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盛京流年(一)(1 / 1)

推卻了當地官員安排的接風酒宴,博敦在提著小心護送六阿哥到盛京舊都後稍作休整,便留下其他的護送人員後獨自啟程回京。留下的人都被作為皇子侍衛安排編制。對於被從皇宮帝王親衛變成皇子親衛這樣的落差還是讓留守的人心里有些郁郁,只是一路上看著納蘭大人對待六阿哥的態度讓他們也心里存著些希冀。

最後在永福宮偏殿安置下來的胤祚可管不著他突然多出來的侍衛們的想法,此時他正興致勃勃的計劃著該如何將這座從前只聞其名不見其身的大清開國帝都好好探查一番。只是還沒等他展開他的計劃去看看那些早期建立的文武德坊,飛龍翔鳳閣,左右翼王亭,八旗亭(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這些頗具民族政治意識形態的建築,就開始了每天聆聽蘇麻瑪姆輕言各種聖賢之言的思想洗禮。

即使已有成人成熟的思想的胤祚在蘇麻瑪姆的循循誘導下,也禁不住有些心生悲愴天下的情懷。只是有時摸著自己那冰冷緩慢的脈搏卻會止不住冷笑在心頭,他這種連血親生老病死都牽動不起太大心中漣漪的人竟然會被人激起那種可笑的情緒是怎么回事?該說不愧是歷史上輔助孝庄教導出千古一帝康熙和晚年撫養培育出十二阿哥那樣國之賢王良臣的蘇麻喇姑么?

不過他也許要辜負她的諄諄教導,只是看著一臉慈祥溫和的給他講著人情事情的老人,胤祚覺得他心里沒有絲毫的反感不耐,有的只是淡淡的溫馨暖意。和其他從小被祖父母或外祖父帶大的孩子不同,默苒出生的那年,她最後一個祖輩的祖母在她出生的前一個月便因病逝世。在那個基本每個小孩都有爺爺奶奶帶著溜門的時代,相比總是忙碌的父母,默苒更期待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家里哥哥姐姐又都是上學的年齡,父母的心神大半都放在兄姐身上,而默苒記事起便是只要姐姐不用上學時會帶著自己玩以外,其他的時候多數時間都跟著鄰居家的太奶奶去玩。也許是記事早的原因,她小時候的溫暖記憶中大都是那些年老卻會對小孩子慈愛有加的老人。也讓她即使隨著年齡變得越來越內斂冷漠,卻依舊對上了年紀的人多一份耐心和心軟。就算是聽他們說些陳年舊事講些人生大道理也能含笑傾聽默默銘記。

這種性格即使轉生都沒能改掉些,胤祚心里苦笑,生活在全天下最尊貴地方的人可都是越老越成精的啊。他這種會對著上了年紀的無差別心軟會不會被啃的渣都不剩?隨即想到他也只能活到六歲又釋然了,在這剩下不到五年的時間里,如果還在皇宮里他倒是真要要掂量掂量,只是現在他還能不能有回到紫禁城還不一定,能讓他心里防御下降的蘇麻瑪姆那么盡心盡力的教導自己,也不會對他做什么讓他失望的事情,這樣他也就不用太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