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馬德里(上)(1 / 2)

「祝賀起點三周年」——

如果想要評選18世紀歐洲最專制的封建君主王國的話,沙皇俄國絕對排在首位,而西班牙可獲探花位置。

1789年,當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革命浪潮開始波及歐洲其他國家,但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的專制統治依然牢靠。自從她取代自己丈夫,那位喜好玩弄同性戀的彼得三世手中,奪過俄國最高領導權之後,俄羅斯由此進入了貴族的「黃金時代」。

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的石榴群下稱臣者無數,而且個個都是能臣勇將,特別以蘇沃洛夫元帥與庫圖佐夫元帥為代表。在南面,俄國人伙同奧地利人二次大敗土耳其,再度將俄國領土向南推進上千俄里;在西面,這位原德意志的索菲婭公主正聯合普魯士國王還有奧地利王儲,熱火朝天的瓜分起波蘭;在北面,一次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又讓俄國人的老冤家,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品嘗到了失利的苦果。

對外戰爭的屢屢獲勝,完全掩蓋了普加喬夫起義所引發的社會矛盾。一時間,女皇的威望幾乎比擬於彼得一世大帝時代,「偉大的凱瑟琳」成為所有俄國人對自己女皇的親切稱呼。只是在宏偉宮殿的某個陰暗角落,她的另一個兒子,俄國皇太子,未來的保羅一世卻在詛咒著自己的親生母親。

俄國是塊鐵板似乎堅不可摧,但西班牙的情形卻完全相反,封建專制的土壤已開始松動。西班牙與法國歷來交往頻繁,有著漫長的自然邊界,比利牛斯山脈。18世紀的兩國都同屬波旁王朝的統治,西班牙王室與舊式保守貴族沒有理由不痛恨那些殺害自己親戚的「邪惡魔鬼」,在反法同盟中,西班牙曾是最堅定的一個。

只是西班牙早已沒有卡洛斯一世的輝煌,王國「供養」的將軍多如牛毛,都一群酒囊飯袋,士兵們缺乏訓練,武器裝備極其落後,戰略戰術異常保守,在對法戰爭中,一敗再敗。要不是不可逾越的比利牛斯山脈阻擋了藍色軍團前進的步伐,法蘭西共和國的士兵早就推翻了另一個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封建王國。

盡管那些喜歡用斷頭台砍掉貴族們腦袋的法國暴民沒能順利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但西班牙當權者的煩惱依舊不少,或許是越來越多。

首先是財政狀況非常吃緊,國庫赤字已連續多年。幾個世紀的富足生活讓王室與教會習慣於奢華、鋪張,王宮內每天都是歌舞宴會與漂亮的女人衣裳,連寵物們就已厭倦;天主教的教士們仍在大把大把拿著國庫里的錢為上帝修教堂,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街區接著一個街區,到處都是宏偉的天主大教堂。

再是貴族們的橫征暴斂。因為國庫空虛,國王下發給各地貴族們的錢財時常得不到保障,為維系其龐大的開銷,貴族們惟有加大對轄區內百姓們的壓迫與剝削,特別是猶太人、摩爾人還有愛爾蘭人後裔。苛捐雜稅五花八門,貼滿了通告欄,貴族委派的稅務官們每天工作就是帶著幾個士兵守在城門口,街道上,渡口邊查驗著過往人員的納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