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論戰肇始(1 / 2)

既然傑西卡也不反對,林克就馬上去辦理相關的程序。

而此時林氏零售正在准備全面整頓之後的重新開業。

其實,林氏零售在之前已經開業,但是因為林克的計劃,林氏零售將會對一些上架商品做一些調整。之前商場的營業不算常態。

林氏零售在做出調整後,所有的食品類商品,必須有轉基因標識。如果沒有立法的州,那么沒有標識將不能在林氏零售上架。

同時,將在商場內專門開辟無公害食品專櫃。這些專櫃只銷售符合無公害標准並且標注無公害食品的商品。

此時,要求轉基因標識的商場很多,但是美國是一個很奇葩的國家,雖然是同一個國家,但是五十個州,各自的法律自行決定。比如轉基因是否貼標識,又各州自行決定。但實際上聯邦政府是可以頒布那樣的法律的。但是他們認為轉基因食品沒有被證明有害健康所以不必有特別的標識。

林氏零售在美國不算零售大亨,但當他們對媒體宣布這個調整之後,不僅在市場上的引起一陣嘩然,更引來了很多人的批判。

無公害食品標准現在只有在德州得到認可,其他州還沒有。但實際上這樣的標准不需要政府認可,只需要獲得公信力就可以。因為無公害標准實際上是很久以前的種植標准的改良。並沒有違反美國的糧食安全的指標。

這是一個完全的民間標准。只要公眾認可便可。

而肯普納·霍蘭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的北德州無公害標准協會,首先公布了無公害牛肉生產標准。聲援林氏零售的調整通告。

這套標准中,包括牛的繁育、養殖、牛的屠宰、運輸、包裝和銷售所有流程的無公害標准。

如果說之前有一個綠色食品是轉基因食品的對手的話,但其實轉基因食品是沒有將綠色食品視作真正的對手的。

為什么那么說?一個發達國家,糧食真正用於人類口糧的不會太多。而綠色食品的產量低下,導致綠色食品有一個枷鎖——成本太高。這限制了綠色食品的消費群體。

它最多只會成為10%的人口的日常口糧。

所以就算它的標准限制了動物口糧的標准,也不會對轉基因食食品造成太大的沖擊。但是無公害標准的出台完全不一樣。

無公害食品標准雖然只是限制某些轉基因食品,但是杜絕了具有外源性基因的食品,就想當時杜絕了幾乎所有的轉基因食品。包括使用了轉基因口糧的動物。

那就是要從根子上斷絕轉基因食品這個產業。要動轉基因技術領域的根基。這當然是那些人無法接受的。

無公害牛繁育和養殖標准中,就有一條:不得使用含有外源性轉基因產品成分的飼料。

而美國的動物飼料幾乎都是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制作的。而美國的轉基因玉米,都是具有外源性基因的。

更要命的是,無公害標准的生產模式的產量完全可以滿足全美的需求,而且價格肯定不會太高。

其實無公害的標准中,對轉基因最致命的一個打擊,是隨時可能揭開那些將轉基因作物與雜交或者自然選育相提並論的謊言。

或許那才是讓那些靠轉基因吃飯的專家教授們恐慌,讓他們突然集體癲狂從而密集攻擊的原因。

突然出現的轉基因學者密集轟炸,甚至讓奧澤特發現了美國最大的地下寶藏的新聞也沒有激起多少漣漪。

某位白發蒼蒼的,臉皮皺得像曬干的橘子皮一樣的,某常青藤學校的教授。他在受邀參加一個電視節目時,抨擊無公害食品標准時說:「所謂的無公害食品標准完全是一種歷史的倒退。這是要讓美國農業倒退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甚至更早。正如你所知的,轉基因技術常常被人妖魔化。但是實際上,它的安全性得到超過25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支持,它和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安全。我認為轉基因標識本就不應當被要求。因為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知道轉基因,但是在各種不正確的、甚至刻意的扭曲的宣傳中,大多數人對轉基因的認識,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標注轉基因標識,只會引發公眾不必要的恐慌。」

「……北德州無公害標准協會提出來的牛無公害生產標准,更加是荒謬絕倫。甚至可以說是與人類發展背道而馳的標准。」

「人類在不斷進步,世界人口在不斷增加。人類社會在發展中,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在進入動物性口糧時代。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飼料喂養動物,比如牛、豬、雞,還有魚,我們才能滿足人類對肉食的需求。想要得到足夠的肉食,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飼料。如果利用傳統的品種種植這些動物口糧,人類的耕地面積需要再擴大兩倍才能滿足需要。而那明顯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