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先赴盛京(1 / 2)

八月,康熙要巡幸塞外,親點了胤禔、太子、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胤禟、胤?和胤祚隨行。知道哥哥們可以跟著皇阿瑪巡幸塞外的胤禵很是羨慕,支支吾吾的和胤祚說他也想跟著去,結果被胤祚布置的一系列騎射訓練外加兵法課程給打發了。而同樣眼巴巴的想跟著去的溫熙則被胤祚扔給訥甘每天帶到成德書苑里去進行公主培養計劃去了。

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沒有讀了萬卷書的功底就算行了萬里路最多就自娛自樂了,對社會的貢獻值可不大。反正過個四五年,等胤禵年歲到了康熙自然就會帶出去了。康熙在這方面絕對算得英明的父親,不管兒子出生怎么樣,都一到年紀便一起接受教育,到了能辦事的年紀,也絕對不會讓他們閑著。

胤祚在准備好隨行的行囊時接到盛京成德書苑傳回來的消息,康熙三十年流放到盛京的戴梓有了確切的消息。胤祚當即立刻進宮向康熙表明他遠先君一步,為君安排好一路事宜,為君分憂。當然這種說法只是為了讓康熙對外人的有個說法的找的托詞。私下里只是和康熙表明盛京的成德書苑出了點事情急需他親自前往去處理。

康熙想到他之前批准了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等疏言:墨爾根地方(今黑龍江省嫩江市)兩翼應各立學,設教官一員,新滿洲諸佐領下每歲各選幼童一名,教習書義。而地方教育實在落後,書籍等物都奇缺,最後還是在盛京的成德書苑特意為此在墨爾根地方建了一個不小的書苑,解決了學校的書籍供應問題。只是最後要求把學子的入學從原本的滿洲佐領之子改為了所有適齡的滿洲子弟。而多出的費用也同時由書苑承擔了。

現在書苑出了問題難不成是學校那里出了什么問題?一向對民生比較上心的康熙也沒多想,當下便批准他先行一步。只是等他起行到塞外時胤祚必須處理好事情也趕到塞外。畢竟之前隨行的人員聖旨以下,要是到時候胤祚完全就沒出現被那些言官揪住不放,他也很頭疼的。

解決聖旨的事情,胤祚當即帶著充做小廝的達春達得和十名侍衛一路疾行向盛京行去。等到了盛京時,一行人沒一個還能保持著所謂風度。就算胤祚自己練了不俗的武功也免不了有些精神疲憊。只是要是能將戴梓搜羅旗下,在累點他也覺得值得。

畢竟用了十天就能模仿造出外洋槍的人才在這機械制造類人才奇缺的時代,可不是那些遍地開花的文人騷客可以比擬的。少一個詩人,少得最多只是幾首優美的詩。少了一個機械制造天才,少得卻可能是一個國家的一個強大的時代。

這也是為什么胤祚只是讓書苑私下里悄悄的打探戴梓的消息卻不讓他們擅自的去網羅戴梓的緣故。畢竟戴梓在康熙那里的案底還沒銷呢。他要想用戴梓要么讓進書苑內部的研究院,要么先把構陷他的官員先除了。不過大概就算是他動手把人給除了他也很難在回朝中為官了。他的性子有做科學家研究人員的潛質,卻不適合爾虞我詐的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