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中秋團圓(1 / 2)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孫剛早早就爬起來,把雞鴨放出籠,各留兩只准備晚上中秋宴席用,這批雞鴨也有四斤多了,過個十天半個月就可以出欄了。

提著雞鴨水桶回家,對正在忙碌的孫爸說道,「爸,午飯後你把雞鴨和魚拾掇一下,對了,還有黃鱔。」

「好,你放那兒吧。」孫爸隨身應道。

孫剛把雞鴨用雞罩扣上,省得它們到處跑。話說家里好久沒有圈雞鴨了,這個雞罩還是孫剛在樓梯間的旮旯里找到的。

關於雞罩小時候發生過不少趣事,哪個堰塘快放干水後,全村老少就拿雞罩去罩魚。在淺水處看到有魚游動的痕跡或者浪花,就拿雞罩扣上去,狠狠地按下去,把雞罩下邊按到淤泥里,然後用手在口處往里探,往往能抓住大魚,有的時候里面也會一無所獲。大人小孩都在堰塘里,渾身都是泥點子,打打鬧鬧的,那種日子現在很少見了。現在想吃魚上街買,不用弄像泥狗子一樣。

吃過早飯,孫爸騎著摩托車去街上買豬肉、排骨,孫剛就在家為晚上的即將大展身手而苦惱。孫剛大概估算一下,有20來個人,這還沒到齊呢,孫剛的兄弟們當兵的當兵,上學的上學,現在就孫剛和大堂哥在家。他已經結婚生子,幫助孫剛大伯一起經營自家的農資店。

晚上要准備兩桌人的飯菜,絕對是個難題,也是個重體力活,還要讓每個親人吃的舒心。

孫剛和媽媽在機井的水池邊擇菜、洗菜,一般家里招待很多客人的時候,要提前把菜擇好、洗干凈、瀝干水分,這樣炒菜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

「二嫂,剛娃,中秋節快樂啊!」只見大門口傳來孫剛三叔的聲音,三叔和三嬸一起提著水果和月餅走進來。

「三叔,三嬸,趕緊上堂屋坐,」孫剛趕緊甩干手上的水,在身上擦了擦,接過三叔手里的東西。三嬸二話不說,卷起袖子,立刻加入了擇菜、洗菜的工作。

「剛從你奶那兒過來,你爸呢?」孫剛三叔接過孫剛泡的茶問道。

「我爸上街買東西去了,也快回來了。」孫剛如實回答道。

這時候,孫剛的電話響了,是孫剛小叔打過來的,讓所有人中午在他家吃飯,晚上全部來孫剛家。孫剛的小叔住在小鎮的邊上,做農機修理,順便賣點化肥。

「媽,我小叔讓所有人中午去他家吃飯,說晚上再安排我們家。」孫剛和在水池邊洗菜的媽媽交代道。

「這個老五……」孫媽和三嬸有說有笑的洗著菜,兩個熟手,很快就清洗完畢。

「老三,老四沒跟你們一塊兒回來?」孫媽疑惑的問孫剛三叔,孫剛三叔有一輛車,四叔沒有,還以為會一起坐車回來。

「老四下去要賬去了,車他開著的,他們下午就回來,我們是坐班車來的。」孫剛的三叔解釋道。

做化肥批發生意最大的特點就是賬多,不好要,最近種冬小麥進了一大批貨,不然今天過節也不會跑下去要賬。孫爸以前在村子里也賣過幾年化肥,有些賬能積壓好幾年。後來孫剛的小叔開了個門市賣化肥,孫爸就沒做這生意了。

「剛娃,你先送你三嬸我們倆去你小叔家,我們去給你小嬸幫忙做飯。」做那么多人的飯確實得有幫手,一個人很難完成。

「順便把你爺爺奶奶也一起拉上,等會兒人多車坐不下。」孫剛的三叔交代道。

孫剛去後面爺爺家把爺爺奶奶攙扶過來,加上孫媽和三嬸,一車剛好,送到孫剛小叔家。

從小叔家回來,孫爸已經買肉回來了,孫剛把排骨剁成塊兒,用水泡著,晚上好用。

孫爸和孫剛的三叔在堂屋擺起了戰場,楚河漢界,作對廝殺起來。他們幾兄弟就喜歡下象棋、打撲克,現在人少,人都到齊了就喜歡打撲克。

中午孫剛小叔家做了一大桌子好菜,大家熱熱鬧鬧的聚集在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

飯後,爺爺和幾個叔叔伯伯在那兒喝茶,孫剛就拉著媽媽和嬸子回家准備晚上的飯菜。

孫爸還沒回來,孫剛只好去宰雞殺鴨,以前這活兒都是孫爸干的,孫剛獨自弄起來還真不習慣。燒水拔毛,費了很大勁兒才把雞鴨收拾妥當。

最後是擇魚,魚就簡單多了,不像雞鴨收拾起來那么麻煩。黃鱔還是等孫爸回來再弄吧,孫剛看爸爸干的那么溜兒,輪到孫剛去弄,他還真搞不定。

孫剛准備的食材很豐富,量也很多,每樣都是雙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