡的工具。到了某這里,卻是最好的療傷之器。」他將扇子遞與李玥,「玥兒體內恰好有水木靈力,這扇子便交與你了。只盼你不要用它殺生,而是用來救人。」

李玥接過扇子,恭聲說道:「玥兒曉得。」

李靖點點頭,見眾人都拿眼看自己,眸光中一片渴求之色,輕嘆口氣,澀聲說道:「不是某有意向你們隱瞞鬼谷弟子的身份,實在是連某自己都不願回想起從前那段故事。師彥說的話都可不聽,唯獨有句話說對了。某的確配不上鬼谷朱雀的名號。」

他長身而起,向眾人講起自己求學鬼谷的經歷。原來李靖自幼隨舅舅韓擒虎學習兵法武術,自以為小有所成。韓擒虎想要在先帝面前舉薦他,特意求得一場陣法推演大比,想要幫自己的外甥掙個出身。以韓擒虎上柱國的威望,李靖的對手哪個敢勝?十日大比,眼看著就到了第十天,李靖竟然無一敗績。那天李靖仍高坐帥座,正百無聊賴間,卻聽有人擂鼓下戰書。他出賬一看,原來敲鼓的是個白衣少年。李靖心高氣傲,又仗著舅舅的勢力,言語間頗多不屑。那少年卻不卑不亢,只是要與他斗陣。然而讓李靖大驚失色的是,三場比斗,他竟然輸了個干干凈凈。

「說來慚愧,本是為某晉身所設的大比,卻成為了他人嫁妝。那人入了朝廷,一步一步低調沉穩。某一氣之下,便投了鬼谷,專學兵法陣圖,想要一雪前恥。」

李靖眸光中隱有不甘閃過,看來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沖刷變淡,「某自投鬼谷以來,幸得拜於當代鬼谷子門下。他老人家見我好勝心強,便請太清宗的明微道長為我講授道門玄奇。他老人家本想用道家的無為之說化解某心中的無名之火,前幾年里某的心性的確沉穩了許多,更從明微道長那里學到了不少太清宗的秘術。某有一段時間精研御氣術,自創了一門暗器手法,厚顏名之為『墜星術』。」

「李伯伯!」謝子楓驚呼一聲。

「不錯。你所使的暗器手法,正和某的墜星術一樣。」李靖閉目嘆道,「那日某特意用棋子點撥你,就是想將這一手暗器手法傳給你。你悟性果然很高,某輕輕提了一句,你就已經想到很遠了。」

「盛師彥就是在那時進谷學藝的。順便一提的是,鬼谷門前有二十八道機關陣法,尋常士子根本不可能闖入。某當年入谷之時,也只破去了其中七道。師彥入谷時卻破去了整整十五道!而那時,師彥年方十四。」

「李叔是關心則亂。」王慕秋不知從哪兒摸出一把折扇輕輕地打著,「說不定那盛師彥入谷之前,就已經投入假朱雀門下了。以假朱雀的能力,既然能讓盛師彥甘為屬下,智計定然遠勝於他。」

「不錯!」李靖眼中贊賞連連,「如今想來,以師彥那時對五行術數的研究,根本不可能破去十五道。然而某當時只覺得此子乃天縱英才,自告奮勇要教他。某見他學得快,一時高興,便把墜星術一並傳給他了。」

「那盛師彥為何又要叛出鬼谷呢?」李玥輕聲問道。

李靖停下了腳步,盯著桌上的油燈怔怔說道:「這就要從我與初塵的相識說起了。十八年前,某出谷歷練,順路回了長安。這一回,才知道物是人非事事休。舅舅韓擒虎因為失寵於新君,郁郁而終。而當年與某斗陣的少年卻已然是手握重兵的將軍了。某心灰意冷下跑到酒樓里買醉,就在那里,認識了張大哥和初塵。」

說起自己的結義大哥與小妹,李靖的神色中也帶上了幾分英氣,「張大哥與小妹都是道門弟子,而某也與太清門頗有淵源。我們從道術談到了兵法,又從兵法談到了國事。我們意趣相投,相約同行,殺貪官誅奸賊,最後還跑到突厥大單於的王庭鬧了一場。越國公楊素聽到此事,笑談江湖風塵中又出了個三個少年俠士。『風塵三俠』的名字就是從此而來的。那段肆意快活的日子,至今想來仍令人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