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負心漢(1 / 2)

悍明 青史盡成灰 1833 字 2023-03-12

安國軍大勝,如果說誰最高興,恐怕不是顧振華,而是首輔馬士英。這位馬首輔自從起用阮大鋮之後,就被打成了閹黨分子,成了朝中的奸佞。

顧振華北上之後,大刀闊斧,種種流言傳到了江南,也全都化成了攻訐的證據,馬士英是疲於應付,可是如今突如其來的勝利,簡直就是一俊遮百丑,馬首輔立馬咸魚翻身了。

「老弟,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首輔的位置雖好,可是說到底不過是上乘天意,下應百官,太平年月還好,這種時候就是風箱里耗子,兩頭受氣啊。」

馬士英喝了幾杯酒,臉漲得通紅,也忍不住跟顧振華倒苦水。

「元輔,大明朝的千斤重擔,都在您的肩頭,要能和衷共濟,那是最好不過,如果不能,那就獨斷專行。凡事游移不定,左顧右盼,是要吃大虧的,時間等不得啊!」

「哦?老弟,眼下真的這么危急嗎?」

「李闖山海關一敗,銳氣全失,要是得不到援助,只怕不是滿清的對手,很快北方就會分出勝負!」

馬士英突然神情肅然,擺了擺手,把侍女都趕下去,然後對著顧振華說道:「老弟,你說能不能和滿清聯手,一同消滅了李闖,然後平分天下,共享太平呢?」

顧振華一聽這話,頓時冷笑了一聲:「當年大宋也是這么對大遼的。」

一句話,就把馬士英下面的全都給堵死了,的確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北宋鼠目寸光,一心要干掉大遼。結果換來了更加凶殘的大金,靖康之恥,國家破碎。眼下和滿清合作,消滅大順。就是再走前人的老路。

馬士英半晌嘆了一口氣,忍不住說道:「我也知道不可行,只是身邊這么說的人太多了。有些人甚至建議仿效六國蘇秦舊制,讓吳三桂佩兩國將印。充當滅寇先鋒。」

聽了這話,顧振華被氣得哈哈大笑:「元輔,這種蠢貨活在世上真是多余,大明怎么落到了今天,從萬歷年間開始,遼東崩毀,死了無數的士兵,耗費了數千萬的軍餉。大量士兵不願去遼東送死,逃亡到地方做了山大王,又恰逢災害不斷。這些逃兵扯旗造反,才有了流寇。冤有頭債有主,滿清才是最大的敵人!」

顧振華三言兩語,把原因說得清清楚楚,馬士英張著嘴。半晌苦笑道:「老弟,滿朝官員,要是能有你這個見識,我也不用這么操心了。」

顧振華忍不住撇了嘴嘴,冷冷的說道:「元輔大人,我說句不客氣的話,你不該盼著人人理解你。而應該想著人人聽你的!」

一句話,像是一道炸雷一般,在馬士英的耳畔響起,馬士英一下子就徹底呆住了,手中酒杯摔得粉粉碎,他卻沒有一點感覺。

這句話實在是太有殺傷力了!

有些事情必須跳開歷史的局限。才能找到答案。明末已經有了現代社會的雛形,而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清流,和近代的那些大師,以及後世的磚家,憤青。本質是都是一路貨色,說白了就是民粹!

政治家也是一種稀缺的資源,讓所有人都理解社會,理解政治,根本就辦不到。因此政治家要為百姓服務,同時也要有超越百姓的眼光,去引領輿論,而不是被輿論牽著鼻子走。

可是明末這個時候,偏偏政治被輿論和清流左右了,正因為如此,大明不敢果斷的舍棄遼東,崇禎被輿論裹挾,殺了魏忠賢,到了最後,甚至不敢逃到南方,就只能國破家亡。

出現這個現象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實踐和理論的脫節,明朝發展到了現代社會的門檻,兩千多年前的孔孟箴言,用來修身沒有問題,可是用來治國,根本不夠用了。

東林黨這些飽讀詩書的人進入了官場,把持了科道言路,讓他們罵人可以,讓他們做事,卻是千難萬難。一群不會做事的人,登上了高位,就只能玩政治斗爭,大肆的傾軋,攻訐對方,甚至為了利益,不惜內訌,阮大鋮就是這么被東林黨逼走的。

這也就是天啟皇帝實在忍受不了,才放出了魏忠賢這條惡犬,來收拾東林黨的原因所在。

響鼓不用重錘,馬士英也不是傻瓜,這些事情一清二楚,只是他不敢往這方面想而已,可是顧振華一語道破,馬士英也不由得不想。看來必須下狠手,獨攬大權了!

呆了半晌,馬士英終於恢復了精神,他躬身站起,沖著顧振華一躬到底。

「老弟一語點醒夢中人,士英受教了!」

「元輔大人,顧某眼下只有一個心思,就是練兵,滿清南下在即,時間不等人。後方必須安定下來,我北上兩個多月,江南的錢糧一點沒有送到,我用自己的錢購買的礦石、硫磺等物,還無故被扣。不求朝廷能幫多少,總之不要扯後腿啊!」

顧振華說完之後,直接站起身,揚長而去。從他的心里,對馬士英也極度不滿,老子幫你拿下了定策之功,幫著你揭發了順案,干掉了錢謙益。你還沒本事徹底解決東林黨,反而給老子添亂,這不是豬隊友嗎!

眼望著顧振華的背影,馬士英極為的尷尬,半晌才喊道:「來人,快去請阮兵部過來,有要事相商。」

……

南京城外,安國軍的營地之中,顧振華已經到了三天,每天士兵出操,訓練體能,磨礪武技,進行負重長跑。

這時候就有不少青壯少年跟著一起跑,他們也想體驗一下安國軍的訓練程度,看看自己能不能受得了。

十公里負重跑下來,九成九的人都累得幾乎吐血,忍不住半途而廢,不過卻也有一些要強的年輕人挺了下來。

顧振華已經按照大家的所請,在南京設立了招兵點,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加入安國軍。最讓這些年輕人動心的不只是安國軍的豐厚待遇,還有被人敬仰尊重的感覺,哪個熱血少年不想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啊。

招兵點開始收人的時候。不少少年干脆背著家里頭,偷偷跑出來參加測試,長長的隊伍,足有二三里地。

不只是青壯。其余的鐵匠,木匠,醫生,獸醫,船夫,織工,總之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報名,進入了安國軍的體系。

最動心的還是那些匠戶,他們已經得到了消息。進入安國軍,就可以擺脫世代匠戶的命運,而且以後做工還能領到工錢,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這些人全都趨之若鶩。

顧振華正在搞屯田田庄。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正好借著聲威大震的機會,多吸收一點人才。

當然除了搜刮人才之外,顧振華還盯著馬士英,想要看看他怎么收拾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