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再次合作(1 / 2)

沒人敢在歧視他。這個目標林克肯定是已經做到了,至少表面上不會有人再歧視他。

但他很清楚,目前的白人社會歧視黃種人是一種常態。只要他是黃種人。他再有錢、再強大,他依然是被歧視的對象。

他真要完成達到那個目標,除非白人不敢再歧視黃種人,至少不再歧視中國人。

班克不可能明瞭林克的心態。他只是覺得林克在投資上選的路子是最適合的。

班克在美國逗留的時間安排只有兩天,他們上午現實評估了南俄勒岡農場的小麥產量。林克還帶他參觀了羊駝繁育場。

林克覺得班克似乎對羊駝養殖也挺感興趣。

不過班克沒提其它,他也沒開口。

下午,他們飛去了貝克農場。兩個農場的小麥產量評估的數字雖然有些許的差異,但是考慮到不同的土壤環境,班克能接受這個數據。

等單位產量評估數字出來,班克在農田邊上就對林克說:「看來這確實是非常高產的小麥。而且我聽說它們的蛋白質含量比普通的冬小麥要高出一點。」

「是的,大概高0.5%左右。」林克笑著說。「在實驗室是這樣,在大田種植也是如此。所以那肯定不是因為我們種植的方式造成的差異。」

班克也注意到貝克農場的小麥田和周圍的土壤有很大的不同:「我聽說過,你的農田只使用極少量的化肥。」

「事實上,我種植的小麥,只有在南俄勒岡農場會使用一些化肥。貝克農場和同在內華達州的菲爾維峰農場,都是使用綠肥和糞肥。綠肥是巨藻渣,糞肥,是使用發酵後的牛糞。」

林克笑著繼續說:「你知道,化肥是一個大成本,而且這里是沙漠土壤,如果使用化肥成本會更高。而使用綠肥不僅能節省成本,還能改造土壤。」他說著彎身抓起一把麥田的土壤,說。「雖然依然是以沙為主。但沙的含量比周圍的土壤少20%左右。」

「我確實注意到了。」在南俄勒岡農場的麥田土壤還不明顯,但在這里班克確實看出麥田土壤的明顯區別。他也抓起一小把泥土捏著,問。「不過實驗室的產量和大田的產量相差大嗎?」

「不算太大,實驗室要高出20%到35%左右的產量。」

「那么說,那些巨藻渣的肥力相當不錯!」通常而言,實驗室培育的糧食產量要比大田種植高出40%以上,有時候在大田種植,甚至要比實驗室少一半。「還是說,巨藻渣和牛糞一起使用能有更好的效果。」

「這個卻是沒試驗過。」

林克搖頭,又想了一下,說:「不過南俄勒岡農場之前沒養牛,但是那里的產量比這里還要稍高一些。或許,試用化肥產量會更高一些也說不定。」

「但使用化肥,卻會對土壤造成破壞。」班克笑著說。「如果試用化肥提高的產量不是很高的話,我想更多農場更願意選擇巨藻渣。」

「希望是那樣。你知道的。我和別人合作養殖巨藻。」

「我聽說過,據說在北太平洋已經有好幾個海區正在開始做。」

林克微笑著點頭,說:「是的。在北美北太平洋沿岸已經建成了兩個,有三個正在籌備,還有三個正在協商。在東北亞也有四個海區正在協商。在加拿大的北部海區也有五個海區在協商。」

「有沒有想過在歐洲也找一些海區養殖?我聽說現在美國有公司專門生產巨藻綠肥。」

「沒錯。正是我投資的西華公司和別的公司合作的。」

「也許在北海的北部海域也適合種植。如果可以種植,你又有興趣的話,我想我可以幫你聯系一下蘇格蘭政府。大不列顛群島北面一些島嶼附近的海區應該也適合養殖巨藻。」

林克當然有興趣。他已經開始將事業美國和世界雙線發展。而農業是各國保護意識比較重的行業,如果有人能幫忙,更容易打開市場。他馬上說:「我會讓西華公司去考察一下。倒是還請你費心。」

「哈哈,如果巨藻渣真的可以在英國推廣,我想那會相當受歡迎。我聽說藻類可以生產葉面肥料。英國可是有不少的球場,還有不少的高爾夫球場。英國對草皮的需求量非常大,我想葉面肥料的市場相當大。」

林克含笑說:「西華公司確實在驗證這方面的技術。不過現在還沒辦法對現有生產葉面肥料的企業形成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