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京師繁忙(1 / 2)

胤祚在清海遇襲事件,在胤祚有意的隱瞞下並未造成很大的轟動,只是靠近清海的漁民第二日在河道上偶爾在聞到夾雜在河風里的血腥味時,都暗自猜測著昨日夜間那可怕的轟鳴聲。清海浦河道總督衙門剛收到消息,滿心惶恐,唯恐這位世子在自己的地界出事,自己會被皇上問責,官職不保時,卻接到那位世子言明匪寇已被其剿滅無需再行聲張引得百姓恐慌,當下放下懸著的心,吩咐人悄悄去給世子爺打掃戰場,務必做到了無痕跡。

胤祚看人如此識時務,便將從繳獲而來的財物中拿了千兩紋銀讓人送給了那些苦逼的官兵。而他自己則將他那招搖的畫舫扔在了達得帶人打下來的水寨里。連帶從江南帶來的那些私下訓練的水兵也都留在了水寨里。自己則帶著人棄船走陸路日夜兼程的往京師趕去。

本該被殺掉的裴氏兄妹兩,最後因裴葉鴻果斷的招攬到水寨里忠於他的兄弟自願投奔於胤祚,便被胤祚留了下來,胤祚知道其人不可信任,但這不妨礙他利用他的練兵才干不是?這樣原本的水寨你的匪寇除了自願跟隨裴葉鴻歸附胤祚的,被留了下來,凡是站在秦壽守那邊的人,都被胤祚下令清理的干干凈凈。

留下青荷青蓮帶著此次跟著主子北上的人留在了清海的水寨里,以水寨為基地建起了第一個正規的水軍訓練基地。除了從水寨里抄出來的財物,胤祚還另外留了十萬多輛白銀給兩人,用來打理基地的財物事宜。

除此外此次帶著用來做誘餌的另外三十萬兩白銀被全部留下用來收購兩淮地區的糧食運往北方。胤祚也是突然想到他曾看過有關康熙親征葛爾丹時,曾命全軍節食,他自己也都每天只食一餐,如不是軍隊的糧食緊張何須每日只食一餐?古人一日兩餐的習慣他就適應了好久才習慣,若是明年隨軍出征,每日一餐,他都懷疑自己會不會餓暈。凡事有備無患比事到臨頭束手無策的好。

正好這次他占了個水寨,便示意清荷青蓮沒事帶人去洗劫下運河上的大大小小的水寨,整個運河的水匪勢力都秉著能收則收,不能收就滅的原則進行大清洗,為日後運糧入京打通河道。青荷青蓮兩人知道自己被主子付以重任也不敢掉以輕心,慎重的表示一定不負所托。

達得和青松雖然羨慕青蓮青荷兩人,不過也知道跟著自家主子能做的事情更多,便也收起心中小小的羨慕,跟著主子趕回京師。

胤祚回到京城,連家門都沒進便趕著進宮給康熙請安。雖有武藝傍身,但連日的奔波還是讓他本就不算健康的膚色更加的白了些,看的康熙心里一抽,連忙讓李德全吩咐御葯房熬些補葯送上來。而一向對補葯補湯敬而遠之的胤祚,聞言只得加快自己報告此次江南一行的收獲,以求在補葯熬好前便能把事情說完好出宮去。

康熙倒是沒發現胤祚那點小心思,只以為他是因為累得狠了想早點回去休息,便開口說道:「胤祚先去東暖閣里去休息吧,待會葯膳好了在起來用些,之後去給皇額娘和德妃請個安,便回府休息吧。事情等明日在秉也不遲。」雖說他這個兒子有時他也看不懂他做那些事,卻從不會懷疑他包藏禍心。這中間雖然有他從小是蘇麻額涅教導的,更重要的事,不管做什么他都會先行和自己打個招呼,事後更是毫無遮掩的讓自己知道他的所作所為。雖然不知道他那些想法怎么來的,但只要他所作所為是為了大清,自己就是對他放縱些又如何呢?何況,他也想看看這個從小就異於常人的孩子,在他的護航下能走到何種地步。

「阿瑪,這次江南之行,詳細情形胤祚都寫在密信上了,托漕運總督施世綸送到京城一百萬兩算是工部今年制造武器的費用,也免得到時候工部要給上三旗將士換武器裝備時,那些老古板在銀錢上計較不休。」胤祚話說的隨意,卻讓上面的康熙的臉皮微微抽了下,乾清宮御書房里唯一被留下來的李德全聞言更是將自己的頭死命的埋了下去。

李德全深知自己面前的這位世子爺的厲害,就說皇上如今那么多成年的兒子中,哪個不是花得都是皇上的錢?就算是已經入朝參政的幾位,也都是拿著俸祿的。這位世子爺到好,雖說世子也是有俸祿,可比起他每年送給皇上的二十多萬白銀,那6千兩的俸銀, 6千斛的祿米算得了什么?

「咳,工部制造武器裝備是朝廷的事,讓你一個世子拿私錢出來算是哪般?你那一百萬兩留著給你的書苑吧。」康熙可是知道他這個兒子在錢財上的吝嗇程度的,因此對於胤祚每年都給他送上二十多萬白銀,他已經很滿足了。但也知道那是胤祚為了讓他給書苑和溫泉撐腰才送來,現在這憑空的一百萬兩,說不動心是假,可要是讓別人知道他這個皇帝用世子的銀子來給八旗將士換裝備,他這個皇帝的顏面豈不是盪然無存了。

「這不是胤祚管著工部,看過外邦那些新奇的武器後,和工部的師傅研究了下,技術什么的都沒問題了,胤祚就想讓工部著手大規模制造些,又怕到時候朝廷中的那些大臣拿銀錢來說事嘛,阿瑪也知道我最不耐煩和那些人磨嘴皮子的,有那個時間我寧願窩在工部里和那些師傅們研究如何改良大清的武器。」說著胤祚微蹙著眉,仿佛對和大臣們理論是件很頭疼的事情,看的康熙都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