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老搭檔(1 / 2)

國之大賊 黑椒炒三國 1633 字 2023-03-27

日本政府這一次真的感覺中國方面做的很夠意思。日本知道英國在限制他們的舞台,如果不是中國主動提出讓大日本皇軍參與這次維和行動的話,很可能日本真的被排擠出去了。

那不光是對國內請戰熱情很高的士兵和老百姓沒辦法交代,就是天皇自己也感覺沒有面子。這么大的事情你們搞的像日本這個國家並不存在一樣,多少有些過分了吧?

也可能是為了爭一口氣,小日本這次出兵之前居然沒有和英國人要什么軍餉。日本人的戰斗物資需求由他們自己來解決,這多少讓楊小林感覺到有些意外。

看來印尼到手之後對日本的國力提升是相當有幫助的,像以前的幾次戰爭,日本人都是在西方的幫助下打贏的,現在他們可以甩開西方的束縛了,這對中國來說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日本方面領軍的是乃木希典大將,所率部對有日本近衛師團,第五師團,第十三師團,混成第一師團,以及兩個炮兵旅團和一個裝甲師。人數總計十一萬三千人,日本方面發來消息說,他們的部隊將在五天之後登陸海參威,然後一路西進,乃木希典的意思是我們不用等日本軍隊,他們會追上我們的。」

楊小林把這一次維和的任務交給了李德彪,李德彪剛剛坐火車從東北趕來,還沒有來得及休息一下,就跑來看看中國正在集結的維和部隊,並且向楊小林匯報他掌握的一些情況,同時聽取司令部的指示。

楊小林聽他說完笑了一下,李德彪說的消息阿部守太郎已經和楊小林說過了,乃木希典說能追上維和部隊。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日本陸軍將領的那股士氣好像有些抬頭了,他們好像在中**隊面前又有了自信。

這樣不好,必須得告訴那些還不服氣的日本軍官,就算和中國再打一仗他們一樣沒有機會才可以。

「彪子。你在東北主要就是負責看住小日本。我想知道你對他們的戰斗力有什么看法,對他們的軍隊你了解多少?」

李德彪說道:「司令。日本陸軍的戰斗力確實比以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他們在軍隊里面也給士兵們發放了和我們的樣式差不多的攜行具,同時他們的訓練也開始向我們靠攏,就拿朝鮮的日本第十師團來說。每天早上訓練練的最多的就是跑步!火力方面他們也得到了加強,剛才已經跟您說過了,他們已經有一個裝甲師了,七十多輛坦克,兩百多輛步兵車,規模不容小視。」

李德彪還想繼續說下去,楊小林卻揮手讓他不要再說了。他只是想看看李德彪在東北對日本人的關注怎么樣。至於日本人的這些動作,他自然是知道的。

小日本在追趕自己,而且他們的腳步還真的不慢。可惜了,自己始終比他們快了那么一步。日本人在訓練士兵的勇敢的時候。自己在訓練士兵的素質。日本在訓練士兵素質的時候,自己在提高士兵的速度。現在小日本又學著中國一樣把跑步列為最重要的訓練科目的時候,楊小林已經把跑步這一項退到第二線了。

經過半年的裁軍,現在的義勇軍士兵基本上都是那種專項型的技術兵種,或者是多項型的偵察兵。至於說士兵的速度,楊小林現在更依賴於四個輪子。

他不怕小日本在後面追趕他,怕也沒用,追趕是人家的權利。

「彪子,這一次的維和部隊司令人選競爭的相當厲害,相信你也知道,咱們隊伍中很多人都想著攬這個活,我偏偏挑中你是因為你小子機靈,有些事情我不說,你也應該知道怎么做吧?」

李德彪當然知道,他跟著楊小林很多年了,而且一直是軲轆山的嫡系,楊把總想干什么只要露出一點風聲他就能聽的出來:「司令放心,我這一次去俄國一定秉承您的原則,咱不到萬不得已不開槍,以救援俄國公民為咱部隊的使命。」

楊小林很是滿意,點點頭說道:「不錯,我們這邊松點,俄國人才有力氣去和日本拼命。咱們這一次是給日本人找表演的機會,別搶人家的風光。當然也不能一仗不打,日本的部隊是純日本士兵組成的,咱們的部隊中還有三十名英國士兵,二十名德國士兵,五十名法國士兵,其他十幾個國家加起來百多號人吧,你要是一槍不打,也說不過去。」

李德彪忙的應了一聲:「唉,我知道了。司令,咱們如果打,是不是可以幫著二桿子那邊把事兒給辦了?」

李德彪見楊小林沒有出聲,知道楊司令是在等他說出具體的計劃:「您看,那邊的俄國武裝力量已經沒有了,聽說他們現在幾萬人,如果咱們能讓英國人承認他們的話,這西伯利亞共和國就算是建立了。」

楊小林微微笑道:「怎么讓英國人承認?你出面說項還是他們找英國商求?」

「這都不行!我認為吧,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跟咱們打幾場,真刀真槍的打幾場,得死不少人才行。咱們得讓英國人覺得我們和他們真沒關系,但是如果不擺平他們,咱的後勤道路就不通暢,那個時候再和英國人說承認西伯利亞國,就好說多了。」

楊小林聽後很是滿意:「不錯,最少你學會動腦子了!這個方法還行,能不能行的通要看表演能不能瞞住英國人。這一次英國方面帶隊的是咱們老熟人,去年聯合艦隊的總指揮哈密爾頓少將,那個人挺精明的,你別把戲搞砸了。」

李德彪如此熱心西伯利亞共和國的問題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二桿子。他和二桿子一起十幾年了,這份感情不需要多說的。雖然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天天爭吵,可是最了解二桿子的人就是李德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