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1 / 2)

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花燈藝品。古代因多為皇宮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據說現存最早的宮燈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宮燈。

宮燈的制作十分復雜,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宮燈的造型十分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

燈展上,最令人驚嘆的是蔚為壯觀的花燈——

一個大花燈大多由99個小花燈組成,有的106盞。每一盞燈內裝琉璃杯,點的是純清的花生油或茶油,無煙明亮,渾身晶瑩剔透,熠熠生輝。寶蓋頂上有一紅線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燈人握住。

鬧花燈時,鼓樂隊在前頭,隨後就是光彩奪目的花燈了。燈由一人高擎著,周圍有許多人像群星拱月一樣護衛著。遠看花燈,像一簇聚集起來的夜明珠,明晃晃,亮晶晶,五光十色。近觀花燈,每一座都由成百盞小燈組成。

花燈分上下兩部分。部稱為寶蓋,軸心有兩層走馬燈,左右相反旋轉;四周是各式各樣的燈,又分為三層:上層是牡丹花蕾燈,5盞;中層是鳳蠻燈,6盞;下層是整魚燈,6盞。這些花燈造型精巧美觀,整頭羽末,往往綴有成串五顏六色的細珠,煞是好看。下部是花燈主體,軸心是寶傘花壺燈,四周12串,分內外兩層:內層是六角宮燈,或是牡丹燈,花缽燈;外層是花籃燈。

賞燈的人們都情不自禁地發出「真美」地贊嘆聲!——

明朝才子唐寅有詩雲:「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到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游累了,我們開始猜燈謎,猜中燈謎有小獎品,獎品有的是一只精美的小提燈,可以提著它到處走,有點像作家冰心在《小桔燈》里描寫的趣味性——

允允果真天資聰明,她一連猜中了好幾個燈謎——

有一個是「人約黃昏後」,猜一文藝詞為「晚會」;有一個是「樂池」,猜一江蘇游覽名勝地為「莫愁湖」;有一個是「寶玉求婚」,打一美國歷史人物為「林肯」。

但有一個燈謎確實把她給難住了!

這個燈謎的謎面是「說不叫說,拿不叫拿」,打一字是什么?——

琳琳也蹙眉苦想,也想不出來——

琴姐和郝建、吳進也沒想出來——

琳琳笑著向我求助:「大才子!你快幫幫我們呀!猜到這個燈謎,可有一只小棕熊送呢!——」

我當然已經想出來了,謎底就是「最」字!這里排除「說」而取「曰」,排除「拿」而換成「取」,當然就是「最」字了。

這些燈謎什么的,都難不住我的。

當我把謎底說出,並解釋給大家聽時,大家不得不承認我佩服我的思維方式!

只有允允對我不屑地看著我說:「撤!有什么了不起!——」

當顧彤把獎品——一只小棕熊,遞給她時,允允伸手擋開了——

「我一點都不喜歡小熊!還是把小熊給那個中文系的大才子吧!他正好可以拿去取悅他的心愛之人!——」允允瞟了我一眼,話里有話地說。

大家都沒太在意允允的話,包括琳琳。琳琳或許早已習慣了她妹的這種無所顧忌的說話方式了吧?——

她拉著顧彤的手跑到前面的一只漂亮的宮燈前,允允、琴姐和鄭穎去了對面的花燈前——

她們還沒玩盡興,繼續猜她們的謎語去了——

我、郝建和吳進停下腳步,歇息,大家一邊吸煙,一邊說笑——

郝建噴出一口煙霧,看著我賤笑道:「徐銘,你有沒有發現允允的表現有點怪怪的?——」

「恩!我也發現了!」吳進接口笑道,「允允看似處處在貶低徐銘,其實不是這么回事,她的眼神始終在關注顧哥呢!——」

我噴出一口煙霧,看著他們道:「別亂說!我跟允允已經分手了!再說允允的性格,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她一向都是如此!——」

吳進笑看著我道:「我現在終於明白允允最開始那句這里最笨的人是指誰了,其實就是指顧哥你!——」

我道:「怎么是我呢?我很笨么?——」

郝建看著我,賤笑道:「因為我們都看出來的事情,而卻一點都沒察覺到。所以你是允允說的那個最笨的笨蛋!哈哈哈——」

我剛想反駁一句什么,琳琳在前面朝我招手笑說:「銘銘,快過來呀!幫我們猜猜這個謎語!——」

我扭頭看琳琳,被眼前的景致驚呆了!琳琳立在燈火中,我腦海里立馬浮現出一個優美的句子——「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好美!——

我跑了過去——

顧彤向我炫耀說:「哥!我剛才連猜中兩個謎語呢!——」

「哦?」我笑笑道,「哪兩個?——」

顧彤仰臉笑看著我說:「一個是『臉上長鉤子,頭角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打一動物,就是『大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