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克魯倫河(1 / 2)

黃幄御帳中,康熙在聽完西路軍的軍情和兩個厄魯特俘虜的的話後,對桑吉喇嘛做了獎勵讓人退下後,蹙眉看著御案上的地圖。黑白色的地圖上那一條代表著克魯倫河的黑線蜿蜒連向呼倫貝爾,而現在他的敵人就駐在那個水美草豐的地方。康熙屈指扣桌,定下行軍計劃。「李德全,去讓隨軍的親王貝勒們都過來。」

「諾,奴才這就讓人請各位大人過來。」李德全服侍皇上三十多年,自然明白此時皇上召見親王貝勒們定是有重大事情要說,絲毫不敢耽擱的疾步行到御帳外吩咐隨行的小太監們速去宣詔。

胤祚帶人回到駐地接到旨意時心中念頭迅速的轉著,面上卻絲毫不露。跟著傳旨的小太監徑直往御帳而去。御帳外,胤祚解下腰上的佩劍讓青松拿著,進入御帳後,帳內的氣氛嚴肅的讓胤祚不為察覺的微挑了下眉。身體卻一絲不苟的行禮道:「胤祚參見皇上。」

康熙見胤祚一身的鎧甲,心知他肯定是剛回來就趕來這邊的。想到剛剛自己說要先行,下面的一個個臉色灰敗一直反對的樣子,康熙覺得作為自己的兒子胤祚肯定會支持自己。便嗓音微暖的說道:「起身吧。今知葛爾丹駐地所在,朕欲率先鋒先行,胤祚可願留下等待後續部隊?」

為什么要他留下來?這種歷史性的時刻,他若是錯過了以後還不得把腸子都悔青了。當下正色道:「皇上萬金之體,若有毀損是我大清之禍。胤祚雖騎射不及大阿哥,但自忖槍法無出其右,皇上若執意先行,胤祚不敢違逆,只望皇上讓胤祚隨行左右,為皇上安危盡己所能。」胤祚面容堅毅的看著康熙,眼里滿是對康熙安危的擔憂。

在胤祚前面到達御帳的各路親王貝勒將軍們被康熙想要先行的旨意嚇了一跳,皇上一國之君若是有個什么閃失,那他們這場仗就贏了也絲毫意義啊。現在有胤祚在前也都紛紛出列單膝著地自薦道:「奴才(臣)懇請皇上讓奴才(臣)跟隨皇上左右,為皇上安危盡己所能。」那聲音整齊的讓胤祚都要懷疑之前是不是有練習過。

康熙咋聽自家兒子的話心情還挺不錯,有誰不希望自家兒子孝順呢?可等一群人跟著後面起哄時,康熙的臉頓時拉了下來,容長臉板起來的效果還是很有威懾力的。「爾等這是在威脅朕嗎?」

這話說的就誅心了,一群人趕緊叩頭表示不敢。只有夾在中間的胤祚仍不為所動的看著康熙說道:「皇上的聖體不僅是皇上自己的,還是整個大清的,胤祚只望皇上為江山社稷著想,愛惜聖體。然胤祚不敢違逆皇上的英明決斷,只求能隨侍皇上左右,盡人臣之本分,也讓胤祚對留守京師的太子殿下和皇瑪姆有個交代。」胤祚是打定注意要跟著去的,又怎么會被康熙的黑臉給嚇住呢?

底下一竿子的親王大臣都暗暗的給胤祚捏了把汗,同時又慶幸他是皇上的兒子並跟在皇上身邊。不然這種時候沒人勸著,要是將來出了問題他們這一干人的血都會成為新君上位用來祭旗。只要想到京城的那位太子和皇上的感情,滿洲大臣們心里就發寒,皇上要是出事太子絕對會恨死他們這一群人。

科爾沁王沙津和喀爾喀王納木扎爾相顧一眼,沙律說道:「皇上,榮世子所言甚是,也請皇上允臣與納木扎爾一同跟隨皇上左右。納木扎爾與葛爾丹有不共戴天之仇,且熟知厄魯特人的情況。」科爾沁與愛新覺羅家族綁在一起,自然是同進同出了。

康熙見兩位親王級的人物都開口如此說,在腦海里把各種情況都過了遍,知道胤祚擔心的不無道理,而且納木扎爾的喀爾喀部與葛爾丹的厄魯特部之間的仇恨確實是很有利用價值的。「沙律即如此說,那爾(你)和胤祚及納木扎爾同朕先行,其他人留下等後面的糧草輜重和後續部隊的到來。」

「諾,奴才(臣)遵旨。」皇上帶上榮世子和科爾沁王沙津及喀爾喀王納木扎爾兩位蒙古王爺讓他們不安的心稍稍定了下來。行完禮在康熙的示意下都有序的後退出御帳。

胤祚也跟著人流往外退去,可惜他只來得及退幾步就被康熙叫住。胤祚見御帳中只剩下自己和康熙,頓時把心往上提,臉上卻一派無辜的道:「阿瑪,還有什么要吩咐的么?兒子但憑阿瑪吩咐。」沒有事情,他還要去收整隊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