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棺材擋道(1 / 2)

「師傅,師傅。」環兒見華佗體力不支癱軟在劉琦的臂灣,眼淚奪眶而出。

劉琦見此情景,無比動容,別說一個象華佗這樣上了年紀的醫生,就是青壯年也吃不消啊,兩個時辰就是四個小時,連續站上四個小時,何況還要進行高度緊張的開顱手術?

華佗,一生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不顧個人安危,救民於水火,令萬民敬仰。後世毛太祖評論加拿大的著名國際主義戰士外科醫生諾爾曼?白求恩大夫時所說的話也非常適合對中華民族一代神醫華佗的評價:

號召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世界華人中華所有穿越者要學習華佗先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為華佗的偉大壯舉,劉琦感動了,也想淚流,但忍住了沒讓淚水流下來,這個時候可不是肆意淌淚的時候,十歲的少女環兒可以盡情渲瀉心中的感情,但重生三國的劉琦不能,躺在手術台上的黃敘還在等著包扎,若延誤時機恐有感染的危險。

華佗緊閉雙目已是氣息虛弱,環兒使命的搖著華佗的手,哭得啞然失聲,生怕師傅從此不再醒來。

「環兒,別哭了,師傅沒事的。趕快給黃公子的頭部處理下刀口,消毒敷葯包扎。」劉琦冷靜下來,吩咐環兒,便一把將昏迷的華佗抱起來邁著堅實的步子走出兵器庫房一角圈起的簡易手術室。

「公子,師傅真的沒事嗎?」身後傳來環兒極度關切的聲音,劉琦也沒回答,心道女孩子就是感情沖動,華佗就是體力透支而已,好生休息下恢復體力就沒事了,這個環兒看來跟華佗學了十幾天的醫術是白學了,能救活人的《青蘘經》中明明白白記載了人們昏迷有多種原因,其中就有一種久站暈厥的論述。

華佗定然是沒事的,再說了華佗暈厥前說的是「越老越要補」而不是被曹操關在獄中臨死前說的那句「醫者不能自醫」的話,便可判斷華佗意識清醒,只是憑頑強意志堅持了兩個時辰高緊張度高強度的手腦並用的體力活,因體力嚴重不濟而致暈厥的。

華佗暈前所言越老越要補啊,補什么?補體力唄,華佗稍事休息便能緩過來,這點劉琦不擔心。

劉琦低頭抱著華佗走出庫房,邊抱著華佗邊朝安排守在庫房外隨時聽候吩咐的管家劉忠喊道:「管家,管家,速叫丫環給先生鋪好床被,先生太累了,要休息。」

喊了幾聲沒人應,劉琦抬起頭來,竟然庫房外沒人,劉琦皺下眉頭,這個管家怎么會如此無禮,黃公子動如此關乎生死的開顱手術竟然擅離職守?

劉琦抱著華佗走向天井正納悶間,卻見劉忠慌慌張張跑來,後面跟了陳文、陳武兩人。

陳武上前說句「公子我來」便接過劉琦手抱的華佗,劉琦正要責備劉忠兩句,卻見劉忠喘著氣道:「公子,大事不好,有人鬧事了。」

「管家慢說,何事驚慌?」劉琦眉毛一擰,這個時候鬧事可不是好兆頭,幸好華佗給黃敘成功做完了手術,要不然半途闖進人來,驚了華佗致使華佗慌亂中挑錯一根腦神經的話,恐怕治好了癲癇卻又弄上了腦殘那就不妙了。

「公子,府外有一奔喪隊伍,抬著一口棺材,吹著鎖吶、鳴鑼放炮,大哭大號地要從府前經過,被我等攔了下來。」劉忠慌忙訴說,有些沉不住氣。

「哦,竟有這等事?攔多久了?」劉琦覺得事出蹊蹺,早不抬棺材,晚不抬棺材,偏偏華佗給黃敘動開顱手術的時候要大張旗鼓地從府前經過,這哪是什么抬棺材,簡直就是抬杠嘛。

「公子,有一陣子了,管家讓他們繞道走,或者勿要喧鬧悄悄從府前過,但他們不聽,說是繞道會耽誤黃道吉辰,還說死人了哪有不讓人家哭的道理,他們堅持要哭著從府前經過,那些人群情激憤說啥死者為大,便與衛士們沖撞上了。」陳文插話簡要將事情經過說了下。

「會不是蔡瑁又拿丫環之死說事了?」劉琦第一反應便是蔡瑁生事。

「不是,我見奔喪隊伍所端瓷像乃一老嫗,應該是民間平常喪事。無巧不成書,正好碰上了。」陳文平靜地說道。