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發展瓶頸(中)(1 / 2)

城管無敵 老老王 2653 字 2023-03-13

對於古代西方世界一般人的生活水平,tongguo這段時間的觀察和調研,王秋他們多多少少也有所了解。

按照克里奧佩特拉女王的說法,原本埃及這地方還算富庶,居民生活水平在當時的環地中海文明圈子里也還過得去,以至於吸引了四方移民紛紛來到尼羅河畔安家落戶,享受這片富饒土地的豐美物產。

(王秋倒覺得這是因為埃及這邊不怎么需要穿衣服,冬天也不必燒柴炭取暖,故而節約了開支的緣故。)

但問題是,克里奧佩特拉女王自從登基以來就流年不利,極為罕見的連續兩年庄稼絕收之後,埃及人的生活水平出現了雪崩式的下降。而在克里奧佩特拉女王和她丈夫托勒密十三世的一番混戰之後,再加上羅馬軍隊的輪番劫掠,尼羅河三角洲更是成了遍地廢墟的煉獄,每個人都必須為了填飽肚子而絞盡腦汁。

雖然自從克里奧佩特拉女王打回首都之後,就陸續開始重建被戰火夷平的城市、宮殿和灌溉水渠,tongguo一系列大規模工程來以工代賑,暫時解決了不少難民的生計。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力氣干重體力活。而一個壯勞力干一天苦工賺回來的食物,往往也不夠養活一大家子,剩余的婦孺也需要自謀生路。

所以,即使是再怎樣微不足道的可食之物,餓慌了的埃及人也不肯放過。在亞歷山大港,王秋就看到埃及人在海灘里尋找只有手指般大的貝類。還有可以食用的藻類和小螃蟹,這些平時很少有人問津的東西,如今已成為埃及窮人飯桌上的一道美味。許多人每天在海灘上尋來找去,就是為了滿足那張嘴的需要。

而在遠離海岸的內陸,飢餓的埃及農夫們則淘干水溝里的水,尋找比手指還小的小魚。或者在尼羅河畔的蘆葦叢中尋覓野鴨,挖掘蘆根和蓮藕充飢。由於燃料跟食物一樣匱乏,浪費柴火的面包已經成了奢侈的食物,大多數人只能直接用麥子煮粥喝。老漢老婦們每天撐著拐杖出門。瞪著眼睛到處尋找干草和落葉,作為做飯的燃料。後來還是王秋他們實在看不下去,把一部分發放給飢民的小麥換成了面粉。這才保證了至少大部分的小孩子能喝得上面糊。無論是鄉下的農民還是城里的市民,平常絕大多數談話的內容都與食物有關,在如此的赤貧狀態之下,絲綢、香水、玻璃鏡子之類的奢侈品自然沒有多少市場可言。

而埃及以外的整個西方世界。也同樣在到處遭遇戰禍和災荒。比如說西班牙和意大利同樣鬧了旱災。而且那邊的農業落後、靠天吃飯(依賴自然降雨),糧食減產尤為嚴重,羅馬人連軍團士兵的伙食供應都難以保證。羅馬的富人剛剛被急著籌措軍費的馬克,安東尼,以搜捕「國家公敵」的名義血洗了一遍,抄家得來的錢財全都充了軍餉,暫時也有多少追求奢華享樂的余錢。

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倒是沒怎么遭遇旱災,可是本都國王法爾納西斯的大軍正在席卷西亞,他以「希臘人解放者」自居(本都王國是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後代建立。屬於典型的希臘人國度),到處屠殺羅馬人在東方的僑民。同時也沒忘了燒殺劫掠以補充軍需,順便向「被解放」的希臘殖民城市勒索保護費。

可憐東方的那些希臘殖民城市,比如羅德島、安條克、開俄斯等等,原本就被龐培給勒索得喘不過氣(撤退到希臘的共和派需要搜刮東方資源,組織一支能夠對抗凱撒的大軍,浩大的開銷全都壓在東方各地老百姓頭上),法薩盧斯戰役之後,又被凱撒給敲詐勒索了一遍。如今再攤上本都國王法爾納西斯的索要,實在是被折騰得民窮財盡,連骨頭渣子都被拿出來熬油了,實在是沒法消費太多的奢侈品。

對於不肯交錢的城邦,無論羅馬人還是希臘人的處置方式都並無不同,那就是大屠殺……

屋漏偏逢連夜雨,龐培在法薩盧斯戰役之中被凱撒擊敗之後,他的陸軍固然已是全軍崩潰,海軍艦隊倒是完好無損。但問題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還在跟著共和派堅持戰斗,剩下的艦隊都變身海盜,在海上干起了沒本買賣。而且由於他們全是新人,故而一點道上的規矩都不講,不是坐地設卡收保護費,以求細水長流,而是財也要,命也要,攔住了一艘商船就燒殺一空,進一步打擊了商人們出海經商的信心。

在這些菜鳥們的刺激之下,沉寂多年的西里西亞海盜(就是曾經在南意大利坑了斯巴達克斯一把的那些沒節操家伙)也再一次大規模興起,讓整個地中海的貿易網絡亂成了一團糟。

對於克里奧佩特拉女王治下的半個埃及來說,目前唯一比較穩定的商路,就只有紅海印度洋航線。從上千年之前開始,來自波斯、印度的商人,就駕著商船往來於紅海和印度洋之間,向埃及輸入東方的香料、寶石和絲綢,還有東非的黃金。但是受季風、航程和航海技術的影響,這樣的貿易在公元前一世紀通常每年只能進行一次,在短時間內很難將交易規模大幅度擴張遠洋船舶和熟練水手的數量都是有限的。

而且,在公元前47年,這一年一度的跨洲遠洋貿易幾乎成了一場災難來自印度的商人們興沖沖地帶了珍貴的香料和絲綢過來,卻絕望地發現,亞歷山大港如今的絲綢價格居然比他們的進貨價格還便宜(先考慮一下中國古代的絲綢紡織成本,再想一想把蜀錦從四川用馱馬運到印度西海岸,得要多少運費),胡椒和豆蔻更是賣不上價。一時間破產跳海的倒霉蛋都不知有多少,有能力從埃及這邊買走絲綢和香料返銷回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別說什么擴大貿易。明年的貿易額不至於萎縮就不錯了市場調整需要時間啊!

「……亂世之中,各種奢侈品肯定賣不上價,唯有武器和糧食才能讓人掏空腰包……」楊教授低頭沉吟了一會兒,隨後如此說道,「……有沒有考慮過往這方面發展一下?」

「……怎么沒考慮?誰不知道軍火生意很賺錢啊!」王秋聳了聳肩,「……上個星期,剛剛就有一個希臘大商人一口氣吃下了四千五百把羅馬式短劍。都是我們讓小五金廠用彈簧鋼板材特意加工制造的,換來了六十五公斤的黃金,勉強算是賺了一筆。但這家伙送來的貨款居然又是打著托勒密王朝眼鏡蛇徽記的金條(當初羅馬共和派從托勒密王朝國庫里搶來的財富)。讓女王陛下又是好一陣生氣懊惱……估計這個所謂的希臘商人,是在給北非那位羅馬共和派首領小加圖當掮客吧!

此外,我們弄過去的斧頭和割膠刀,陸陸續續也賣出去不少。但問題是古埃及沒有森林可供砍伐。倒是已經有海盜拿著我們出售的斧頭,登陸襲擊埃及沿海的漁村,去砍埃及人的腦袋了……總之,出售現代刀具的利潤是不小,但需求量依然有限,而且對我們自己的根據地也會構成wēixié,暫時不敢賣的太多。」

「……那么糧食呢?」楊教授又問道,「……既然整個地中海周邊文明圈都在鬧飢荒。糧食買賣應該會比較賺錢吧!雖然對外倒賣糧食多少有點政治不正確,但幾千到幾萬噸的數量。我們單位應該還能兜得住。」

在現代中國,糧食其實一直都是屬於政府管制的商品,固然,政府不可能對每一粒糧食都嚴格管理,不管是誰在國內想買點糧食並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情,但如果想要走私出口的話,可就有你受的了。

幸好,王秋的每次傳輸極限量只有十噸zuoyou,跟異世界之間最多也只能做做幾千噸、幾萬噸規模的糧食買賣,像這樣數量的糧食,在市場上根本算不得什么(中國每年消費糧食五億多噸)。國內每年還有很多陳糧要設法處理如果能夠換來迫切需要的資源,讓城管們當一回糧食販子也是完全可行的。

「……糧食生意我當然也試過,但還是行不通。」王秋攤了攤手,「……往那邊賣小麥是要賠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