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2)

沈中玉把張致和哄得一笑,尚未說話,就感覺到自上方傳來的龐大靈力波動,抬頭一看,竟是一個由密集符篆構成的紅色大掌,鎖定了空間和靈氣,讓掌下之人無處可逃,原是賀樓家元嬰修士反應過來就要還擊。

沈中玉一咬牙,拼著反噬,一催法寶,量天尺發作玉光將二人包裹起來。這時候,盧問鶴和向清寒也趕動了,手拉著手,松風琴與廣寒吹雪鏡一同祭起,護住眾人。

忽然間,那大掌方向一轉,迎向另一處,正好和要打在賀樓府上的青色大掌對上。浩大的掌風一掃,眾人險些騰空不住,要跌下雲頭,但幸好並無大礙。

青紅兩個巨掌對上就兩相湮滅,只是激起靈氣如風暴一般,在朔方城上空掠過,幸好防護法陣還開著,護著城中生靈。

天際傳來一聲洪亮的聲音,道:「蕭老頭,不在你那個荒園子閉關,管我這閑事作甚!」

另一邊也傳來一聲清雅的話語,道:「你要傷我徒弟,還要我不管?」

「哼,也是你徒弟多管閑事!」

「我徒弟是不想整個朔方也跟著你那個不孝的後輩陪葬。」

「哼!」冷哼一聲,回音飄盪了一陣,最後消散在天際,知道是古苑君攔住了賀樓家的元嬰修士,眾人稍稍松了口氣。

然後就有一個須發皆白,臉色紅潤、清雋矍鑠的老頭出現在眾人臉前,錦袍玉帶,雅望非常,正是古苑君蕭弘和,他看了一眼眾人,開言道:「清寒,回來。」

站在盧問鶴身邊的向清寒聞言,抬頭看了看師父,又看了看盧問鶴,剛好看到他在看著自己,心里一甜,便走回到師父身後侍立。

蕭弘和看到徒弟回來了,手在空中一平劃,意為你們這些人,道:「今天就給我出朔方,回昆侖去。」

向清寒聽到,抬頭一看師父,盧問鶴向她點了點頭,意為你放心,然後就更加恭敬地向蕭弘和行禮道:「謹遵古苑君之命。」

古苑君憤憤地看了他一眼,想到剛才他和自己徒弟的眉眼官司,恨恨地想到,雲中仙客教的好徒弟,竟這般會哄小姑娘,真是不當人子,這般一想,化作一道白虹,帶著徒弟直出城郊。

盧問鶴回過身來,看著小師弟神清氣足,果然是結丹了,上前伸出雙手想要抱一抱,但又想到師弟長大了,便在雙手一壓,在他肩上一按,喜道:「師弟!你回來了,還結丹了,真是不錯!」

張致和見到不見十年的師兄,更是驚喜,才想不到避嫌之事,一個上前,就抱住了自家師兄,喊道:」師兄,我回來了!師兄,師兄,師兄!「說到最後,語調漸低。

盧問鶴拍了拍他的背,說道:「好了,回來就好。」他看到在一旁的沈中玉含笑地看著他們師兄弟久別重逢,也覺得不好意思,拍了拍張致和道:「阿致,你不和我介紹一下你的好友嗎?」

張致和從盧問鶴懷中掙扎出來,臉上帶了些薄紅,道:「師兄,這是靜山道人沈中玉;沈先生,這是我師兄松風靜聽盧問鶴。」

沈中玉看了盧問鶴,典型的正道大宗門修士,好風儀,美姿容,言語溫和而不失沉穩堅定,也算是可交之輩,便拱手行禮道:「盧道長,久仰。」

「沈道長,久仰。」

兩人客氣了一下,張致和跟盧問鶴說了想要請沈中玉往昆侖仙宗一游的事,盧問鶴就提議借道朔方城的傳送法陣回金墉城,皆無異議。盧問鶴身份在,自然一路暢通。果然就如古苑君所言,在一日內離開了朔方,去到了金墉城。

從金墉城傳送大殿中出來,沈中玉回頭看到殿前懸著的一副烏木對聯:道向南北,路接西東,對聯說的大氣,但是眼前景象卻清凈,人不多不少,幾乎個個都是月白、淡青的道袍,就連女修也是道冠素衣,不愛紅妝,雖然衣著朴素,但是風儀極佳,走起路來,羽衣飄揚,不徐不疾,與人言語時也是慢條斯理。

街上也是潔凈如新,不染纖塵,路邊危樓高聳,直入青冥,修士憑虛御風,經空而去,在半空中進出商鋪,選購貨物。

金墉城相傳乃是當日西王母未曾出嫁時的湯沐邑,世傳墉城集仙,便在此處,當其極盛之時,有入仙道者,現拜木公,再朝金母,木公遺府紫府洲在遠東之地;而金母昔日所居的宮殿龜台宮卻在金墉城中偏西北方向處,正對著翠水湖。

仙門中流傳龜台照水乃是昆侖八景之一,說的就是龜台宮倒映在翠水之上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