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幫忙(1 / 2)

159.幫忙

孫剛和趙涵又去了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摘毛豆角。。。com

後,孫剛又向上次一樣煮好,給趙涵嘗鮮。

趙涵吃的也是贊不絕口,如果不是有點小插曲她會更滿意。

在孫剛煮好玉米和毛豆後,趙涵迫不及待的想嘗嘗,接過抱著一個玉米棒子正要啃,卻也吃不了。

原來是她剛剛在山上吃的野葡萄太多,導致牙齒酸倒了,現在嚼牙齒都使不上力,有種酸意彌漫。

「活該,說了不讓你吃那么多,還不聽……」孫剛就會這樣,他小時候經常倒牙,所以很有經驗,吃的不多就住口了,結果趙涵卻…………

「辦吶?」趙涵急的不得了,好吃的擺在面前,拿在手里,卻是吃不到嘴,有比這更痛苦的嗎?

「別急,一會就好。」孫剛去堂屋拿了一小撮茶葉。

「喏,把這個嚼一嚼,等下就好了。」孫剛把茶葉遞給趙涵。

「這個……這個管用嗎?」不跳字。趙涵有點不。

「切,不信你就酸著。」

「我試試吧。」趙涵接過茶葉,放到嘴里,慢慢的嚼動,強忍著牙齒的酸意。

孫剛不是無的放矢,因為酸倒牙是一種牙齒過敏現象,就是在遇到冷熱酸甜,或者機械刺激時,一個或多個牙齒有疼痛的反應。這是一種強烈而突然的感覺,可以深深地刺入牙齒神經的根部。

由於生茶葉中含鞣酸,可使牙本質小管的蛋白質發生凝固,從而減輕牙本質過敏症狀。

不大一會兒,趙涵牙齒的症狀減輕了好多,不久就恢復了。她又變得的肆無忌憚,大吃大喝起來。

…………

…………

秋意漸濃,太陽溫柔起來,明亮的陽光少了灼熱,天氣宜人。

風吹著玉米葉子,沙沙的更像一種歌唱。仿佛能聽見庄稼成熟的聲音。

開闊的地勢,讓這副圖畫平展的沒有想象,孕育快樂的過程總是有些單調,身邊的人忽視它的美麗。

像花兒包著蕊,總藏起可貴的甜,揭幕的紅綢子,在孫剛的眼前飄啊飄,誘惑中眼神迷離而散發光彩。

通向小姨家沙石路的兩旁,幾棵凌亂的楊樹聳立著。村子外面的堰塘邊,溝渠旁,柳樹的枝條柔柔的垂著,由於沒有人來剪枝護理,顯得有些凌亂。

比往年豐沛的雨水,使得樹之間的蒿子長的很茂盛,中間點綴著零星的牽牛花。

一些小雞的叫聲,讓人不禁想起青春期的嗓音,現在它們鑽入蒿草叢里,胡亂的撞,主人只能在外邊用喂食的聲音給他們指引方向。

蒿子的肆意生長,讓有限的空間顯得狹小,風吹,讓人聯想蘆葦盪的風韻。村里人想把蒿子割倒,期待晾干後作為燒柴,每隔幾步被割上幾刀。陣勢像童年時盼望的露天電影,占座的小擺下的磚頭,用斷續的布局來劃分「勢力范圍」。

路面的牲畜糞便,是晨起、幕歸的羊、牛等的「傑作」,他們這兒的農民已經沒有施農家肥的習慣,所以無人收拾,只能在踩踏與碾壓中完成溶入自然的過程。

孫剛村子里就不一樣,大路上的糞便等干了以後,就有老人出來撿糞,既干凈了道路,又可以來做農家肥。

耳邊麻將的牌聲打破了和諧的景致,看客們「君子」一樣「觀棋不語」,紅黑的臉膛,呈現出高梁的純朴顏色,眼睛里射出的卻是貪婪與僥幸的光。孫剛,這是農村在閑暇時唯一的幾種休閑方式,雖然他們賭的不大。

肆意生長的蒿子更有一絲得意,它幽深的綠被塗上一抹黃,掩蓋通向文明富強的路,讓人猜想腳下的距離與方向。

開車穿過崎嶇不平的鄉間小路,孫剛看到前面紅牆綠瓦的大瓦房,小姨家到了。

「剛娃來了,吃飯了嗎?」不跳字。聽到車響,孫剛的小姨出來查看,原來是外甥來了。

「小姨,我吃過了。」孫剛看著小姨手里還拿著饅頭,就她肯定是早晨下地干活了,這會剛吃早飯。

「進屋來。」

孫剛跟著小姨進了院子,小姨家的院子里,果樹的綠蔭給了一把納涼的大傘,偶爾有果實隨風掉在地上,不等人走,就有雞子圍上去啄著摔傷的果子。

院子不大,停了一輛手扶拖拉機,還有一些雞籠豬圈之類的小建築,顯得有點兒擁擠。

此時的牆外冒起濃煙,原來小姨的鄰居正用平時積攢的闊口瓶加工土制罐頭,灶台里柴禾燒的噼噼啪啪響,蒸鍋里咕嘟的聲音期待把果子的新鮮留到第二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