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滾雪球(1 / 2)

麻煩 竹西 2499 字 2023-03-14

第八十五章

第二天,頭痛鼻塞的珊娘醒來時,五老爺已經和袁長卿回了鎮子上,單把侯瑞留下來照顧著珊娘和侯玦。

珊娘很想知道袁長卿到底有沒有向五老爺提親,偏那侯瑞是個心眼比磨盤還大的,不直接告訴他的事,他根本就看不到眼里去,珊娘問了幾回都沒個結果,後來還是伶俐的孫媽媽看出了她的心思,旁敲側擊地告訴了她。原來袁長卿果然有提過,但被五老爺給拒了,且五老爺還把袁長卿給臭罵了一通。

且不管五老爺為什么把袁長卿罵了,總之,珊娘這回才終於徹底地放了心。

第三天一早,五太太帶著三和六安從鎮子上趕了過來。珊娘以為侯瑞就該回去上課了,不想五老爺仍命侯瑞留在庄子上,五老爺則鎮上庄上兩頭奔忙。

要說五老爺身上也沒有擔著什么差事,他完全可以跟五太太一樣留在庄子上的,可他卻執意住在鎮子上,只隔三岔五地來庄子上看一看。珊娘原說可以回家養傷的,老爺卻以天氣漸熱為由,勸著太太干脆留下避暑。珊娘聽了,總疑心是她的事在鎮子上傳了什么不好聽的話,才叫老爺把一家人隔在這庄子上。偏問起老爺,老爺都只一句「你安心養你的傷」,竟什么都不肯告訴她。

珊娘想著,便是老爺不說,有精於八卦的五福在,她總能聽到一些消息的。誰知五福卻回她,說是桂叔把個庄子守得滴水不漏,叫她也沒本事打探出更多的消息,只知道馬氏母女被老爺打了一通板子攆到深山的庄子里去了,除此之外,就是那些綁匪似乎跟之前江陰城里有人冒充貧戶縱火一案有關,叫知府老爺從縣府大牢里把人提走了。

只從五福閃爍不定的眼神中,珊娘就能猜出,她打探到的消息肯定不止這些。顯然那都是些不太好聽的話,五福既然不說,她也就不問,不聽。

被眾人聯手護得好好的珊娘自然不知道,外面早因為她這么一拒婚,而鬧出了天大的風波。

先說家里。

珊娘和侯玦出事那天,偏馬媽媽不在,那沒腦子的馬姨娘便自以為得了一個報復珊娘的機會,沒跟馬媽媽商量就把消息傳到了老太太那里。老太太又最是好個臉面的,聽說珊娘出了這樣的事,原都已經想著,最糟的情況無非是平白折了一個孫女,不想轉眼就聽說人被袁長卿救了下來。那侯家聽到這個消息後,二話不說就派了媒人上門提親,老太太豈有不樂意的?偏珊娘還有親老子在,偏那五老爺居然還給拒了!老太太這個氣啊,當即命人把五老爺拎過來,三十好幾的人了,竟被老太太罰跪了祠堂。

五老爺從來都是個倔的,當即向老太太表示,跪祠堂可以,同意這門親事沒門,直把老太太氣得嚷嚷著要告五老爺忤逆。

這是珊娘家里。再說袁長卿家。

且說這樁綁架案因為是出在梅山鎮境內,案子自然是由梅縣的縣令接了下來。這鐵血縣令原本就是個能吏,只問了兩回堂,就把事情始末查得一清二楚,連袁昶興的事也給查了出來。縣老爺那里派人去拿袁昶興,袁昶興這才慌了神,忙抱著袁老太太的腿求救。老太太便如袁長卿推測的那樣,直接把袁長卿推出去做了個替罪羊。只是,梅縣縣令可不是那江陰知府,豈容得袁老太太這般胡來,仍是把袁昶興給鎖了。

袁府的管家想起江陰知府是常在貴妃門下走動的,便拿著袁禮的名帖求到知府老爺那里。知府跟袁禮原就是一條戰壕里的,自然爽快應了,只說那些綁匪是之前縱火案的嫌犯,直接把人從縣衙大牢里給搶了出去,然後頭一回過堂,便把唯一跟袁昶興有過接觸的李大(李媽媽的丈夫)給打死了。這事原該到此為止的,不想知府老爺看卷宗時,忽然發現涉案的侯家小姐竟是侯府五老爺的女兒,他頓時就想起另一件事來。

卻原來,五皇子周崇帶著五太太的綉品回京後,到底沒能忍到太後的壽誕,早早就得瑟地給太後送了一幅過去。太後原就愛好這個,一眼便看出五太太的「玉綉」是在原有玉綉的基礎上別有創新的,當即拍案好一陣誇贊。這不禁叫一直跟五皇子別著苗頭的四皇子心里好一陣不舒服。底下早有擅拍馬屁之人順著五皇子的來路查到了梅山鎮,那人又在拍賣會上親手得了五太太的綉畫,於是便叫人知道了,這種綉法乃是五太太所有。

知府早有心把五太太的綉法弄出來獻給宮里,只因五太太深居簡出,五老爺又與世無爭,才一直沒有機會下手,如今撞上這樣的機會,知府大人豈有不加以利用的?

袁長卿得到消息後,便趕緊給五老爺通風報信,也虧得五老爺一早就把家人全都送到了鄉下庄子上,且這時候的律法規定,有家主的女人是不用親自過堂的,更虧得五老爺身上有功名,便是叫知府老爺「請」過去,到底沒敢像對李大那樣一見面就動板子。知府大人軟硬兼施,暗示著五老爺,若是不交出綉法,就判定是珊娘跟賊人有奸-情,並且還沆瀣一氣陷害袁家二公子。五老爺這人原就有個擰脾氣,聽知府那么說,當即往那堂上一坐,要求知府直接把他一家拿下大牢,倒弄得知府一陣下不來台,還是師爺出來做了個和事佬。只是,背著人師爺仍是又暗示又威脅地恐嚇了五老爺一番。

五老爺拒了袁長卿的求婚,照理說他已經盡到了責任,袁長卿仍是默默關注著五老爺的動向,且他在府衙內原就有眼線,自然轉眼就知道了「玉綉」的事。於是他把消息通給了五皇子周崇。那五皇子一向最受太後偏愛,當即跑到太後那里一陣撒潑打滾,惹得太後震怒,要求皇帝嚴查此事。皇帝原就是個庸碌之人,太後倒是個剛強的性情,故而皇帝在太後面前向來立不住,忙把此事也交給了太子去查。

於是,竟跟滾雪球似的,由珊娘被綁架一事牽連到五太太的「玉綉」,再由「玉綉」一案牽連出四皇子一派門人多年來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以至於逼出人命等等不法行徑,再由此牽連出四皇子母家賣官鬻爵之事……等等等等,最後竟導致支持四皇子的首輔因此被問責下台……這卻比珊娘所知道的那個前世提前了好幾年。

而這些事,歸根到底,竟都只因為珊娘不肯嫁……

雖說最後「玉綉」一事不曾釀成大禍,可任何運作都是需要時間的,當時遭遇知府那般逼迫著,雖然五老爺當著知府的面態度強硬,出了衙門後,仍然一下子就沒了主張。他再想不到,不過因為家里孩子被綁票,竟會惹出這么一連串的事端……

看著來接他的袁長卿,五老爺一陣嘆氣:「若是當初應了你的求親,是不是就沒這些事了?」

這個袁長卿可不敢打包票,只歉意向著五老爺一禮,道歉道:「都是小侄的不是。」

五老爺倒不像珊娘才剛被救下山時那么蠻橫不講理了,揮了揮手,通情達理道:「也怪不得你,你也是受害之人……」他又嘆了口氣,轉身上了馬車。

見他上了馬車,袁長卿便後退一步,才要告退,五老爺忽然探頭出來招呼著他道:「你也上來。」

袁長卿略一頓,便恭恭敬敬地上了馬車。

馬車上,五老爺忍不住挑剔地把他一陣上下打量,忽然一撇嘴,道了聲:「你配不上我珊兒。」

袁長卿驀地心頭一跳。五老爺這么說,就代表著他這會兒是在思考著他和珊娘配不配的問題——也就是說,自拒了他的求婚後,五老爺再次思考起這樁婚事了。

袁長卿此人做事一向滴水不漏,他向五老爺提親時,只一五一十把他跟珊娘說過的話全都跟五老爺復述了一遍,不曾故意添加什么,也不曾有意減少什么。連珊娘認為是假訂親,他強調是真訂親的事,也老老實實告訴了五老爺。

人總有一種自保的本能,遇到不好的事情時,總更願意把事情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理解,且不說袁長卿還以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蠱惑著珊娘。

珊娘這里是當局者迷,五老爺卻是旁觀者清。珊娘阿q地認定這是場假訂親,五老爺卻不會那么天真,且袁長卿還老老實實地告訴過他,他眼里這就是真訂親——若不是這一條,五老爺早拿門杠把袁長卿打出去了。所以五老爺考慮起此事來,自然不會像珊娘那樣自欺欺人,他是把這樁婚事當真正的婚事在考慮的。

他把袁長卿那么上下一打量,頓時不滿地擰起了眉——雖說就皮相來說,袁長卿長得算是百里挑一了,可一個大男人要長得那么好看做什么?留著招蜂惹蝶?!(關鍵是,自家女兒那模樣,五老爺心里有數),所以五老爺越看越不滿意起來。

雖然心頭突突著,袁長卿卻並沒有急著答話討好五老爺,只仍是那么恭眉順眼地坐在那里任由五老爺打量著。

而他這里不出聲,五老爺又不滿意了——鋸嘴葫蘆似的,怎么配他家活潑的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