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割稻谷(續)(1 / 2)

用了不到三天時間,孫剛就把這塊兒稻田的稻谷都垛到稻場里了,等晾幾天就開始打谷子。

大田里的水稻也差不多該收割了,孫爸提前兩天就把水放干了。大田位置位於水庫下面,那里有幾十塊兒上百畝良田。孫剛家的位於差不多中間位置,有三塊兒緊挨著,占地6-7畝。其中兩塊兒是大伯和小叔的,只不過搬家後沒種了,交給了孫剛家。農葯、化肥、種子都不用出錢,現成的,出糧食後一家分給他們夠吃的量就行。

天還未亮,孫剛就起來了,並從稻田里撈了幾條大魚回去,差不多快4斤重了。

今天來幫忙的人不少,干的都是辛苦活,在飲食方面可不能虧待了人家。雖然大部分都是自家人,家里伙食弄得如何,也影響到人家的心情,弄得好的話,人家會交口稱贊,干起來活來也更賣力。

孫爸他們一貫大方,這時候自然更不會吝嗇,西瓜水果,好煙好酒樣樣不少。孫剛把魚捉回家的時候,方媽就在忙著做早飯了。

他們今天一共叫了十來個人來打谷子,光做飯就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幸好燒的土灶、大鍋,燒的都是木柴,隔上一段時間去加兩塊劈材就成。

孫爸去收拾魚,對面有疲色的兒子說,「再辛苦兩天,後面就好多了。」

他一邊收拾魚一邊對兒子說,「今天你少干一會兒,幫著你媽媽做飯,二十多個人的飯菜,還真不好弄。」

孫剛就奇怪了,「不是只叫了十來個人的嗎?」

孫爸就笑他糊塗,「不是還有咱自家的人嘛,你嬸子她們都來干活,你大伯和五叔他們不也得吃飯啊。」

孫剛訕訕地笑笑,他倒是沒想到這層,「如此看來,得坐兩桌才行了。」

天一亮,就陸續有人過來了,來得最早的是孫剛的五嬸和小姑,他們住的比較近。

隨後人陸陸續續的都到齊了,有村子里幾個關系要好的人家,剩下的都是自家親戚。

孫剛連忙遞煙倒水給他們。人到齊之後,愛開玩笑的開了幾句玩笑,大家也沒耽擱時間,趁著現在涼快,正好割稻谷,下午只兩三個小時,是干不了什么活的。

然後一伙人就出發去割稻谷,鐮刀都是別人自個帶來的。

不想走路就坐孫剛的車,這一路行來,聲勢更是浩大。

來到大田,附近都有人正在忙碌著,挨個打聲招呼,就開始干活了。

孫爸孫媽計劃著今天將這五畝田的水稻全部收回家。

人多力量大,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當下,割稻谷的割稻谷,捆捆的捆捆,幾人輪番上陣。

這塊兒旱田孫剛干起來就快了,不像在上次那塊水田里,縮手縮腳的。

可不是嘛,孫剛割的水稻面積最寬,還沖在最前面。要知道,割水稻的幾個婦女都是久經考驗的,換了他們這些大男人,也沒她們手腳快,偏生孫剛這家伙,跟個機器人似的,精准而快速,遠遠拉開其他人。

大家也並非埋頭干活,大家早就練就一邊干活一邊擺龍門陣的習慣。東扯西拉,姑姑嬸嬸們都唧唧咕咕地開始八卦起來,說起話來也沒什么遮攔。

熱火朝天的場景一直持續到孫媽跑出來叫大家回去吃飯,這才算告一段落。

這期間戰果也相當輝煌,一共割了8擔稻谷,,全部挑到車上去。

回家吃飯的時候,孫剛也將稻谷拉到稻場里。

孫剛就去叫了村里幾個幫忙干活的家里的小孩子來吃飯。大人們幫著人家干活,小孩子跟著去蹭飯吃,孫剛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經常給人家幫忙,家里沒大人在,孫剛兩兄弟就經常去蹭飯。

洗了手擦過臉之後,就開早飯。

還真開了兩桌,大男人們坐一桌,小孩子和婦女們坐另外一桌。

家里從來不缺飯菜,這時候也弄得非常豐盛,按著農村人的標准來說,就是雞鴨魚肉。孫媽現在廚藝漸入佳境,做出來的菜也是色香味俱全。

干體力活的人需要大塊肉來補充營養,孫媽做的紅燒肉,肥而不膩,又軟又爛,吃過之後,大家都誇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