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火後打劫(1 / 2)

林克沒閑情因為胡爾·唐納德躊躇改變自己的計劃。他代表奧澤特銀行,分別和斯托爾和蓋迪斯兩家金融機構簽訂協議,而後在酒店中回答了幾個記者的問題,然後就要離開紐約。

他要去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

俄勒岡州的大火撲滅之後,經過統計,總共燒毀了超過五十萬英畝的森林,火勢甚至蔓延到了加州的西北部山區。

另外四百多座房屋被燒毀,傷亡人數百余人。

那么大的黑鍋,沒人願意背。

於是俄勒岡州政府指責東太平洋公司,他們在火勢開始蔓延時阻撓消防員砍伐隔離帶,是造成火勢蔓延的根本原因。

一個不願意透露名字的官員對媒體說:「悲劇本來是可以及時制止的。但因為某些人的私心,導致我們失去了最佳的機會!」

東太平洋公司當然不願意接受那樣的指責。他們的發言人聲稱:「(東太平洋)公司並沒有阻撓他們的行動。事實上,我們董事會在第一時間就要求(現場的)工作人員協助撲滅火勢。而且他們也在轉移視線,我們都不應該忘記,大火是因為某些人操作不當而引起的。」

總之雙方每天舌槍唇劍,都避重就輕。

本質上說,那一場大火和東太平洋公司沒有什么關系,他們甚至還遭受的巨大的損失。但是他們在一開始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把柄落入了政府手上。

同時他們對森林大火的預防措施也做得非常差,並多次拒絕在遠離火場的地方開辟隔火溝。因為那會燒毀更多的森林,要求消防隊在更接近火線的區域開辟。

當火線變得太長之後,消防隊的努力就變得毫無意義。

也正是這件事讓林克看到宣傳的作用。一個企業,因為過去累積的壞名聲,在宣傳下就輕而易舉地變成了整場災難的替罪羊。至少在輿論上是那樣。

之前東太平洋公司因為砍伐大片森林而不復種,讓媒體黑了十幾年。現在火災過後,沉渣泛起,數罪並舉,普通人當然就更願意指責他們。

東太平洋公司實際上已經沒有很大的經營實體,但是他們在俄勒岡州有一個港口碼頭,還有一個大型的造紙廠。輿論的指責依然讓他們倍感壓力。

他們果然如林克想的那樣,計劃放棄那片土地。希望能遠離這個麻煩之源。不過俄勒岡州政府卻不願意那么輕易放過他們。

當然俄勒岡州政府也知道,他們可以在輿論上將罪名推給對方,但不可能讓對方做出實際賠償。

所以當東太平洋表示要將那片土地進行掛牌時,他們提出了要求:不管誰買下那片土地,必須要承諾將被燒毀的森林復種。而且還對林木的密度和種類做出了詳細要求。

俄勒岡州政府的要求按照法律來說是非常正當的。

那完全堵住了東太平洋公司想要賣掉那片土地的可能。

因為沒有人會願意買下一片土地後,還要種上一片和原始森林相似樹種的森林。那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那樣的森林至少需要幾十年才能有收益。

誰願意買下一片山地,然後去種樹?

願意買下土地向公眾開發的人,買的都是原本有森林的,隨時可以開發的。而東太平洋公司要賣的是一片剛被火燒過的山地,這樣的山地至少要十幾年才能恢復景觀。就算有人想要出名,也不想等十幾年。

所以東太平洋公司將那片屬於他們的土地掛牌後,根本無人問津。當然這或許是因為時間還短。但是東太平洋公司急於出售那片土地,掛牌價也不高,每英畝不過一百美元。

但這絕對不會有人認為是良心價。因為那片土地的地形絕大部分的地區都不適合種植,也沒有什么草。連林木都被燒了。一百美元買下後,還要去種樹。

而這個時候,林克打算出手。

現在他要和東太平洋公司和俄勒岡州政府的代表商談。這是一次三方的談判。

三方在酒店的會議室中談判。談判並不算順利,談了兩天後,三方依然無法達成一致。

俄勒岡州要求購買下那片土地之後,至少恢復在大火之前的森林植被。而林克當然不可能同意。他買那片土地不是為了環保的。

林克慢慢發現東太平洋公司和俄勒岡州政府似乎有了協議。這三方談判,似乎只是雙方談判而已。

發現這個情況,他也不急著談判了,但也沒有中斷談判。而是采取了拖延的辦法。

俄勒岡州的代表不可能每天都有空談判,所以那讓他有時間讓人調查俄勒岡州和東太平洋公司之間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