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禛祚論國(1 / 2)

「堯舜禹那樣的聖人大概能做到吧。」胤禛回顧自己曾經所學最後不得不承認確實如胤祚所說的那樣,從古至今能讓百姓吃飽穿暖得或許有,但同時有學上的卻絕對沒有。

「四哥,你知道為什么中國歷史的朝代總是不斷更迭著么?」胤祚聽了胤禛的回答,沒有做出反駁或認同,只是接著又問了個很多人從未想過,或者想過卻從未得出確切結論的問題。

「因為漢人總是貪圖安逸享樂,貪生怕死。」看那些在滿人鐵騎下,投靠滿人的漢人便知道那些漢人建立的朝代為什么會不斷的更迭了。

「呵,四哥還真是一針見血。可貪圖安逸享樂,貪生怕死卻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缺點呢。」**是推動人類不停前進的動力,同時也是讓人類陷入黑暗的魁首。胤祚那微側的身體在漸漸昏暗的光影中有些鬼魅的似妖似仙。

「那六弟認為是為何?」從小在君臣思想的嚴格教導下,胤禛知道今天他們的話題其實不該繼續下去,可看著微光中身影忽明忽暗的胤祚卻又不自覺的接下了話題。

「民無知,士安逸,且士與民皆自信到將異族視為螻蟻。非吾族類,其心必異。有時候還應加上吾族心異者,必先異族而誅之。一個國家的最可怕的敵人不是來自外面,而是來自里面。大一統的天下,必先消滅的敵人是民族分裂者。然後是知識的普及,最後是經濟的發展。」中國近代史的屈辱和現代史中在國際的屢屢讓步,很大程度上是人們把自己的責任和所處的大環境搞錯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使民知之,則恐難治之。」胤禛雖然覺得使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每一個身為愛新覺羅子孫的責任,但胤祚的口中所言的知識普及還是他讓有些不能認同。漢人的人口比滿人多太多,要是讓漢人都學習,那滿人的天下根本就會被動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方才是是聖人之道,聖君之道。滿人入關所習漢文,多半由漢之內賊所授,其為高官厚祿拋棄聖人之道,刻意迎合吾族統治,卻讓吾族失卻習聖人之道,阻吾入聖君之道。今上雖百年難得一見的賢明英主,卻仍被小人所惑,恐後世評價將有礙其聖明啊。」越自詡英明的皇帝越在意自己的身後名。胤祚看著不遠處草叢中藏著的隱隱人影,嘴角微揚勾出一道意味不明的笑意。

「四哥覺得自己比之漢家師傅子弟,才智如何?」胤祚眼角微眯,很是認真的問道。

「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是在別人面前胤禛也許還會謙虛一下,但在胤祚面前全然自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