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巴拉斯的官邸(6)(1 / 2)

寬容不是針對每個叛亂份子,英國人支持的貴族反叛者必須清除,但可以放過願意效忠共和國的包稅商人,比如,拉瓦席。」安德魯說道。而他所陳述的一大段話結果,只是引出最後幾個字,一個人的名字:拉瓦席。

拉瓦席,化學家,現代化學的奠基人、《百科全書》撰稿人、包稅人。生於律師家庭。1766年因發表有關大城市照明設計的論文而獲得法蘭西金質獎章。1768年進入王家自然科學院,1785年升任院長。他曾兼任火yao總兼、農業委員會會員。1789年革命後起草教育法典,並被選為制憲會議候補成員。1790年任度量衡委員會秘書和司庫。他是氧原子發現人,因發現「物質不滅」定律被稱為「現代化學的奠基人」。大革命中因包稅人身份,受到當局懷疑,並遭到馬拉等人抨擊。1792年11月國民公會下令逮捕前包稅人機構成員,而被投入監獄…

只要有一點化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拉瓦席大名,安德魯,當然也不例外。現在的拉瓦席正關押在巴黎近郊的某個監獄中,如果不做營救,按照歷史的記載,他將會在1794年5月被革命法庭處於死刑。在18世紀末的法國,要能找到一個精通近代化學、火yao制造、農業規范與教育改革的全才,拉瓦席可是第一人選。早在來巴黎路途中的安德魯就在盤算著,如何幫助這位倒霉的現代化學奠基人擺脫厄運。因為他是舊式包稅商人,能夠施加援手的惟有面前兩位,思想接近平原派與寬容派的公安委員會委員。

聽完安德魯的解釋,巴雷爾不由自主地望了巴拉斯一眼,誤以為是同僚的主張通過安德魯來敘述,但巴拉斯輕輕地搖搖頭,做出一個否定的答復。

「恩,說的有道理,只是為何你要點名拉瓦席,你們認識嗎?」發問的是巴雷爾,因為他奇怪於東方人會為一個囚犯說好話。

「我根本不認識拉瓦席,但安德魯讀過他寫的書,一本宣揚物質不滅的書籍,我很喜歡。」安德魯滿臉誠實的說道。的確,年輕的將軍是讀過化學家的著作簡介,可那是2百多年後的事情,誠實的安德魯並不想解釋這一點。

「營救他或許並不太難,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只要公安委員會中有兩人同時向革命法庭提出擔保便可釋放,但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巴拉斯一邊忙著為大家斟酒,隨口就提到自己最為關心的話題。因為面前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學生,未來的女婿;另一個是幼時玩伴,現在的同路人,巴拉斯言語之間也就肆無忌憚。

「貪婪的貴族!」這是巴雷爾心中的想法。

「典型的暴發戶!」這是安德魯腦海里收索到的詞匯。

「他是科學家出任過火yao制造總監,可以利用他的學識繼續為共和國效力;他是舊時包稅商人,赦免他可以體現團結與寬容的一面;他是前包稅機構的負責人之一,一定掌握了相當多的信息,包括機構內部在革命期間藏匿的大量財富。」安德魯毫不猶豫的編造出三個理由,只是自己看中的是第一個理由,巴雷爾欣賞的第二個理由,巴拉斯贊同於第三個理由。

「值得考慮!」巴雷爾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