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山上摘葡萄(1 / 2)

156.山上摘葡萄

季節的交替似乎總是在雨中進行的。一連幾場大雨,盪滌了夏日的浮塵,驅散了許久的悶熱。秋天,悄悄地來臨了。早晨,和風送爽;黃昏,晚風微涼。經過一個漫長的暑期,迎面徐來的清風,真是讓人感覺精神煥發,心情特別的愉悅。

夏秋之交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百花鮮艷,草木茂密。林間花叢中依舊飛翔著艷麗的蝴蝶。大自然依舊充滿勃勃的生機。

比起夏季,天更藍了,雲更白了,水更清了,山巒更蒼勁了,田野更廣闊了。山野田園的色彩開始變得凝煉和厚重。天雲山水花木都仿佛從盛夏的激情中慢慢地歸於平靜。靜謐是秋的韻律。

趙涵也有段日子沒來孫剛家里,這不,瞅准了一個周末,又來了。

孫剛帶她去山上玩,兩人踩著繽紛的落葉,吹著小山風,在彎曲的山路上慢悠悠的走上去的。

一路上下山,都是特別清新的味道,說不上是哪種植物散發出來的,但是很好聞,就像是……山的味道。嗯,就是山的味道。

山間小徑。讓孫剛想起了一首小學時候學的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以後要是找不到春天或者秋天的時候,就去山上吧。一准在山里躲著呢。

這個季節到了野葡萄成熟的季節。小小的野葡萄掛在山野間無人問津,倒成了野鳥的美食了。

小時候,能夠吃上一串葡萄是多少孩子一個秋天夢寐以求的美事。

山上的野果多,以前農村的娃子沒有現在這樣多的零食和水果吃。

孫剛特別懷念栽秧後吃的蛇果子,孫剛也不學名是,就是灌木叢上生長的跟草莓有點像的紅果子,和花生米差不多大,枝條上有刺,吃起來確實很美味。

傳說這果子是蛇的唾沫泡大的。

在孫剛的村子里,只有村西頭老牛叔院子里有一個葡萄架,隔著院牆能夠遠遠的看到串串的葡萄由綠變紫,每到這個時候,酸水總會不由自主的在嘴里打轉,但那架葡萄孫剛他們只能遠觀不可近瞧,因為那是當年的「稀有之物」,在學習魯迅文章中的「物以稀為貴」這句話時孫剛想到的也是那架葡萄。

所以,只好轉向山里的野葡萄。

那年月,每到這個時候,孫媽就會挎一個竹子做的板籃子跟同村的婦女到山上摘野葡萄,給家里的孩子們帶來一份歡樂。

孫剛這里把野葡萄又叫山葡萄,烏丫果子。因野葡萄顏色是深紅,熟透的是黑色了,吃的時候滿嘴紫烏。所以又叫烏丫果子。

野葡萄和現在市面上的葡萄相比,至少有這么幾方面的不同:首先它是野生的,沒有通過人工培植。

其次它不長在地里不需要搭葡萄架,它散落在山間靠灌木叢或樹木的支撐藤蔓。

再次是子實不大,普遍小於現在市場上的葡萄。

再再次,味道沒有人工培育的葡萄好,甜味壓不住酸味……等等。

在當時,市場上賣的那種葡萄小時候沒那口福,這類「烏丫果子」就成了孩子們嘴邊的上品。

野葡萄喜生於針闊混交林緣及雜木林緣,果熟季節,串串圓圓晶瑩的紫黑色的小葡萄掩映在紅艷可愛的秋葉之中,甚為迷人。

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漿汁,是美味的山間野果。野葡萄是釀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釀的葡萄酒酒色深紅艷麗,風味品質甚佳,是一種良好的飲料。

山里還生長著一種野葡萄,顏色是深紅的,一串串就像那紅色的珍珠。這樣的葡萄,可不比一般啊瞎眼的人吃了它,就會好起來。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傳說是說:從前有一個小姑娘,瞎了眼睛,就是吃了這種葡萄又重新看見光明的。

野葡萄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可以利尿、消炎、止血,一般這個季節農村誰家生完孩子,她男人就會上山弄點野葡萄,擠出來的葡萄汁給兒喝。

山上和路邊的野葡萄好多,一大篷葡萄藤纏在樹枝上,它的葉子與一般葡萄的葉子相似,只是略小些,嫩綠的顏色雖是惹人。可它一身薄薄的毛茸茸的外衣,摸上去卻有些扎手,之後便有些癢癢的感覺。

「孫剛,哪有葡萄啊?」趙涵看了看,沒啊。

「別急,很快就有了。」孫剛賣了一個關子。

現在野葡萄藤和葉子都還活力十足,葉子也是翠綠的,光看外表是看不出的。

需撥開它密實的葉子,才會原來它們都躲在葉子下,那種羞澀與它的名字有些不相符。它們一簇簇,一串串,或黑,或紫紅,或是青綠,寶石般的疊落在一起。

那種深黑色的是熟的最好的,黑紫色帶蘭白色果霜。摘幾顆塞進嘴里,酸里帶著甜,味道美極了。

「你先別吃了,給我吃點啊」趙涵看著男友光顧著吃,就急忙嚷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