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2 / 2)

郝建回頭瞪我道:「喂!你小子別毀我形象!——」

「你還有形象么?」我覷著他,噴出一口煙霧,笑笑道,「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首諷刺詩,不是愛情詩。長恨歌里唐明皇與楊玉環也不是真愛,是諷喻!即使是愛,也不是真愛,楊李之間相差40多歲,地位的差距等都注定了是為權勢所主導的「愛」。李對楊美貌的不舍是必然的。楊對李權勢的留戀和依賴,也是不言而喻的。白居易是以愛為影子,實際上是諷喻。至於文章後部分的『愛」』實際上是白居易對真愛的向往,是續寫,不是真實的!——」

「我靠!你怎么盡干毀人美夢的事兒!」郝建叼著煙瞪我道,「人們需要想象,需要神秘,需要這些美麗的愛情來撫慰他們荒蕪的內心!——」

我覷著郝建,笑著針鋒相對道:「知道真實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不知道真實未必就一定是好事。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就務必要去追尋一切真相!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追求真相的過程!——」

郝建沖我噴出一口煙霧道:「你少給哥繞口!你說《長恨歌》不是情詩,你有什么依據?——」

「我當然有我的依據,」我笑看著他道,「白居易寫《長恨歌》時,一定考慮到了政治因素,所以他表面上在寫愛情,實則是在愛的表象下諷刺當朝者。就像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表面是寫妖狐鬼怪,實則是暗諷當時的社會現實。當然,你還可以從同期的其他唐朝詩人的詩里找到印證,比如杜牧的詩,他那首《過華清宮絕句》就是很好的例子!——」

「顧哥,繼續說呀!——」吳進笑著催促我道,「是不是那首『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我點頭,噴出一口煙霧,摟住郝建和吳進的脖子笑著講道:「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新唐書&8226;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而導致了西周的敗亡。詩人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後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於細微處發現歷史問題。這是涉及作文技巧的事情了——」

郝建踢我一腳,擠兌道:「中文系畢業的就了不起啊!——」

允允這時候開口了——

她看著我替郝建辯解說:「我支持郝建!本小姐就覺得《長恨歌》是一首情詩!詩人們總是有感而發,曉之以理,發乎於心,動之以情。才能寫出這么真摯感人的詩句!道理很簡單,人不傷心不流淚,詩人不動情怎么可能寫出那么打動人心的詩句呢?——」

事實上,當郝建念《長恨歌》里的詩句時,劉允允的心就被觸疼了,尤其是那句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這兩句寫的是唐明皇在楊貴妃被賜死馬嵬坡之後回到宮中,觸景生情,含淚思念楊貴妃。

睹物思人,然而物是人非——

這不正是她每次走進西西里庄園那套寓所的真實感受么?——

我轉臉看著允允,笑笑道:「喲!林家二小姐也懂詩詞啊?呵呵——」

「說什么呢!」允允白我一眼說,「本小姐正在讀《唐詩三百首》呢!你別以為就你中文系畢業的了不起啊?!真是的!——」

夢瑩的到來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並沒有通知她,她雖然是我的朋友,但我總覺得還是跟她保持一定距離為好。很簡單,因為她哥是那個十惡不赦的混蛋李曉初!

夢瑩一身朴素的格紋連衣裙,貝雷樣式的帽子和緊身都是復古紅色,盡顯優雅。

我接過她笑著遞過來的禮物盒,看著她笑笑道:「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生日的?——」

「我會算呀,呵呵,」夢瑩朝我調皮一笑說,「你不歡迎我來么?——」

「怎么會?怎么會呢?——」我低頭摸著鼻子訕笑道,「我只是覺得過生日沒那么重要,所以、所以就沒通知你——」

其實我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夢瑩一直都對我很好,她真地是一個心底非常善良的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