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有客來訪(下)(1 / 2)

聽到長老那情聲並茂的言辭,我有些心動了。

猶太人有錢,這是任何瞎子都能看到的事實。智力超群、斤斤計較、精明這些特性使得他們在任何時期,都不乏成功的商人與實業家。在21世紀,全球最富有的美國,其1/3的財富掌握在他們手中。

猶太人堅強,從公元2世紀起,開始流落異國他鄉,但重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傳統,盡管受到無數的非難、折磨與殺戮,生存環境連歐洲最地層的吉葡塞人都不如,他們卻能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信念,決不動搖,寧可放棄一切。

猶太人守信,描繪夏洛克的貪婪只是歐洲反猶主義的縮影,不是猶太人的真實寫照。猶太人做生意的確很精明,但很少有欺詐行為。我還記得在前世,曾看過一篇商業調查報道,里面以數字說明了猶太商人更講究誠信。

猶太人勇敢,此話放在18世紀,一定沒有幾個歐洲人相信,但我是絕對認可,別的不說,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獲得了最後勝利,數百萬的阿拉伯聯軍居然打不過只有二十萬人的以色列國防軍,盡管美國人是功不可抹,但猶太士兵們的英勇更是事實。

如果真能獲得他們的支持,借助其龐大的經濟實力,至少我將不會為那些留歐生的開銷發愁,如果幫他們復國成功,在開始東方革命的時候,能利用西奈半島,打通從法國通向祖國的航線,未來的中國更將多一個盟友,即使回國時間也並不會就此增加很多,

「你為什么相信我?」我還是有點猶豫,因為事情來得有些突然。

「因為您與我們一樣,自己深愛的故土都被野蠻人所霸占,都需要對方幫助,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由國家。」猶太人長老的回答異常堅決,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我同意了這種雙贏的合作,在這個不可琢磨的亂世里,自己也需要一個堅強的同盟者,有著共同不幸遭遇,相似共同奮斗目標的同盟軍。

「你與你的猶太商行能為我和我的事業,提供多少支援。」既然默許了,就要開始利益的談判。

「人員方面,目前1年內可為您組織最多一個師團的忠勇戰士,但以後這個數字只會增加更多;情報方面,無論何地的您隨時可得到當地共濟會收集的各類情報,將軍將具備鷹的眼睛與狼的耳朵;後勤方面,在將軍他國征戰的時候,可以得到分布歐洲各地的猶太人秘密資助,當然相關費用會從您的援助里扣除;金錢方面,將是我們最大的援助項,每年100萬金幣的無償援助,您可以隨時從任何猶太分行里支取,等您准備派遣軍隊幫助我們光復故土時,這個數字將變為每年500萬,共濟會承擔所有的軍事、物質與保障等費用,如果復國順利,這個數字一直保持到將軍您遠征東方,取得勝利。您還將獲得我們額外的無利息貸款,數額再定,此外,將軍的任何要求,我們都會竭力達到。我們對您唯一的要求是,十年後,您必須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攻擊,並在3到5年內,幫助我們在地中海東岸重建以色列國。」猶太長老代表自己民族說道。

恩,的確是個大手筆,猶太人的實力竟還在我預料之上,更沒有任何理由加以拒絕了。看來,歐洲人確實壓迫他們太深了,幾乎無藏生之所,原本一團散沙的猶太人,居然能團結起來,投入血本在我,這個二流軍團的司令官身上。

雖然,已經同意,要還是有些問題,需要雙方共同確認。

「猶太軍事人員的裝備與軍餉,由你們提供,必須絕對接受我的指揮。」

「同意,完全接受將軍號令。」

「後勤方面的費用需記帳,戰後結算。」

「同意,其實,只要將軍真心幫助猶太人,沒有多少人會要求償還相關費用。」

「情報方面,希望你們用密報方式傳遞,派專人進行溝通,並直接對我負責,具體運用上我會教你們。」

「同意,我會派我的第一繼承人,自己的長孫,猶里西斯做您的勤務兵,負責相關事宜。」

「每年的捐贈,不得低於你所說的數字,另外,若有以外,希望能加大投入。無利息貸款方面,必須不低於每年3000萬,至少持續15年,10年後開始分期償還」

「同意,但追加捐贈費用不超過原有基數的一半。」

「等到你們復國後,我希望能得到埃及的整個西奈半島,不是租借,是未來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可以理解,同意,在西奈半島東岸,有猶太人控制的船隊與船塢,您隨時可以在那里起錨,回到東方。」

「在這些之前,請幫我找個可靠的人,最好是去過中國,因為,大概一個月內,我會派人前往東方,而他和他船隊將作為我與自己同志聯絡的橋梁。」

「沒有問題,我的商會中有不少到過中國,其中有一個現在葡萄牙經商,是您最合適的人選。我會直接以長老的身份,要求他全力協助。」

「還有,我想得到你們在巴黎的財團名單,以及」

終於,所有的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我拿來筆與紙,與尼古拉奇長老共同簽署了一份影響未來整個世界格局的協議。

就是這個協議,把兩個受盡磨難與痛苦的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組成牢不可摧的戰略同盟;履行這個協議,全體猶太人在安德魯征戰歐洲期間,給予了人、財、物方面的大力協助,為元帥贏得一個又一個戰爭與政治上的勝利,發揮了極其重要地影響;遵照這個協議,十年後,安德魯元帥發動了一場對奧斯曼土耳奇帝國戰爭,在地中海東岸的廢墟上,猶太人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以色列國家,而元帥也以西奈半島為跳板,在滿載著無數戰略物質的猶太船隊里,開始了東方革命。只是在協議簽訂60年後,中國、以色列與法國在開鑿蘇伊士運河上,發生過激烈爭執,最後再度達成的協議為,中國仍擁有西奈半島及其蘇伊士運河的全部國家主權,並占運河股權的55%,以色列與法國各占25%與20%。

後世談論這個歷史事件時,無不噓唏不已,感慨萬分,為猶太人的精明與團結,為安德魯的果斷與務實。但讓歷史學家們更感興趣的是,這份被列為世界歷史上100個最具影響力的國家間協議,居然是用兩種外文,法文與拉丁文書寫的,而沒用兩位協議簽訂者所在國家語言(漢語與希伯萊語)。廢話,安德魯不懂希伯萊語,尼古拉奇更不曉得漢語。

簽署完雙方的協議,我如釋重負的放下筆,興奮異常地走到猶太長老身邊,拉著他以一種不同尋常語氣,殷切的發出自己邀請,說道:

「我親愛盟友,談了這么長時間,相信你我的肚子早餓壞了,不如,我請你吃頓中飯如何,以示慶祝。」

「呵呵,將軍的午餐實在太簡單了,不是用來招待客人的,」尼古拉奇說道這里時,語氣一轉,「但我們是盟友,那就沒有任何意見,再說也真的有點餓了,謝謝,我要來雙份。」

在熱烈的氣氛里,雙方協同完成了對食物的消滅戰。而尼古拉奇也不知道從哪里變出來一瓶香賓酒,在酒杯相互輕輕的碰撞中,繼續著我們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