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馮來鴻聽叔叔那么一分析,再度轉憂為喜,連忙給蕭可留言。生怕他不應戰,又自作主張用了挑釁的口氣。

見侄兒說已經下好戰書,馮勛開始給s市的幾位朋友打電話。也沒說具體經過,只說有個年輕人和他們馮記鮮珍樓扛上了,正待叫板,想請老友們幫個忙,問問誰有空。

只可惜,他們設想雖然不錯,看到留言的蕭可卻覺得這行為匪夷所思之極。他想不通,馮家人到底是哪里來的底氣,不但不肯道歉,反而妄圖與他比試。

與此同時,蕭可也有些好奇,所謂的行規是什么。問了下何倫帶來的律師,見對方搖頭表示不知道,他便聯系丁海立,准備問問行家。

一直在關注事態發展的丁海立,剛剛也看到了馮來鴻在微博上的挑釁。

擔心蕭可年少沖動,當真接受了比試,正想聯系他,沒想到蕭可先打了過來。接通後也顧不得打招呼,首先說道:「小蕭老師,那家伙說什么比試你絕對不能答應,太跌份了。」

「我當然不會答應。」除了韓熙林,誰還能讓他有求必應?蕭可說,「我只是不知道,他所謂的規矩是指什么?」

得到他的保證,丁海立心里一松,語氣也輕快起來,「不用理他,都是陳規舊俗而已。聽說這馮勛的師傅是解放前的行會遺老,他廚藝學得不怎么樣,臭毛病倒是學了不少。他所謂的比試是行會時代留下來的規矩,現在誰還用?如今只有正規比賽,或者同行私下交流才比試,沒人拿它來當解決爭端的辦法。」

聽罷解釋,蕭可微微頷首,「原來如此。」

那邊廂,丁海立拿著新徒弟小李的平板,看到馮來鴻的微博被粉絲和路人圍觀嘲笑,諷刺他臉大跑馬、異想天開,心里越發輕松,問道:「那下一步咱們怎么辦?按聲明那樣,直接上法庭嗎?」

蕭可翻了翻律師帶來的資料,說道:「追究法律責任只是表明態度。因為他沒直接抄我們的招牌和宣傳專輯,菜品也是似是而非,律師說維權比較困難,而且會拖很久。我想盡快解決這件事,不想在這種小人身上多浪費哪怕一分鍾。」

「有沒有方案了?」丁海立猜,蕭可估計是想用輿論讓馮家低頭,便說道:「z市那么大,肯定有你的粉絲。要不呼吁他們幫幫忙,提醒周圍的人馮家有多惡劣,宣傳抵制他們。屆時一傳十十傳百,夠馮家頭疼的。等他們生意慘淡,我再拜訪拜訪以前的供應商熟人,斷了他們的貨源。屆時內外交困,看他們還怎么囂張。」

這方案聽起來不錯,蕭可卻不贊成,「老丁,粉絲們喜歡明星,無非想要開心輕松。平時能在網上聲援我一下就足夠了,怎么能麻煩他們為我的私事奔走?至於切斷貨源,雖然傷了馮家的元氣,但也斷了供應商的財路,不太好。」

見蕭可在這件事上還在為粉絲著想,丁海立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這時,只聽他又說道:「剛才馮家人說什么歡迎我去起訴,網上的輿論不會影響現實生活。他們不信邪,我倒要試試。上次你說,有位姓李的實習生老家在z市,比較了解他們。你安排一下,把他今天上午的活兒先交給別人,我馬上到餐廳,請他幫我看看,網上的爆料哪些是真的。等搜集齊全,我整理成文,到z市媒體買版面連續刊登,看看到底會不會影響他的生活。」

聽到這里,老丁頓時來了精神,「這辦法好!道理全在我們這一邊。雖然法律沒規定那么細致,但公道自在人心,誰看了都會鄙視他們。」

掛上電話,也不等蕭可過來,丁海立立即讓正在練習刀工的小李過來,去羅列馮家以前都干過什么好事。如果能有苦主的大致去向,也一起寫出來,花點功夫也要把人找來作證。

交待的時候,丁海立忍不住感嘆了一下蕭可對粉絲的維護。聽到這段,早被自家老板手藝加演技雙重征服的小李忍不住在朋友圈發了條信息,先大概說了下始末,又說遇上這樣的好老板,真想跟他干一輩子。

少頃,蕭可和律師一起趕到。等小李剔除爆料里種種誇張虛假的部分,只留下確鑿無疑的那些。回想了一下前世把皇兄氣得七竅生煙、堪稱掐架典范的言官彈劾奏本,打好腹稿,用早准備好的筆墨奮筆疾書。

不多時,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新鮮出爐。行文流暢,邏輯縝密,論據充分,再佐以適當典故,是絕對完美的檄文。韓熙林高薪聘來的資深律師看後立即贊不絕口。相比之下,馮家的留言頓時成了跳梁小丑的笑話。

寫好文章,蕭可就去搜索z市媒體的相關信息,准備挑家影響力最大的紙媒投過去。但剛剛開始比較幾家當地報紙的發行量,忽然接到倪廣的電話,表示可以幫忙。

一問才知道,原來有人截了小李朋友圈里的那條信息,發到了微博上。估計是他的朋友們知道他最近在明星餐廳工作,對他格外關注。一看到明星相關的八卦,便當獨家新聞轉了出來。

路人看個熱鬧,蕭可的粉絲們卻感動不已。這年頭挑唆粉絲下場掐架、攻擊競爭對手的明星數不勝數。像蕭可這樣公私分明,不願為私事利用粉絲的人幾乎絕跡。

打了tag的截圖被搜到後,迷妹們頓時一通瘋轉。感念偶像人品之余,紛紛留言說會自發自願支持偶像。身處z市的表示馬上在朋友圈擴散馮家的極品事跡,外地的則忙著聯系當地的同學親友,免費科普。

身為蕭可的粉絲,倪廣自然也看到了那條截圖。他在媒體方面人脈極廣,察覺蕭可想打輿論戰,便主動聯系,要求幫忙。

有人襄助,蕭可也不矯情,便把文章拍照發了過去。倪廣看完,再問清這是他一氣呵成寫就的,氣憤之余,不免再度生出高山仰止之感,愛不釋手地看了又看。

將照片打成文本,聯系上z市公認最可信、銷量最好的一家晚報熟人主編。把資料傳過去後,倪廣不禁打開文檔,寫起了檄文賞析評論,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贊美蕭可的文學造詣。

次日早晨,蕭可的文章做為當地社會新聞頭條,隨著晨報傳遍了大街小巷。

因為韓父的人脈不在z市,之前拜托朋友輾轉找到的只是家小報社。報導出來後,雖然在網上反響極大,但在當地反而沒什么水花。有倪廣這位資深媒體人士幫忙,上了重磅頭條的馮家,種種「光輝」事跡立即流傳開來。

平時不關注網絡的人們這才發現,原來身為本市餐飲業翹楚的馮家內里居然如此齷齪。之所以欺行霸市那么多年,全因以前欺負的都是實力不如他們的小餐館。直到這次挑錯對象,踢到鐵板,這才被曝光。

老家丟臉丟到了b市,讓許多z市人自覺顏面無光,抵制起馮家來也格外賣力,紛紛和家人朋友約定,以後再不去珍鮮樓。常年和馮家有合作的單位,也都決定另換餐廳。

馮家叔侄只顧守著微博,等蕭可的回答,反而忽略了身邊。直到十點左右,做完准備工作的員工打開餐廳大門,發現牆上被貼了報紙,還是和餐廳相關的報導,趕緊聯系老板。兩人這才知道,蕭可雖然沒在微博上發言,實際卻已采取行動了。

對z市市民來說,蕭可的文章是實力揭皮,看得他們義憤填膺之余,不免自覺羞慚。對倪廣和他的文青朋友來說,是重點賞析對象,看得搖頭晃腦,如痴如醉。但對馮家人而言,卻像是突然被人揪起衣領劈頭蓋臉甩了幾十個大嘴巴,打了個措手不及。

走馬觀花地看完報導,馮來鴻一把扯碎報紙,嚷嚷著要去把報社給砸了。直到跟班提醒他,掌握了話語權的文人絕不能得罪,否則分分鍾殺人不見血地把你罵到抬不起頭來,他才清醒了些,趕緊去找馮勛,問他該怎么辦。

早在侄兒過來之前,收到員工通報的馮勛就一直在聯系報社,試圖花錢撤回今天的報紙。但以前和他合作過廣告、相談甚歡的編輯今天卻是溫吞吞地打起了太極。一會兒說自己不負責社新版面,一會兒又說沒法轉告同事,因為他們都出去跑新聞了。

馮勛追問半天,就是沒得到准話。只得提出想直接去報社,甚至明確地說價錢好商量,對方卻干脆地說自己也要采訪去了,說罷也不等馮勛回話,便直接掛了電話。

到了這一步,馮勛哪里看不出來報社壓根不想理他,便讓人去買報紙,有多少買多少。但現在已近中午時分,有看報習慣的人都早看過了,沒看過的也在朋友圈里刷到了粉絲的呼吁,正議論得熱火朝天。哪怕他買回來的報紙堆成小山,也堵不住別人的嘴。

等馮來鴻趕到時,馮勛所有能用的招數都用過了,卻是毫無成效。

坐在一堆堆散發著油墨味的報紙間,他恨聲說道:「這戲子實在欺人太甚!但我馮家也不是他輕易能對付的!他會找報社,難道我不會么!咱們另找一家,說同行惡意攻擊,給咱們潑臟水!」

還是叔叔有辦法。馮來鴻頓時像找到主心骨一樣,屁顛屁顛地依言聯系其他小報社去了。

但平時他連打廣告都看不上眼的小報們,今天卻有志一同地反過來拒絕了他。原因無他,風尖浪口上,誰也不肯為了點小錢昧著良心幫馮家說話,壞了自己的名聲。不管馮來鴻說多少軟話,都說版面不夠。無可奈何,他只得灰溜溜地滾回家,讓馮勛再想辦法。

但事到如今,馮勛也沒輒了。看著營業額全部掛零的五家餐廳,只能寄望於風波自動平息。畢竟,報紙不可能每天都刊登同樣的新聞。玩不出花樣,過些日子大家或許便會遺忘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