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 投資有風險(1 / 2)

林克對是否要投資金礦猶豫不定,但日子還是要過。

時間漸漸來到六月底。

這時,莫拉庄園迎來了一個中國客人。

盛秉恆帶著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國人來到莫拉庄園。他們是從中國經西雅圖來到這里的。那個來自中國的客人,是一個木雕師傅。先前林克請盛秉恆幫忙找一個中國的木雕大師。如果是年紀大的,來美國不方面,而且精力也不一定能滿足林克那么多碳化木雕刻的需要。

盛秉恆最終找了一個年紀不大但是技術很不錯的雕刻師傅來。

木雕師傅叫王均。他不懂英文。不過林克能說中文,兩人交流沒什么問題。

寒暄過後,王鈞似乎對碳化木更感興趣一些:「林先生,能帶我去看看那些陰沉木嗎?」

在中國,碳化木被叫做陰沉木,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木料。據說那樣的木材價格非常高。

林可看他這樣,心里確實多了一分滿意。這給人一種專注技藝的感覺。他笑著說:「好,不過放木材的地方距離有些遠,我讓人安排車。」

他們開著全地形車來到對方碳化木的地方。

王鈞看到隨便用棚子遮住的碳化木,車還沒停穩就跳了下車,然後急急腳沖了過去。

盛秉恆對林克說:「漢斯先生,王師傅對木雕很痴迷。你別見怪。」

林克停好車,笑著說:「對自己職業專注的人都值得尊敬!」

他下了車,向那堆木頭走過去。

碳化木被分成好幾堆存放。王鈞每一堆都繞著仔細看,甚至還用手摸摸木頭,然後將手放到嘴上添一添。

林克也沒有打擾他,只和盛秉恆站在一邊等著他。

他問盛秉恆說:「盛先生。俄勒岡州的那些木頭,應該差不多處理完了吧。」

盛秉恆買下那些過火木頭後,為了節省運費,是在南俄勒岡州農場內鋸成木方,將焦黑的表層去掉之之後才運回國內的。那些木頭已經放在那里大半年了,但是因為數量太多到現在還沒全部處理完。

盛秉恆笑著說:「也許再過兩個月就可以全部處理完了。只是那些鋸末和邊角料可能還需要麻煩你這邊幫忙處理一下。」

那些東西他不可能運回中國。而在美國處理那些東西也比較麻煩。他不能隨便找個地方堆放。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允許他那么做。當然如果舍得花錢,也以制作一個加工廠,用來制作燒烤炭,但是他沒賺那點錢的意思。

林克笑著說:「那沒有問題。說不定我可以他們當作肥料或者培養基。」那些東西不能隨處丟,也不能直接燒掉。只能是掩埋處理。

不過盛秉恆提到那些鋸木,倒是讓他想起實驗室那邊的一個項目。那些能快速降解植物纖維的細菌。也許那些沒用的鋸末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他又笑著說:「我的好幾個農場都有大片的農田,現在都不想使用化肥。那些東西也許正好能用上。」

盛秉恆似乎是松了一口氣:「你有用就最好不過了。」那些東西在美國真的很難處理。除了掩埋之外,怎么處理都會造成污染。而美國的木材生產很大,木炭都不用這些東西。「不過你不用化肥,是打算種植有機食品嗎?」

「我種植的不是有機食品。不過我希望它們能和有機食品一樣安全、健康。」

「聽起來那會很費心費力。」

林克笑了笑,對他這個看法沒做評價。他心里還想著那些木材生意的副產品。

美國的西北部是全國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鋸木當然會有鋸末,還有大量的邊角料。就算是生產木屑,也會有大量的樹皮和另外一些廢棄物。

如果實驗室的那個細菌研究成功了,也許他用那些木屑買來改造沙漠的農場。而無需僅僅盯著巨藻渣。

不過現在想這些似乎還有些早。

王鈞將能看到的木頭都仔細觀察過,這才拍拍手走到里面他們面前。他帶著興奮說:「林先生,你這些陰沉木非常漂亮。裂縫相對較少,取材容易,特別是取大材。」

「那么說,王師傅是同意幫我雕刻這些木頭了?」

「願意,我當然願意。」陰沉木的在中國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那些木頭被政府視作礦藏,私人是很難得到。林克這里有一千多根,他可以隨心所欲雕刻他想雕刻的東西。「我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工作?」

林克看向盛秉恆。在美國工作是有條件限制的。如果王鈞沒有工作許可,他請了王鈞幫他干活也算是違法。雖然他不會在意那些東西。但是他覺得最好是幫對方辦好相關手續後再開始工作。

盛秉恆明白他的意思,說:「王師傅的簽證是工作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