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 / 2)

93-縣城報喜

若蘭有孕的消息一經確實,沈家大院的人都樂瘋了。

最高興的當然還是要數是陳家二老。

陳老爺子當場喜得說不出話來,拉著沈伯謙一個勁兒拍,跟著又是一個勁兒的笑。

笑著笑著老爺子忍不住哭了起來,淚水在他滿是歲月痕跡的臉上蔓延滑下。

老太太也差不多,拉著徐大姑也是又哭又笑,就是說不出話來。

沈伯謙倒還算是冷靜,不過就是問題太多。

一口氣問了好多孕婦的注意事項,一直問到星回啞口無言,答不上來為止。

「我是和尚,只是略懂些醫術,你當我是奶媽子呀!再說了,這事兒不管是你姥姥還是你岳母,一准兒都比我清楚。」

星回雖然答不上來,但卻也輸人不輸陣的頂了沈伯謙一句。

沈伯謙正是心情大好,自然不與他計較。

不過星回說的倒是很有道理,但姥姥有年紀了,勞累不得,倒不如請岳母帶人來照顧若蘭,這樣一來,不但能照顧好她的身體,有母親陪在身邊,她心理上也能放輕松一些。

不怪沈伯謙想的多,這幾年他雖然沒親眼見過,但聽的卻是不少。

這個時代,即沒有避孕措施,人們又以多子多孫為福。

懷孕幾乎就是每個女人最重要的工作。

村里幾乎每年都有女人懷孕,但卻並非每年都有新生兒。

他剛開始也沒在意,後來發現怎么只見有孕婦,怎么不常聽說誰家添丁呢?

一問姥姥她們才知道,這些孩子不是沒足月流掉了,就是生下來沒坐住。

沈伯謙這才想起,以前好像在哪里看到過,不算流掉的,古代嬰兒的成活率也低的驚人。

據說出生的孩子只有四成左右的能活下來。

這還是整體情況,在這樣的鄉野之地,這個數字只會更低。

所以他這兩年無意的統計了一下,也就是簡單算了一下他知道的孕婦,和最後還是活下的人數對比。

發現如果流產的也算上的話,一個孩子從受孕到降生並且活下來的幾率只有不足三成。

庄戶人家,成年女人都是當勞力用的,懷孕七八個月在地里干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繁重的農活和家里的活計,流產的幾率大大增加。

加上孩子生下來,也沒有很好的醫療條件,但小孩兒又是最容易生病的。

說的難聽些,一個頭疼腦熱就能要去一條命。

所以,生下來夭折的比比皆是。

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孩子能順利的長大,已經是萬幸了。

一想到這個,沈伯謙就覺得不能讓老婆在李家坪待產。

方圓幾個村子,連個好大夫都沒有,說這萬一有個什么緊急情況,還不得把人急死。

不行,我得跟姥爺他們說說,讓若蘭去清水縣待產。

但首先,得先通知岳父岳父這個好消息,還有大姨二姨她們。

剛覺得松了一口氣,突然他又想起來一件事來,頓時又嚇出一身冷汗來。

剛才星回說若蘭身孕快兩個月了,那就是新婚那個月有的。

可這段時間她帶著蔣英東奔西跑的,光是青州府就去了兩趟。

沒鬧出事兒來,也算是萬幸了。

回頭真得好好謝謝星回大和尚和四回,要不是他們弄出彈簧來為若蘭的馬車減震,估計真得出事兒。

我了個媽呀,今天這小心臟太受考驗了,丫我是不是得備點兒速效救心丸了?

對啊,若蘭這一懷孕,可不能再這里跑來跑去的了,劉家那一大攤子誰來管?

岳父?這他一定得幫忙,可好像岳父一直也在管,那還有誰?

不行,我得親自去趟清水縣。

想到這里,他先交代蔣英什么事兒都不用管,只要好好照顧劉若蘭。

又陪著陳家二老高興了一陣子,說笑了幾句,讓他們放松心情,等著抱孫子或是孫女。

接著又說這幾天可能要麻煩小妹跟徐大姑。

因為他聽說懷孕的人胃口奇怪,要是若蘭想吃個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還要勞煩她們倆給准備准備。

一轉頭看到腿受傷劉中儀,沈伯謙在心里暗道:「這事兒要跟劉管家說一聲。」

最後,他又交代了楊大爺,劉中儀跌傷了腿,這幾天他老人家就辛苦些,家里的事情多照看照看。

一屋子自然都是滿口答應,他這才說起要親自去給劉家二老報信兒的事。

這是應該的,自然沒人攔著。

可問題是,楊風一走,他身邊就沒了人跟著,出門一趟著實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