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准備大反攻(1 / 2)

如果能研究出屬於貝尼漢斯的超級酵母當然是好事。

不管承不承認,能源問題都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能源一直都是一種備選方案。只是生物燃料的制作對世界糧食安全有不可避免的影響。

而高產玉米的產量能暫時避免這個問題。

林克說:「我本來打算過完新年後就去非洲的。」

「去非洲?為什么?」

「看在非洲沒有推廣高產玉米的可能。你知道,那里的大部分的氣溫適合玉米種植。」

傑西卡一聽是關於貝尼漢斯的業務,馬上說:「非洲的土地種植玉米應該沒問題,只要化肥能供應得上。只不過可以考慮的國家不會太多。」

「你說的我也考慮過了。所以,我打算去非洲東部看看。比如肯尼亞或者坦桑尼亞這些國家。」

非洲一些國家因為政治不穩,不適合投資,一個政變,就可能要交重新一筆高額「保護費」,那不是他們想要的經營模式。

一些國家民族主義思維太重,也不適合投資,政策隨時可能會發生變化,不知道什么時候土地會收歸國有。

還有一些國家宗教色彩太濃厚,也不適合他們去投資。

另外就是非洲的地理環境,很多國家都不能讓林克滿意。

林克心里對選擇非洲那個國家進行第一個投資項目,也有些猶豫不定。現在非洲大部分的國家糧食產量都不足以維持自給自足。

非洲的人口超過十一億,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但是綜合考慮,非洲的人口並不算密集。歐洲總面積只有非洲的三分之一,但人口超過七億;南美洲人口四億,但面積也只有非洲的60%左右。

雖然非洲收到氣候和環境問題限制了一些土地的開發,但是可開發土地難道比中國和印度少嗎?但是那里就是還養不活十一億人——比那兩個國家人口都少。

可以說那里是一個農業有待開發的大陸。

林克考慮的項目規模,讓他必然傾向於能在一個能拿下面積大,又能適合農業的土地。只是他也想不到該從哪個國家開始著手。所以他才想去非洲考察一番。

非洲的土地很大,但是非洲的大陸大部分的土地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地下水稀少。很多干旱地方都沒有足夠的水源。

非洲大陸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陸。在遠古世代,非洲位於盤古大陸的中央,所以它是世界上岩基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陸。整片非洲大陸由好幾塊厚度極大的古老岩石板塊構成,很多地方都沒有儲存深層地下水的地質條件。

在非洲,土地也許不難找到,想要找到能有水土地也不難,只是想要找到有水,又能買下或者租用大片土地的地方不多。因為有水的地方不是森林就是人口密集的區域。

而他最近查看過不少的資料,想來想去,覺得最合適的還是坦桑尼亞。只是他單方面覺得合適,當然還不行。

坦桑尼亞雖然有大片的熱帶草原,但是未必願意租用大片土地給外國公司。

一開始,他心里更想拿到一些干旱的沿岸土地,哪怕是沙漠都沒問題。但是一些北非沙漠國家的宗教問題讓他望而卻步。他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無意中冒犯了那些宗教教義。

而沒有宗教問題的國家的沿海沙漠,都已經成了國家公園了。

為什么非洲那么窮卻會那么多的國家公園?正是因為他們窮,所以他們才會有那么多的國家公園。對於那些國家來說,旅游只是附帶的目的。那不是主要理由。最根本的原因是,設立那些國家保護區都是獲得外國資助的附加條件。

而非洲的人口稀少的草原,很多地方都被劃歸國家保護區了。

還有一點是林克需要考慮的。熱帶草原氣候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其實都不算太適合發展農業。不過那些地區光照時間長,氣溫也比較高。

林克對卡里克之前提到的一個獲得水源的辦法感興趣。他很想試一下。那也是他之前想著在納米比亞或者安哥拉南部找一片土地的原因。

可是他發現一千多公里的沿海沙漠都是國家公園,於是就完全放棄了。那樣的土地他就算是拿下了,也要被那些環境保護者追在後面噴口水。他完全沒那個必要為一個項目遭那樣的罪。

而坦桑尼亞四千多萬人口,但是依然有大片的土地是原野,特別是它的一些土地海拔相對非洲很多地方要低一些。氣溫什么的也比較高,全年無霜。只要有水全年都可以耕種。

再有就是,這個國家政局比較穩定,政治在非洲來說是相對開明的。至少懂得用協商的方式解決政治問題。而不是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