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2 / 2)

林嘯天張了張嘴巴,但痛苦讓他說不出話來——

左側胸口傳來一陣陣針扎般地疼痛,這種疼痛有一種窒息感,他感覺呼吸都不能暢通了——

「王阿姨!王阿姨!——」劉琳琳扭頭沖客廳外面喊道。

在聽到門外廊道里傳來一個中老年女人的應聲後,劉琳琳緊看著他道:「爸!您別生氣!我去給你拿葯!——」

劉琳琳從葯櫃里找到裝「硝酸甘油片」的葯瓶,把葯片兒擱在父親的舌頭下面含著——

林嘯天躺在沙發里休息,雙眼一直痛苦得緊閉著——

劉琳琳一邊輕撫父親的胸口,一邊焦急等待家庭醫生的到來——

她已經吩咐王阿姨打了家庭醫生的電話——

………

家庭醫生來了後,給林嘯天做了心電圖,向林嘯天和劉琳琳解釋說只是心絞痛急性發作,現在已經沒有大問題了,不過,要避免病人情緒過激——

送走了家庭醫生,劉琳琳和王阿姨合力把林嘯天攙扶到樓上卧室里,服侍林嘯天在床上躺好,這期間林嘯天始終一言不發,緊呡著嘴巴,閉著雙眼——

劉琳琳和王阿姨跟他說話,他也不答話——

熄了父親卧室里的燈光,劉琳琳和王阿姨退出了林嘯天的卧室——

回到自己卧室里後,劉琳琳看了看鍾表,已經快凌晨一點了——

她在卧室里走來走去,心煩意亂——

父親的心臟病史已經有一些年頭了,家庭醫生說她父親的病全名叫做「高血壓性心臟病」,之所以叫這個名,是因為父親的心臟病是由高血壓所引起的。

父親這輩子最討厭去的地方是醫院,最討厭見到的人就是醫生,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身體是鋼板制成的!而且他認為醫生是最為冠冕堂皇的騙子!沒病也要被醫生們那些危言聳聽的話嚇出一身病來!——

要不是近兩年父親總覺得胸口刺痛,他也不會同意請家庭醫生的。但他依然拒絕長期服葯控制血壓的醫囑,他認為一年四季都要吃葯,葯物的副作用要先於疾病本身要了人的命!

只是在胸口痛得實在受不了,父親才會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片」——

對此,家庭醫生和劉琳琳表示出極大的憂慮感,可是父親的極度不配合,又常常令他們茫然無措——

從浴室里沖了澡出來,一襲淡紫色睡裙的劉琳琳仰靠在床頭——

可她依然心亂如麻,毫無睡意——

她隨手拿起枕邊的一本精裝版詩集是濟慈的——

她一向喜愛濟慈的詩,自從知道徐銘也愛濟慈的詩作後,她幾乎讀了濟慈所有的詩歌,而且是反復讀——

濟慈的抒情詩每一篇都很美妙,有很強的立體感和色彩感,在體會到真摯浪漫的情感的同時,還能帶動讀者豐富的感覺享受——

她信手一番,翻到濟慈的長詩《聖愛格尼斯之夜》——

這首長詩寫於1819年1月下旬,當時濟慈認識了她愛慕的女友芳妮.布勞恩,這首詩采用了類似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的情節,絢麗多彩地表達了他對托姆去逝後的愛掉和對他與芳妮關系的憂慮——

有人說濟慈的詩,詩體,流著糖和蜜。若說葉芝塑造的是輕靈憂郁的仙子般的少女,那么濟慈創造的是豐腴多情凝脂皓腕的閨閣貴婦——劉琳琳輕聲念誦了起來,想藉此安定自己的心神——「她還在藍眼瞼封蓋下睡意正濃雪白的床單光滑如鏡,刺綉玲瓏這時他從壁櫥帶來一堆食物。有蜜餞的蘋果,榲桲,杏子,葫蘆;軟滑的果醬勝似凝結的牛乳;透明的糖漿帶著肉桂的色素;用商船從費茲運來椰棗和甘露;芬芳的美味,每一種來自遠方,從絲綢的撒馬罕到香椿的巴黎………」聖亞尼節因戴克里先統治時期(公元四世紀)羅馬著名的殉道者st.agnes而得名。十三歲時,她承受火燒,鐵鉤之苦和其他可怕的折磨,仍不放棄自己的信仰。她對執行斬首的人說:「我的血會沾在你的刀上,但你永遠不可以玷污我已奉獻給基督的身體。」然後,她便前去受刑的地方。

她的童貞感動上蒼,死刑前雷電交加。在她死後8天,她的父母去拜祭她的墓地時,聽到了天使降臨的歌聲,天使中包括他們的女兒,身旁伴著一只綿羊——聖亞尼節在每年的1月21日。民間流傳著這樣的習俗:在聖亞尼節前夜(1月20日),姑娘們必須規規矩矩地遵守儀式,虔誠地祈禱,不吃晚餐就上床睡覺,潔白的玉體一絲不掛地仰卧床上,這樣,到了午夜,她們的床前就會擺滿仙果,她們就可看見自己的未來的丈夫的模樣——

《聖愛格尼斯之夜》全詩共分42節,378行,用斯賓塞九行體寫成。詩人借著聖亞尼節的傳說,寫了一則類似《羅密歐與朱麗葉》,結局卻完全不同的愛情故事——他認為死不是逃避社會逼迫的唯一的出路,人也許無力改變可憎的現實社會,卻可以遠離這個世道去尋找理想的天地。

詩中濟慈揭露了理想的美與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通過場面的對比讓人們看到,美好與丑惡是如此接近,甚至美是那樣地脆弱,然而這樣的對比也更明顯地突出了美。

詩的結尾,梅德琳和波菲羅奔跑著沖進迷茫的風雪中,正是代表一種對美、對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他們以後的命運,詩人卻沒有交代——准確地說,以他的經歷也無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