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農忙前的閑暇(1 / 2)

每逢清明節過後,小麥返青之時,那些山坡上會露出一叢叢綠嘟嘟的嫩芽,那就是野菊花冒出的新芽,當這些嫩芽長到一寸左右的時候,將它薅下來,摘取夾雜其中的往年的干葉葉屑,洗凈切碎,加入少許面粉,然後用油煎成薄餅,那個獨特的清香味,是無法言說和形容的。

菜園子邊上的花椒樹也開始發芽了,稍微有些紅色類似香椿芽的顏色的花椒芽最好,當葉片有些卷曲還未伸展開的時候最嫩,采擷幾捧即可,與野菊花芽一個吃法也行,但最好的吃法是與大蒜頭搗在一起變成若日本料理中的綠芥末般的蒜泥,沾在剛出鍋的白面饅頭上吃,麻辣清香,非常好吃。

孫剛也弄了不少給趙涵嘗嘗鮮,這些東西她都是第一次吃,感覺很新奇。

也在果園水溝里捉了幾條黃鱔出來打打牙祭,這些黃鱔經過一冬天的蟄伏,消耗食物量增大,幸好現在是春天,不缺它們吃的。

黃鱔酥香可口,吃的全家人贊不絕口。

這黃鱔百分之百野生,沒有喂任何激素,吃著酥香,比城里超市買的好十倍,大家都喜歡吃。

說起黃鱔是野生的,孫剛家的黃鱔雖然說是養在水溝里,但是卻從來沒有喂過飼料之類的東西,最多捉些雜魚蝌蚪喂,還有蚯蚓。

這些日子又到了青蛙的產卵期,溝渠堰塘到處是蝌蚪。孫剛一點兒也不擔心給黃鱔和火頭找食物,隔幾天丟點兒東西進去,水池中的黃鱔好像也沒有讓他操心,仍然長得挺歡的。

估計這也應該是泉水的功效,這下他徹底的放心了,不用每天去管黃鱔。

下午兩人無所事事,孫剛帶著趙涵熟悉一下村子附近的環境。

人間四月天,四月的鄉村麥苗疊翠,桃花如霞,梨花似雪,當孫剛和趙涵兩人行走在這釋放著綠的清香的田野里,她以為自己走進了世外桃園。

看著田間地頭,鄉親們都為生計忙碌著。

「我記得那邊是條河吧?」趙涵指著一大片水田的西邊。

「是啊,這條河快變成小溪了。」小的時候,這條河水量還比較充沛,這些年只剩下一些涓涓細水了。

為了欣賞河邊的美景,孫剛兩人行走在村子通往河邊的羊腸小道上,兩邊都是水田,現在還沒有栽秧。

天邊一片紅彤彤,晚霞迎著笑臉走來了,孫剛匆匆拽著她的衣角,怕一不小心錯過欣賞佳人之約。

她飄飄的衣袂把遠處山巒裝點的詩情畫意、朦朧優美而別樣風情,整齊的田野也披上了一層彩色的紗縵,宛如江南銹娘那精致銹品,細膩、圓潤、色澤柔和明快。

走在綠絨絨的草地上,又見裊裊的炊煙,那是孫剛心里流淌過的炊煙。

濃重的,似丹青妙手隨意潑墨;輕淡的,如浣紗姑娘信手放飛的一縷白紗,縈繞在村子的上空,縈繞在茂密卻又稀疏的樹冠之間,似霧似紗,又仿佛是一道道柔美的五線譜,點綴整個村庄的夢。

飄著麥桿和青草香的炊煙與美味佳餚的香味、家畜飛禽歡快的鳴唱奏成了一曲親切、淳朴的鄉村晚歌,盪漾在這黃昏的晚霞中,讓你回味無窮。

鄉村的炊煙是母親篝火前對兒女殷切的期望及深沉的想念;是父親於田地里辛勤耕作的堅定信念;是游子神魂夢繞的溫暖鄉愁;是疲憊旅人失望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