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2)

張致和被衣服兜頭蓋住,又聽到這話,不由大窘,都不敢冒頭,背著人,開始穿衣服。

沈中玉在他身後,視線從他健美的背部滑到修長的雙腿,暗道,條正盤順,不愧是我的徒弟!

等張致和穿完衣服,一轉過來,看到沈中玉炯炯有神地看著自己,臉紅得更厲害了,說話都覺得舌頭打結,道:「先生,你看,看什么?」

沈中玉看這他臉紅紅,像小嬌羞一樣,一時起了壞心,眯斜著眼,笑道:「我在想,你的尺寸不錯。」

張致和眨了眨眼睛,後來想到他在說什么,一下子臉紅耳赤,連道:「沈先生,沈先生,你,我……」

沈中玉看到他這樣方寸大亂,又羞又惱的樣子,忽然想到一個詞「可憐可愛」,然後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這個詞他只用來形容過自己的姬妾,對自己徒弟從來不這般想的,雖然腦里胡思亂想,但還是臉色不變,正色教訓道:「修行之患在自身,君子慎獨,以後萬不可忘形。」

張致和聞言,恭敬行了一禮,道:「先生教誨的是。」

三日後,金昌鎮上的百姓中流傳起一個消息,馬公山上極猖狂的一股盜匪死了,最開始卻是一個行腳商人帶來的故事,他頗有幾分說書人的天賦,手舞足蹈地跟顧客比劃道:「那一日,我們老鄉結伴壯膽,從馬公山下過,走了不到幾步,咻咻咻就聽到弦響,這便是盜匪來了,這是拉弓的聲音啦!我們以為就要沒命的時候,從山上就走下了來兩個人,穿著一身道袍,就和仙人一般,刷刷刷地解決了那幾個盜匪……」

漸漸滴,縣里官府也聽到了消息,也派人去打探一番,果然除了幾個出了寨門的死在外頭,其他人都死在山寨里,差役上報之後,縣令不由得大喜,趕緊報了喜訊上去,以示剿匪之功。

做出這樣一件事的兩個人絲毫不知道自己的功勞給人領了,一邊慢悠悠地走在官道旁的小路上,一邊說些閑話。通過逼問、搜魂那些盜匪,二人對於這個世界多了幾分認識,再不是初來之時那懵懂無知的情況。

這方世界的人從未出過去,自然無從知道這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大千,雖然此界無名,不過根據沈中玉的猜測,二人一致決定將此界暫命名為蓮花小世界。盜匪所知,並不確切詳盡,只知道這一國、或說這一朝國號為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附近仿佛只有幾個朝貢小國而已。

晉朝享國已過二百,自從立國以來就崇尚道法,這又是一樁怪事,蓮台寺的宗門洞天居然是崇道的?又聽說道門中雖然也尋仙問道,手段卻是參與爭龍奪鼎,真正的隱居山中不問世事的幾乎沒有。

沈中玉聽到這個,不由得想起當初邪道四魔之一的北冥散人也是抽取人道王朝的氣運來成道,算是四魔之中手段最柔和無害的一個。因而有些修士甚至認為這並非魔道,但很快,其中一條被他吸得奄奄一息的龍脈化為煞龍,為禍一方,無情地打了那些修士的臉。難道這里是北冥散人布下的暗手?是也難怪,當初對蓮台寺下手的人就不少,這么算來,估計邪道四魔中,只有魔劫一開始就走火入魔死掉的饕餮魔君沒有參合這事了。

因立國已有百年,官府貪腐橫行,又有天災,亂象漸顯。二人一路走來,總是花柳繁華地,也看到城中失地流民頗多,偶然也聽說了北方受災流民流竄的事。而在流民之中,他們也看到有修行人混在其中聚攏人手作為勢力。

張致和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事,覺得十分新奇,有心思要早日找個仙門好好問詢一翻。沈中玉見此,道:「你們宗門里養了這么多雜役道兵,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張致和想了想,慢慢說道:「不一樣的,我們收攏他們,在道門之中都算是力士雜役之流,教的也是鍛體之法,走的是正道,他們有可能真正步入修行路。而他們做的更像如凡人一樣招兵買馬,教的不是搖旗吶喊。」

沈中玉聽到這個,道:「你們倒是慈悲。」

「算不上慈悲,昆侖仙宗真正的弟子不足千人,而雜役卻有上萬人,只是為了使人歸心,人盡其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