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鄂煥出場並非龍套(1 / 2)

劉琦淡定地看著激動站立起來的陳文,微微一笑:「情勢緊急,不必拘禮。」

陳文欺身上前,面朝劉琦,神色凝重,獻計道:「公子,戍時將近,蔡瑁若知主城門守卒詭異失蹤,必增兵把守。若公子派幾騎假扮山匪,帶上松子火把、硫磺、號角,從城西輔城門摸夜快馬通行,出城穿行龍山。繞城十里恐遲,若見虎頭山焚屍火起,便於龍山山頭點火納喊呼應,迷惑城外守軍,留下幾人繼續點火,余下人等悉數趁亂沖向虎頭山,接應管家突圍,危急之時天將突起暴雨,雙方無法再戰,管家便可率眾再從輔城門冒雨進城,此事成矣。」

「文兄妙計啊。」陳夏聽得入神,待反應過來對陳文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待劉琦回復便主動請戰:「公子,我等願出城接應管家。」

「此計甚妙,陳夏莫急。」劉琦點點頭,稍一沉吟,問陳文道:「如何出城?」

陳文似有准備,從容應答:「輔城門守將名鄂煥,乃蠻夷人士,山中獵戶,父母雙亡,於半年前深山追獵豹子不慎失足跌入山涯,幸遇北上采購的管家所救。管家見其力比虎豹,力薦於主公為將,無奈主公嫌其貌丑無意留在帳中,僅許了個守衛城西輔城門的門下督。」

「等等,你剛才說什么來著?鄂煥,長得面目猙獰,卻身高九尺,可是善使一桿方天戟,力大能舉牙門旗的鄂煥?」劉琦眼睛一亮,定定地望著陳文,希望能從陳文的嘴里得到證實。

「正是,莫非公子見過此人?」陳文感到疑惑,北上救得鄂煥一事也就陳文知曉。管家先將鄂煥力薦於劉表不成,欲留公子府中,卻唯恐令劉表討嫌,常為沒能留住鄂煥很是懊悔。

管家救得鄂煥一事並未聲張,二十衛士中也就只有多謀善斷的陳文察覺,而鄂煥也從未進過公子府,關於鄂煥,劉琦卻知道的比陳文還要詳盡,不能不使陳文感到驚異。

「略知一二。」劉琦強壓住心中驚喜,只能以略知一二一言帶過,總不能告訴陳琦自己是穿越過來的嗎?就算是你說了穿越一詞,古人也未必能懂,沒法說清的,就算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解釋清楚了,可人家未必就能信啊。

劉琦欣喜於陳文用計,更欣喜於這么快就有三國名將鄂煥出場為自己效力了,這真是天賜良機。待今夜陳文獻上的借刀殺人之計事成,估計用不了多久時間,有忠心管家劉忠及府中二十忠勇衛士再加上個鄂煥,運籌得當的話,不必再裝病裝傻裝b裝風流了,很快便可以暗中與蔡瑁叫板了。

生前劉琦,也就是穿越前的特種兵高強可是個三國迷,正史野史的讀了一大堆,印象中鄂煥於正史並沒有記載,倒是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平定南蠻時,首先出來的便是鄂煥,人高馬大,奇丑無比,力大無窮,手握一桿方天戟,有萬夫不當之勇。後中諸葛亮反間計被俘,投降於蜀漢。

據華夏國的磚家血者考證,鄂煥乃是老羅為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計無一失的光輝形象而虛構的人物,在三國演義里充其量是個跑龍套的角色。

究竟正史記載的對不對,那不是劉琦要考慮的問題,反正特種兵高強穿越三國後的第一天,確切地說,應該是第二天,畢竟劉琦醒來後雖然一句話都沒說還是昏睡了一夜的,也可以說是一天的時間里,劉琦真切地知道穿越後的三國確實有鄂煥之個人。

既知有鄂煥此人,劉琦巴不得馬上披掛上馬,領上府中悉數衛士從鄂煥駐守的城西輔城出出城接應管家劉忠去。

「陳文,陳夏,依計行事。」劉琦目閃精光,精神抖擻了起來,今夜事成,暴風雨一過,明天的太陽就是全新的太陽了。

「是。」陳文渾身震了下,起身離開,陳夏也跟隨陳文起坐。陳文已是熱血沸騰,生平第一計,看准時機,投名狀投得穩准健,以後公子若飛龍在天,定不會忘了陳文今日之勞苦功高。

「慢。」劉琦緊握雙拳,朝陳文、陳夏叫聲慢後,暗自運功調息了下氣息,覺得渾身神清氣爽,身體已恢復如常,只是不知道魂穿劉琦後,是不是能附帶上穿越過來一些特種兵的體質,還能不能披甲上馬指揮陳文等人出城與城外守軍一戰?

「公子另有吩咐?」陳文聞言停住,有一絲疑惑,該不會公子劉琦反悔了?該不會朝令夕改了?若是這樣,公子劉琦與主公劉表一樣以貌取人、好謀無斷如何能成大事?

「陳文切記,馬嘴安罩,鐵蹄縛布,無聲出府,勿驚醒華佗先生;更勿驚擾沿街百姓。」劉琦叮囑道。

「是,公子。」聞劉琦言,陳文沉聲應諾,感動得眼眶有淚,淚眼模糊中朝劉琦作別一輯。公子劉琦勇決更兼仁義,正是久夢欲佐之人,心念間今生若效忠公子劉琦,陳文定不負平生所學。

「陳夏,為我披甲。」吩咐完陳文,劉琦又命快步緊隨陳文的陳夏。

「公子萬萬不可,有文兄領軍,事情定妥,公子靜候佳音便是。」陳夏並未停步,邊走邊回復。

陳夏心中就一個信念,無論怎樣都不能讓公子劉琦冒險,況且管家劉忠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保護公子安危的。萬一公子有個閃失,就是陳夏死一百回也無濟於事啊。

「陳文。」劉琦叫住陳文,知陳文必允,而對陳夏違命,劉琦奈何不得,這是忠心可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