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城(1 / 2)

新年大吉,支持正版!!!!!

這兩人並非腐儒,看到沈張二人過來,也是禮敬,不以儒門身份自傲,一起拱手問好,蕭望之就雲陛下十分掛念,不知兩位仙師往何處去雲雲。

沈中玉對他們兩個倒有幾分贊賞,笑道:「我們在城中逛了逛,陛下不曾到入宮?」

姜何一面尊崇感念地說道:」陛下仁德,准前朝宮眷收拾一下再離開,因此宮殿尚未騰空,陛下暫還駐扎在城外大營。」

沈中玉點了點頭,道:「想得周全。」

姜何聽到這個,微微一笑,道:「兩位道長來,是想來看看這前朝宮殿的嗎?」

「並非如此,貧道本來是想尋陛下討個人情。」

「哦?」蕭望之道,「陛下向來尊敬兩位,兩位道長定然心想事成。」說罷,又安排兩隊軍士護衛引領他們去見袁達。

去到袁達大帳,看到大帳內已經設了屏風,香爐,御案等物,還有兩個宮裝女子在給袁達打扇,瓶插映山紫,爐燃沉水香。

沈張二人對視一眼,不得不說一句高明,不知道是哪個謀士想出來的法子,就拱手行禮道:「貧道見過陛下。陛下長生無極,長樂未央。」

在屏風後正襟危坐的袁達趕緊起來,伸手虛扶道:「兩位師父何必這般多禮,折煞某了。」又趕緊命賜座。

兩人告坐,沈中玉怕他又要寒暄一陣,立刻道出來意:「貧道此來,是想要跟陛下討個人情。」

「師父請說。」

「貧道想去中福山尋一樣事物,還請陛下行個方便。」

「哦,不知是什么?朕可命人搜山。」

「用不著,用不著,貧道只求陛下封山十日,十日之後我等自去。」

袁達想了想,中福山上不過是行宮罷了,倒也不曾有什么機密之地,便道:」可也。「

「那貧道就謝過陛下隆恩了。」

袁達也是守信之人,兩日後就親自帶兵把他們送到中福山腳下。進山前,沈張二人向他作了一揖,張致和想了想,最後還是道:「順天應命,保境安民,人皇之道可期,勉之。」

袁達聽到這樣帶著幾分說教的話,本來有些不喜,但看著他們毫不留戀地就轉身上山的身影,顯得灑脫而高貴,仿佛天生脊梁從不向人屈曲一般,所有不喜也漸漸平息了,不知為何忽然生出一分感覺:自己好像從來未曾看清過這兩個道人。

他們倏忽而來,教自己文韜武略;然後又倏忽而去,除了要往中福山一行,一無所求,真是怪哉。

胡思亂想到最後,看到二人如履平地地穿過叢林,他忽然間覺得仿佛以後都不會再見到這兩個道人了,想起年少時托庇道觀的日子,不由得生出了十分不舍,驅馬上前,就喊了兩聲:「張師父,沈師父!」

聽到這聲,沈中玉依舊不理,繼續走,張致和回頭看了他一眼,稍一頷首便也轉身跟著沈中玉毫不留戀地走入山林之中。

轉眼間,兩人就消失在莽莽山林里,袁達再是不舍,也收拾心情,擺駕回去。這次,前朝舊宮已經收拾出來了,正好迎來新住戶。

袁達本是混混出身,雖被兩個道士教了幾年,也不曾學會清心寡欲,第一時間就要命內侍帶路,要去後宮逛一逛。內侍帶著袁達進後宮,卻不先去東西六宮,也不曾去掖庭,而是先去了後宮中的一處道觀。

他少時就生活在道觀,對於道觀可謂熟悉至極,遙遙看到梨花掩映下的琉瓦白牆,再一打量其形制就猜到是道觀,卻就瞪了那個內侍一眼,旁邊跟隨多年的內侍頭子立刻就喝令內侍跪下。袁達就質問她為何把他帶來了道觀,是不是另有圖謀。

內侍忙叩首道:「奴婢正是為陛下尋美人了。」

「難道這道觀里有美人?」

「誒呀,若說六宮之中庸脂俗粉多了,但要說真美人唯有於洞仙觀里潛修的玉真居士。」

「玉真居士?」袁達聽到這個,心里一動,剛要再問兩句,忽然就聽到遠遠傳來縹緲的歌聲,他一聽就問不下去了,凝神側耳聽著,看了跟著的人一眼,讓他們到遠一點去呼吸,免得擾了自己聽歌。

那歌聲雖然縹緲空靈,但就像美人的玉手一般把袁達渾身的毛都捋順了,隱隱約約聽到歌詞:

「玉梨花,似瓊花;陽春二三月,春風發梨花;但見六宮成縞素,哀歌未斷起昏鴉……」

歌聲到最後越發哀婉,竟不成調,只剩下琴聲潺潺,袁達一抹淚,壓低聲音喊了句:「好!」然後一開步,就往道觀里走。

他搓了搓手,推開了觀門,幸而門不曾鎖上,一進去就看到一個梨花樹下窈窕動人的背影,一身縞素,剛抱起瑤琴要走。他趕緊道:「那位小娘子請留步,我,朕欲與你一聚。」

那個女子背著他,福了福,算是行禮,語調哀婉低沉地說道:「亡國之人,面目可憎,不敢污君王之眼,還請恕罪。」

「朕恕你無罪,你且轉過身來。」

「謝陛下。」

眼看那女子緩緩放下瑤琴,要轉過身來,袁達心里不由得十分興奮,不知這女子如何美麗,但觀其倩影窈窕,已是第一流人物,卻見到轉過身來的她卻戴著白色的面紗,但他也顧不得生氣,只看呆呆地盯著她那一雙滿含哀愁的妙目看著,那一雙眼秋水微瀾,勾魂蝕骨,便是鐵打的漢子被她看一眼,也要酥了半邊身去。

她看到袁達,又要行禮,卻還沒有福下去,就被他一把扶住,緊緊地箍在懷中。

她不由一驚,想要掙扎,卻被袁達一手按住,另一手就去摘了面紗。面紗一落,袁達看到的就是當日半夜里險些死在張致和槍下的美人,在月色下清麗如月宮仙子,在日光下,容華灼灼,可與白日爭輝,不由慶幸自己叫住了張師父,不曾傷了這樣的美人。

賀樓燕紅見他這般盯著自己看,知道他已是入巷,心里冷笑,卻還是含羞低頭,就被袁達一把抱在懷里,闖到室內,這道觀床榻俱全,正好賣弄風流,一展雄風,蕊暖香融,半開半比,逢著那細腰蜂兒往里鑽;似羞還似喜,還來就郎抱。

等到雲收雨散,袁達一邊看著賀樓燕紅理妝,一邊順手取了架上□□書翻著,掃了兩眼,有心賣弄,便道:「這書不好,遲些朕尋好的與你。」

賀樓燕紅聽到這個,手上動作頓了頓,問道:「陛下也看道書?」

「朕小時候在道觀里住過幾年,兩個師父還是道士了。」

「哦,那不知國師何處去了?妾可要見一見?」

「用不著,用不著,他們昨日就往中福山去了。」

賀樓燕紅聽到這個,心頭一跳,眉筆落地,重復了一句:「中福山?」

「是,都不知道他們去中福山找什么?」袁達過來,拾起眉筆,道:「愛妃,這般吃驚?」

賀樓燕紅抬頭,卻是一臉寒霜,把袁達嚇了一跳,她冷笑一聲,道:「哼,這兩人果然是我天生的克星,又來壞我的事。」

袁達雖然不懂,但也隱隱感到有些背上生寒,心里不禁後悔沒有聽張致和的話,咽了口口水,道:「愛妃?」

賀樓燕紅瞥了他一眼,一挑眉,似笑非笑道:「你放心,我不殺你,一夜夫妻百夜恩嘛。」

袁達心里稍定,就感到眼前一黑,昏了過去。賀樓燕紅看他剛好栽到地上的洗腳盆里面,笑道:「但是生死如何,就看你造化了。」說罷,她就自行出去了,徑直趕往中福山。

卻說,沈中玉和張致和自入山以來,因為回歸在即,心情越發輕快,張致和年輕性熱,若不是往日修持,估計就要連蹦帶跳,此刻也是走路帶風。

沈中玉看他這般活潑,心里愉快,就道:「不忙,我們先辨一辨方向,要往何處走?」

「好,怎么看?還是晚上觀星嗎?」

「不,這次我們是要看風水,當日佛門選址建廟,選的自然都是靈氣生發的風水寶地,我們就這樣找。醫卜望相山皆是道門所習,你且演練一番。」

「誒?是。」張致和聽到這個,應了一聲,去挑了處高峰,直接挑到峰頂,身化靈樞,演化心盤來尋找靈氣結穴所在。

沈中玉看他這般,暗地搖了搖頭,還需教導,也不想想,中福山乃是皇朝行宮所在,佛門建廟看風水,難道皇帝蓋房子就不看風水嗎?先入行宮,再觀全局便可。

他這般想著,自己就走入了那因戰亂而荒廢了的行宮,不過區區數月,行宮內的地板上竟已芳草萋萋,再加上宮娥太監逃得逃,死得死,安靜無人,正方便了他在宮殿中閑逛。

張致和看到這熟悉景象一下子就放松下來,打發了那張揚的華輦,依舊背著沈中玉,剛要去叫門,就有人從旁忽地竄了過來,道:「這事讓小的來便好了。」

張致和定眼一看,卻還是錢得樂,他本以為這廝趁著人多走了,想不到居然跟著來了,便道:「不必。」說著掏出一塊下品靈石給他,道:「剛才勞煩你了。」

錢得樂接過靈石,口里說道:「不過小事而已,哪敢要仙師如此破費?」手上卻緊緊攥著那一小塊剔透晶瑩的石頭。

「拿著吧。」張致和說道,又去敲門。

錢得樂捏著手中的靈石想要上前,卻又躊躇了一下,行了個禮,轉身就走了。

三下叩門聲後,轉出來一個老蒼頭,看到這兩位在門外,拱了拱手道:「遠來是客,請進來稍歇下,小的奉茶。」

「不敢當,我是朝陽峰弟子張致和,來此拜會解師兄。「

「原來也是仙宗的神仙老爺,快請進來吧。」老蒼頭趕緊把大門開了,讓他們進去。

進門就是影壁,轉過影壁,見到老圃里用怪石磊成假山,山上挨挨擠擠地放著數十盆菊花,白得雪白,紅得火紅,黃得金黃,四周繞著幾株丹桂朱楓,又有細蜂蛺蝶嗡嗡地擠在花里枝上。

張致和看了一陣,嗅到的都是桂樹飄來的甜香,不由舒暢了許多。跟著老蒼頭去到廂房里,張致和先把沈中玉放下,就先凈手到正殿去給祖師塑像上了香,然後才回到廂房里坐下喝茶。

老蒼頭忙前忙後,給二人上了茶點後才道:「敢問這位老爺,何曾帶了憑證來?我去拿給執事老爺過目。」

張致和將自己帶著的善功玉佩解下,遞給他說道:」師兄可在?我該去拜見的。「

「觀主外出訪客了,不過還有執事在。」老蒼頭雙手接過玉佩道,捧著退出去了。

一會兒,就有個干干瘦瘦、頜下留著三縷長須,看著頗為仙風道骨的老頭進來,修為不過練氣,大抵是個外門弟子,到了這來當執事。他看到張致和就一拱手道:「弟子顧中維見過張師叔。」

張致和忙起來,道:「顧師侄不必多禮,這位是靜山道人。」

顧中維又向沈中玉一拱手道聲久仰久仰,又與張致和寒暄了一陣,說起接風洗塵之事。

張致和看了一下沈中玉,又看了下顧中維,語氣有些生硬地說道:「顧師侄,不知道這里何有收藏著什么能當鎮物之類的頑石、玉器?」

沈中玉聽到這個,看著張致和,心念一轉,就知道這鎮物是為自己要的,不由暗嘆道,他倒是有心了,還沒有拜師就這么向著師父,果然是好徒弟。

顧中維道:「鎮物?師叔要用?」

「嗯,急用,你尋來我有重酬。」張致和唯恐他不放在心上,趕緊說道。

「鎮物之類的事物,卻是少用,我也收得少。」顧中維說道,「我記得數月前仿佛收了個陰陽元石,我去尋來,說不定能做個鎮物。」

「有勞了。」

沈中玉看著顧中維出去了,拍了拍張致和的肩頭說道:「我記下了,忘不了。「

張致和聽沈中玉說得凝重,有些不好意思,道:「沈先生不必如此,先生一路提點,我感激不盡,恨不得能為先生多做些什么。」

沈中玉聞言笑了,道:「你有心,我也有心。」

過了一會兒,顧中維捧著個冊子回來,後面跟著個捧著錦盒的侍婢,進來就道:「張師叔,我找到了,請看。」他說著,將冊子遞過去,回身接過錦盒打開了,送上前來,讓人看清盒子里裝著的事物。

張致和看了眼冊子上的記檔就放下,伸手去接過錦盒,遞到沈中玉跟前,問:「能用嗎?」

沈中玉接過一看,這本是天生地造的一塊頑石,卻是機緣巧合長在了天生而成的陰陽歸一的陣中,半黑半百,半陽半陰,如游魚銜尾,如環無端,真是天地造化之奇石,喜得沈中玉道:「可用,可用,再好不過了。「想到折磨自己多日的頑疾能夠一朝驅除,便是深沉如他,也有點失態了。

張致和見此,也是面露喜色,轉頭跟顧中維說道:」要換這陰陽元石要多少善功?我的還夠嗎?「

顧中維擠出一抹笑,道:」不多,不多,師叔的善功還能扣剩一些了。「

沈中玉自喜悅中回過神來,聽到這個,從袖囊里摸出一塊晶瑩剔透、內蘊五彩、亮光盎然的靈石,道:「敢問此物可抵阿致的善功嗎?」

顧中維一看,驚道:「上品靈石?!足夠了,還有余了。」

「那請把這抵上吧,多余的都記上。」沈中玉將靈石遞過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