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1 / 2)

沈中玉出關後,就看到龍子在用心修理著那些奇形怪狀的小妖。剛剛化形的小妖,連走路行禮都不會,走了兩步還要在地上亂爬亂蹭,也是辛苦龍子一個個手把手管教過來。

因此,沈中玉一出來就先獎賞他做得好,然後看了一下這群小妖演練陣法。因為陣圖乃是直接印入腦中的關系,他們倒是記得熟,陣勢鋪開,陰陽變化,頗有幾分氣象。

沈中玉看了半日,雖覺得還像是紙糊的老虎,不過是看著好看就罷了,檮杌本來還提起精神看了一陣,不到半個時辰就在沈中玉的撫摸下睡過去了。

看完之後,他簡單點評了兩句,然後就將他們全都收回到袖囊里,徑直走雲路去陰山宗。

陰山宗位於洛陽城外北邙山上。上古之時人神混居,當時五方天帝之一的黃帝就定都於有熊,既為仙家大帝,也為人間帝王,以建木為天梯,溝通上下,統御鬼神。而有熊則與北邙相鄰,如此說來,北邙乃是九州之龍脈。

但可惜的是,自黃帝崩逝之後,年年征戰不休,不過三代,太子鴻伐建木,*於天庭之中。本來一直被黃帝皇族滋養的龍脈生性剛烈,受此一激,自散靈性於地脈之中,不復出現。

自此之後,本來山清水秀的北邙山靈氣盡失,且因為龍脈含怨自絕,不得超脫,化為困龍之煞,生生將北邙山轉變為煞氣彌漫之地。不宜養人,卻能養鬼。上古戰場,陰煞之地,陰山宗不是膽大妄為,就是另有依仗,不然也不能駐守於此。

此刻,沈中玉在雲層中,半閉著眼,用神識去感受陰山宗一直運行的禁制,很快就明白了陰山宗將駐地放在此處的秘密。

此處禁制與地脈相連,竟可轉化煞氣為靈力,來驅動陣法。也因此,雖然陰山宗外,烏雲慘淡,鬼哭連連,但在陰山宗內除了建築詭異之外,也有一兩處鍾林毓秀之地。

他看了半日,本來還有些懷疑,但此刻卻再無疑慮,轉化煞氣為靈氣這分明是自家二徒弟白檀君的手筆,就是行走魔道也會心存善念,果然是魔心佛性的白檀君。

四散的煞氣經過陣法匯聚,轉化,不但不會再影響到北邙山周邊的水土,還能一點點的重塑北邙山的靈脈,有朝一日,北邙再現,龍脈出世,便是難得的大功德。他想起一路上山以來,看到北邙山腳下本來萬里焦土現在都帶了點苔蘚,就知道這個陣法確實有用。這般說,這個徒弟可惜了。

沈中玉想起第一次看到白檀君的時候,他還是正道修士,只是被俘了正在押去磨雲崖受刑,被九幽老祖看到。九幽老祖很喜歡他那雙雖遭受千磨萬難卻依舊清澈的眼睛,沒有挖了下來,而是把人帶走了。

之後就是更多的折磨與試探,但是他居然還敢跟九幽老祖說:「老祖本性並非壞人。」

九幽老祖當時就笑了,暗道,這道士真有趣,然後硬是廢去了他的道基,收為徒弟,賜號為猰貐。本來以為世上再無白檀君,只有猰貐魔尊,但想不到本性難移。

沈中玉看著北邙山上靜靜運轉,日升月落一般不停轉化靈氣的大陣,不由得嘆息,甚至偶爾有些追悔,便是白檀君上輩子取了自己性命,沈中玉也不得不贊賞。

但是再多的贊賞也阻攔不了沈中玉想要將陰山宗滅門的想法,甚至他已經想好要在原址築城,用同樣的陣法來滋養靈脈。想必白檀君有知也不會介意,沈中玉帶著些自嘲地想到,大概他反而會高興魔道老祖也會行善了,自己再投胎兩次也做不到像白檀君那樣。

此處大陣雖然別出心裁,但是終究是脫胎於九幽魔宗,沈中玉參悟了兩日,也就大概明白了此處陣法該如何設置、改造甚至收起,還找到了幾處尚未完善之處,只怕是當時白檀君因為只能偷偷摸摸來行事,准備不足造成的。沈中玉一一記住了,打算到時候增添。

他的神識在陣中又繞了一圈,然後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深入到大陣底下,悄無聲息地接收了法陣的掌控權,可憐陰山宗上下無一人入化神,雖然修出神識,但是神識卻不能透體,如何知道化神真人的手段,竟在不知不覺間,生死就被人握於掌中。

沈中玉幾乎都覺得自己是在欺負小輩了,如果白檀君尚在,雖然也是我的小輩,但是好歹能抵擋一陣,現在真個無趣。一邊想著,他一邊將陣法變了變,原本的聚煞化靈之陣,此刻成了聚煞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