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穿越之鳳誘GL 劉小劉 1511 字 2023-02-28

湯葵嘆了口氣,耐著性子道:「你凈瞎折騰些沒用的。有那心思還不如想想沒幾天到達青鸞大陸,我們該如何找到我們要找的人。」

白娉婷耷拉著眼皮不吭聲,湯葵便自顧自看手里的那份地圖。

半晌

「我比湯弱婷小。」

「嗯。」湯葵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

這份地圖目前看不出來是哪個,因為只有三分之一,但可以肯定不是元大陸,也不是青鸞大陸。

該如何尋找剩下的三分之二呢?

湯葵蹙眉。

白娉婷嘆了口氣,翻個身,去夢周工。

十六天後

終於在青鸞大陸東部靠岸。

這是一個叫青龍的古鎮,位於黃花川入海口處,這里水面寬闊,溯江而上可直達戍州,又有顧會浦與屏亭縣城相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是天然的良港。隨著棠湖地區的開發,地處江海要沖的青龍鎮自然成了咸海地區最早的內外貿易集散地。

這時的青龍鎮是一個以海內外航運貿易為支撐點的商貿型市鎮。誰也不知道再過50年,隨著黃花川上游日益淤淺,下游河道逐漸變窄,海船已無法溯江駛入青龍鎮,鎮上各業也隨之蕭條。這是後話。

此時湯葵來到了異國他鄉的港口,站在街頭看著人頭攢動和聽著小販的叫賣聲,不禁被這繁華的景象惹得心里高興起來。

而此時,前來接人的劉韻嬌的師門同人正迎面走來,顯然等候多時。

三個魁梧的年輕男子,跟隨著一位年邁的老人,對著劉韻嬌一拜,開口竟然聲稱:「劉師叔,別來無恙。」

深吸口氣,湯葵有種終於正常過來的感覺。是的,青鸞這個國家,是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

坐上馬車,劉韻嬌和那位年紀比他還大的師侄不斷的交流,湯弱婷和德修則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白娉婷自抱雙臂在一旁沉默寡言,湯葵則掀開窗簾觀察窗外的街景。

青龍鎮地處吳中,乃天瓏國南朝統治之下。南朝現在的皇帝只有17歲,卻已現明君的初兆,十五歲登基,目前看著窗外國泰民安的一派繁華之景,是個強盛的國家。

劉韻嬌的師侄姓吳,名學淵,聽他講,天瓏國的商人自古依附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講究的是傳承守成,到後來往往是泥古不化。而這兩年的商人,尤其是青龍商人,在朝廷的變革之中,追隨的是西方東來的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求新求變的創業思路漸漸萌芽。

洋貨的大量涌入,帶來了吳中新式商業的誕生,隨後是國貨工業的興起。

吳中商人的創業思路一部分來自於外國商人,吳藕初和沙遜對房地產業發展前景的正確預測是其日後發跡的基礎,不少買辦正是在他們的指點下走上了發財之路。吳中商人創建的新式企業和新興行業往往是全國同行的領頭羊。

湯葵暗暗分析,吳中是一個港口城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處近代中西交流通道吳中的吳商,內承天瓏商業文明的底蘊,外後世界先進文化的影響,形成了吳商文化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從吳中的多功能經濟中心的要求看,經濟活動需要市場各種信息的交流。現在的吳中萬商雲集,外國人在吳中開設的企業稱洋行,內地商人長駐在吳中的機構叫「申庄」,搞銷售的腰了解市場的需求,搞采購的要掌握產地的動向。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根據掌握的商情完成買賣、安排運輸、組織生產。吳中是近代天瓏的中西交流的最主要的通道,也是國人觀察世界的一扇明亮的窗口。

吳家,乃吳中第一巨賈大商。

說及此,吳學淵不乏驕傲之情。

劉韻嬌一直微笑著聽吳學淵敘述自己家族的輝煌,現在世道是多么昌盛嚴明。

又請教劉韻嬌對商道的看法,劉韻嬌但笑不語。

湯葵忍不住插口道:「無論何種事業,皆當隨世界新趨勢而進,若不問世界之趨勢若何,仍以數十年前之舊腦筋、舊眼光辦理數十年後之新視野,未有能立足於世界者也。然,外國人民蜂擁而至,新舊接洽的漏洞與縫隙里,難免不會被洋人鑽了空子,洋人勢大,難免不起爭端。新學識、新經驗、毅力之謹慎做事,而後才能競爭於商戰潮流之中,商業漸有起色之望。」

「說得好!」吳學淵聞言雙目放光的轉向湯葵,大贊。

「這是我的徒弟,牛鳳。」劉韻嬌這才開了金口,向吳學淵介紹道。

「小兄弟今年多大了?」

「16。」湯葵在心里默默黑線。

「好,」摸著自己的胡須,吳學淵又對劉韻嬌笑道:「師叔眼光果然不菲,牛小兄弟小小年紀竟能說出如此言論,見識廣闊高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