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甜食甜食(1 / 2)

次日,有媒體報導了張婉鳴回老家並聲明再次息影的事,從普通觀眾到圈內人,都以為她是受不了輿論壓力。沒人聯想到韓氏,更沒人想到蕭可。這場小小風波就這么平靜地結束了。

當天中午,鍾導聯系了蕭可,告訴他劇本寫好了,已經發到郵箱。劇組後天到b市開發布會,當天舉行開機儀式,讓他趕快准備。

通常劇本不該給得這么晚,但這事是韓熙林臨時起意,加上電視台想趕春節檔撈一把,才弄得倉倉促促跟草台班子似的。考慮到這點,劇本把台詞精簡了許多,讓一幫非專業演員們背起來不用太吃力。

這倒方便了蕭可。他最擔心的是台詞太多太長,以自己的簡體字水平記不全。發現不難,立馬把懸了好幾天的心放回肚子,津津有味地看起劇本來。

故事開始,是兩名家長在等孩子補習班下課,為孩子不愛念書同病相憐,相互抱怨時,開玩笑說要是孩子來當幾天大人,就能體會到社會競爭多么激烈,知道家長是為他們好。誰知當天晚上,這兩位家長真和自己孩子互換了靈魂。

之後是一連串因靈魂交換而引發的搞笑故事。比如為了即將到手的大單,逃學押送女兒來談業務,卻被老師發現嚴厲批評帶回學校的媽媽;喜歡買彩票卻被兒子挪用所有私房買了零食玩具的爸爸;以及如何瞞過親朋好友,免得被當成研究對象……

兩對大人小孩為了應付每天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疲於奔命。但又在種種事件中,彼此更加相互了解。孩子發現家長並非平時表現出的牛皮哄哄;家長則發現,孩子念書並不輕松,小孩的世界里也少不了攀比和爭斗。

雖然有個俗氣的開頭,故事卻沒有什么說教內容,只是點到即止,不動聲色地引導觀眾思考:除了知識,孩子還應該擁有怎樣的品質,長大後才能獲得更好的人生?

至於蕭可的角色,是家甜食店的小老板,手藝超群,做出的糕點美味無比。兩家小孩都是他的常客,出事後也念念不忘,經常光顧小店。但到了最後他們才發現,之所以交換靈魂,正是因為吃了小蕭老板自創的新品種點心……經過一系列折騰,吃了無數配料奇葩但依舊美味的偽黑暗料理,終於變回原狀的兩家人,追著小蕭老板一路捶打到天邊。

這結局看得蕭可直樂,但笑完了又發愁:本子里寫的都是西式糕點,他不會做啊。

把擔憂和鍾導一說,對方在電話那頭哭笑不得:「小蕭啊,道具都是事先准備好的。如果都讓你做,那多耽誤時間。」

也對。蕭可又上了一課,但想做點心的想法卻不知何時鑽進了心里。背了兩遍台詞,見到了飯點,他去加熱午飯,等回過神來,料理台上已經擺滿了各色點心材料。

東西都拿出來了,那就做唄。蕭可吃完午飯,開始忙活。趁燒水之類的空當,再背背自己的台詞。兩邊開動,時間過得飛快。等發現自己已將台詞倒背如流之時,才注意到天已經全黑了。桌上堆滿了點心,晚飯卻還沒做。

想到韓熙林這兩天都按時回家吃晚飯,蕭可抓了抓頭,趕緊切菜。

《我家小弟》最新一集開播一周之後,軟廣的效果逐步體現出來,經銷商的訂單基本每天都在創新高,現在一天的出貨量,抵得上過去一個月。目前愁的不是銷路打不開,而是原材料供應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