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定親(1 / 2)

豪門世族 李好 1595 字 2023-03-08

只是現在形勢比人強,為了增加籌碼,不得不改變策略,想要讓皇長孫和李家定下親事。

只是大人們還能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可是對從小就說一不二的皇長孫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讓他虛以委蛇的哄一個不喜歡的女孩子,他辦不到,於是就成了這樣了。

皇後把怨氣都怪到了太子妃身上,覺得太子妃小家子氣,從小就把自己的內侄女兒接過來,就只想著她的娘家,可惜她的娘家是個不中用的,既然不中用,就不要什么都霸占著。

不說宮里皇後那邊怎么訓斥太子妃,就說李舜華從宮里回來,她娘王氏就把她叫了過去,問了問宮里的情況。

李舜華對自家娘也沒有什么隱瞞的,把自己在皇後宮里遇到了皇長孫,然後皇後讓皇長孫陪自己去御花園玩,接著皇長孫口出惡言直接走人了,都一一說了個清楚。

這樣的事兒,她也不必瞞著自己家里人,他們做得出,自己為什么不敢說呢?

雖然那皇後哄了自己,還給了自己很多東西,還問了自己皇長孫說了什么話,當初自己沒有把皇長孫說的告訴皇後,想當然,告訴了也沒有什么好結果。

皇後以為自己年紀小,什么都不明白,那就讓她這樣以為好了。

王氏對皇後這種拉郎配的行為很是不滿,她女兒才多大啊,就想著這一招。

而且,那皇長孫也不成樣子,無非就是出身好一點,可是行為舉止哪里像一個皇長孫該有的樣

子?

這么小的年紀,就惦記上自己的表妹了,還敢說自己的女兒丑!她女兒可以說,不僅不丑,而且很漂亮!

王氏當然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這個皇長孫,那不是把女兒朝火坑里推嗎?

只是這皇後隔段時間就要把女兒叫過去,打的真是好主意。

現在看著女兒年紀小,沒有什么避諱的,所以才敢這樣。

至於為什么皇後沒有直接下懿旨訂婚,那是因為這位皇長孫的婚事,可不是皇後一個人做得了主的,更何況,他們家也不是沒有權勢的落魄人家,宮里會連知會一聲都不,就直接下旨的。

不過鑒於皇後這么頻繁的召自己的女兒進宮,到時候說不得就有人說些話了。

王氏跟李煦之商量,兩個兒子的婚事,他們不擔心,可是女兒的婚事,怎么著也得開始操心了,不然真的被那皇後一個瞎挑,真的配給那皇長孫,那時候事情就麻煩了。

李煦之說道:「皇後的主意不會成的,你忘了,還有太後那邊。」

太後可是打著另外的主意,想著那娘家的侄孫女說給皇長孫呢。這兩個人會打擂台的。

王氏說道:「他們兩個人怎么打擂台我不管,可是要把我女兒牽扯進去,我就不能不作為了,你想一想,皇後經常把舜華叫進宮里去,還讓皇長孫陪著,長此以往,難道不會從宮里傳出點消息出來?就是不傳,皇後也會安排人讓大家知道她的心思的,她這樣的心思一出,這京城里還有誰敢和咱們結親?難道真的要等太後和皇後誰爭贏了,咱們才有出路?」

這說的倒也是,只是李煦之想著女兒還太小,這么小給她定親,他還是舍不得。

但是與其攪合到皇宮里的太後和皇後,甚至是太子妃中間去,定親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可是,京城有這個膽量,跟皇後爭人的,似乎沒有幾個。哪怕不怕皇後,也得面子上過得去。

李煦之想到了舅兄西寧侯王震辰,不知道他那邊有沒有好的人選。

沒有想到的是,李煦之這邊還沒有寫信過去,西寧侯那邊也來了信,信上的內容倒是和李煦之不謀而合了。

「我兄長說的是琅兒?」王氏問道。她還有些不敢相信,讓女兒和自己娘家的侄子定親,王氏自然是願意的,她哥哥很喜歡舜華,又是親舅舅,嫁過去一點兒也不會受委屈。

只是,「琅兒會不會年紀大了些?」自己的侄兒自然是好的,王琅人聰明,長得也一表人才,能文能武。但是卻比舜華大了九歲呢。

這些年,王琅也沒有成親,西寧侯對他也沒有辦法,「要是琅兒自己不樂意,我們勉強也沒有什么用的。」

李煦之說道:「年紀大一些才更會心疼人,更何況,是他表妹?打九歲也不算大。每次琅兒來京城的時候,都給舜華帶很多好玩的東西,我看他對舜華比別人要有耐心多了,」他自己的女兒,覺得配誰都能配得上,更何況,舅兄既然能寫信過來,那么肯定是已經把王琅那邊搞定了,不然對自己的外甥女食言,那就不好了。

至於王琅的年紀大一些,那真的沒有關系的,女兒就該找個年紀大一些的疼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