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城(1 / 2)

李倓開府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表奏了莫寒任自己殿軍的七品參軍記事。本來殿軍、帳軍皆有領兵之人,但是李倓有心親自領兵,就先不提撥,且待以後再說。唐朝早有女子出征的先例,例如宣威將軍曹雪陽,女子為官雖然罕見,但也不會被說是傷風敗俗。因此,莫寒順利得官。

而府中長史、家令等人,也不是年輕得志的少進士,律令嫻熟,長於細務。李倓表示用雖用了,卻難當做心腹,因此能相與謀劃的心腹中還是只有莫寒一人而已。

對此,莫寒建言道:「殿下如此看重兒,兒本該高興的,卻只覺惶恐,如此為一藩王可,欲謀大事只怕不能。」

李倓想了想,還是沒有把自己是下任鈞天君的事情說出來,就道:「我固知此,九娘有何教我?」

「兒聞進士科有行卷之俗,然否?」

「然。九娘是說,讓我在進士科中尋覓人選?「

「嗯。」

「這,年年進士投書,卻不見投入門牆,只怕無用。」

「殿下慷慨高義,往慈恩寺游玩的時候見寒門弟子到京求學……」

「寒門無上品。」寒門子弟中能登進士科的幾乎沒有。

「要名士何用?正是要他們來做些雜事,凡是好高騖遠的才不好要了。」

「嗯?你且細說。」李倓覺得這句話有些新鮮。

「殿下還年輕,尚無人望,不妨先資助那些寒門子弟,從其中挑選心腹,這些人就是什么都不能做,總還能料理些書信雜事的。且寒門中人與高門子弟不同,他們沒有那么多的家室之累。」世家中人做事總要先為自己家族著想,哪里來那么多一時感動就投效的?寒門多二缺,他們渴望著出頭之日,倒不如世家中人顧慮那么多,當然了到一死就死一戶口本也是常見的事。

李倓聞言就明白了,道:「很是如此。」

「等殿下日後羽翼漸豐,自然也會有大才投奔。且眼前就有一人,正是高才。」莫寒仿佛忽然想起什么,又道。

李倓聽到這句,道:」誰?」

「翰林學士李長源。」

「哎呀,他還是東宮之僚屬,又比我年長,正可引為師友。」

「殿下既有打算,兒就不多說了。」

「他能為王師否?」

「他既是高才,自有傲氣,恐怕不易動其心,請命強之只怕是結怨。」

「九娘放心,孤知道如何做的。既為師友,當敬之愛之,焉可強之?」

莫寒與李倓商議既定,告辭回去,剛好遇到了長安城中的第一場雪,可惜莫寒從來沒有什么賞雪的雅興,因此抱著手爐就對方輕崖道:「你可願為官?」大派弟子除非是極少數的,否則都當得上是文武雙全,起碼君子六藝是通學過的。

方輕崖搖了搖頭道:「我只願跟在九娘身旁。」

莫寒聞言,笑罵道:「喲,你這般說,難不成是當我的奴仆當上癮來了?」

「我只希望下次九娘再受傷的時候,我能在九娘身邊擋了那一下。」

莫寒聽到這句,臉微微一紅,側頭不看他,道:「不過是小傷罷了,你也這般在意。」

「九娘雖比我年幼,卻比我聰慧,你既說是小傷,那便是。只是你再聰明,還是血肉之軀,總還會覺得痛的,就算不痛,女孩子留下疤痕也不好。」

「那你就不怕痛嗎?」

方輕崖看著裹在毛茸茸的狐裘中,窩在厚厚的狼皮茵里,因為靠近炭爐而臉帶紅暈的莫寒鼓著腮問自己,不由得笑了,手有點癢,好想摸摸她的頭,最後還是控制住了,道:「我是男的,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